代表委员声音|刘珂辛委员建议:空间赋能,打造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新生态”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刘珂辛委员。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恬摄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近年来,河北“城市书房”“名家工作室”等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在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让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到文化的温度,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省政协委员、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调研编辑部主任刘珂辛建议,进一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新生态”,服务文化强省建设。
“可汇聚和整合社会资源,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出一批标志性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刘珂辛委员建议,结合城乡文化特质、地域特点,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在城乡重点区域打造一批有品位、有特色、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样板工程,形成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效应。此外,对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馆设进行升级改造,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新功能,在做强基础性、常态性服务项目的同时,打造新的服务场景,提高空间利用率,让群众愿意走进来、愿意留下来。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河北在培树文化品牌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刘珂辛委员认为,应改变“空间即建筑”的观念,建立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载体的抽象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可以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聚拢扩大品牌参与人群,联通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