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办展思路“破圈” 唤醒“沉睡”文物——平泉市博物馆探访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16日,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参观平泉市博物馆。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
在平泉市西山上的泽州园景区内,有一座“就日馆”。这里曾是辽代驿馆,因契丹民族崇日而得名。如今,平泉市博物馆就在这座颇具辽代风格的“回”字形建筑内。11月16日,记者走进这座深居山间的博物馆,感受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
“从兼容并蓄的角度看,辽文化在保持游牧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中原文化等方面元素而自成一体,独具魅力。”平泉市博物馆馆长高雷介绍,作为辽文化发祥地之一,平泉市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辽代文化遗存。平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1.8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20件,包括鸡冠壶、三彩划花卉罐、花式口三彩盘、鎏金云头形龙凤银冠等大量珍贵辽代文物。
“走,我带你去馆里‘寻宝’。”说话间,记者随着高雷走进展厅,追溯远去的历史记忆。
步入博物馆“契丹风韵”展厅,一幅数字地图前围满了观众。伴随着地图上不断游移的光影和古战场场景再现视频,讲解员为观众介绍以数字技术呈现的古代“契丹疆域图”。
“这是河北省县级博物馆里不多见的一幅动态古代疆域地图。”2016年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时,高雷就在思考如何动态展示古代契丹疆域的变化。“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个王朝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史。在中国历史上,契丹作为北方游牧民族,曾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高雷介绍,透过数字化地图,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其发展轨迹。
漫步展厅,不少藏品的展陈设计都应用了数字技术。在VR精品文物数字互动体验区,观众只需伸手轻轻滑动大屏幕,就能旋转辽代黄釉划牡丹花鸡冠壶等文物影像,360度无死角查看局部细节,就连底部的落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来自哈尔滨的游客王先生,被AR增强现实互动体验区吸引着。他拿起印有辽绿釉双猴攀系列刻花带盖鸡冠壶的图板,一个放大版的文物3D建模影像,瞬间“跃”上眼前的大屏幕。随着图板的转动,屏幕上的3D文物也跟着旋转,同时显示文字介绍。“能跟文物进行互动,感觉很神奇。”王先生饶有兴致地体验着。
“鸡冠壶因顶部形状酷似鸡冠而得名,是辽代陶瓷的典型器物,为我们了解辽代文明打开了一个窗口。”平泉市文化学者王恩山,对辽代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时常带外地朋友到博物馆参观,有时也会即兴讲解。当天,他陪着十余位哈尔滨游客看展过程中,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家乡的历史文化特色。
王恩山说,契丹很早就使用皮囊盛水装酒,方便携带,但存放时间长了容易变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原的制瓷工匠模仿皮囊的外形烧制出陶瓷鸡冠壶。中原技艺与契丹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相互融合,使得鸡冠壶在辽代流行开来。在王恩山看来,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鸡冠壶,式样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带有各自的时代特征,是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缩影。
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文物展陈,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多流量。在高雷记忆中,每逢节假日,馆里两个互动体验区的观众最多。近几年,平泉市博物馆年接待量达到10万至15万人次。
1.8万余件馆藏文物,仅382件长期在展。如何“唤醒”更多沉睡在库房里的文物,是高雷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尽可能多地展示平泉历史文化遗存,博物馆内展陈文物每年的更新率保持在5%至10%之间。此外,我们开辟专门展厅,策划了精品石器、青铜器等不同主题的临展。”高雷说。
在办展思路上不断“破圈”,让平泉市博物馆文物的知名度也不断扩大。“近几年,馆里文物‘出差’是常态。辽代农耕用具、白釉荷花盘、花式口三彩盘等文物,曾受邀到河北博物院、承德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秦皇岛博物馆参展。”高雷乐见越来越多文物走出平泉。他说,将平泉文物展出去,提升县级博物馆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近几年平泉市博物馆“朋友圈”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采访快结束时,高雷的手机铃声响起。“是博物馆同行打来的,协商邀请馆里几件文物过去参展。”高雷表示,如果文物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是100步,当它们向你走了99步,来到家门口,那么最后一步,希望观众能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隔着悠长岁月,感受来自平泉的“最炫民族风”。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