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一个药箱背了46年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1月14日上午,张北县油篓沟镇马梁坡村村民刘全家中,两位村民正在输液。屋内炉火正旺,暖意融融。
坐在沙发上输液的叫袁兵,来自附近的花兰井村。“这几天我的血压有点低,浑身发软没力气。刘大夫给输了两天液后感觉好多了。”袁兵说。
袁兵所说的“刘大夫”就是刘全。今年65岁的刘全,至今已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坚守了46年。1977年高中毕业后,刘全经过培训于1978年成为马梁坡村的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又成了乡村医生。2019年退休后,刘全依旧坚守一线,用真心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要不是因为脚伤,刘大夫都是上门看病。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背着药箱赶到。他不仅医术高,开的药也不贵,是乡亲们信任的好医生。有了他,我们看病吃药很方便,心里很踏实。”说起刘全,袁兵赞不绝口。
这个冬天,刘全从医以来第一次没有外出给群众看病。去年11月,刘全修理农机时不慎砸伤了左脚,目前还在养伤,群众看病只能来他家。“脚趾骨折了,没法开车,我是真着急啊!”刘全说。
过去,只要群众有需要,刘全总会第一时间上门看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医以来,他背着药箱早出晚归,骑坏了5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开坏了一辆面包车,足迹遍布周边20多个村庄。
坝上的冬天最难熬,极寒天气下外出更是考验。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凌晨4时,元山子村一位村民给刘全打来电话,说家里有静脉炎患者需要他上门看诊。刘全二话没说,穿好衣服背上药箱就出发了。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我爸在冬天骑摩托车去给人看病,好几次冻伤了手和耳朵,家里人很是心疼。但是农村老年人居多,行动不方便,天气再冷也得去啊。”刘全的儿子刘国新说,看着乡亲们对父亲的尊重,心疼之余,感觉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药箱,一背就是46年。粗略估算,刘全这些年接诊出诊的病人已有8万人次。“治病救人,是我一生的事业。虽然已经65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没老,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就会继续做下去。”刘全说。(河北日报记者 王峻峰)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