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徐水:山村小康庄搬迁30年的“振兴”密码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欢庆搬迁巨变,村里如同过节。
村民登上山顶,踏访故乡旧址。
山顶上仅存的几处旧屋。
小康庄村史馆详细展示村庄搬迁过程。
村民载歌载舞,庆祝小康庄搬迁30周年。
□保定晚报通讯员 周苗苗 刘柯旋
深秋时节,忙完田里活计,徐水区崔庄镇小康庄村部分村民带着孩子,驾车西行,沿着30年前搬迁下山的足迹,寻访故乡旧貌。攀上山顶,面对残存的几处石屋,大伙感慨万千,“有党和政府的关怀,经过多年奋斗,百姓们真正过上了舒心富裕的小康生活!”
旧“三多”变新“三多”,村民幸福感满满
“小康庄村小名气大,30年前因为发展落后出名,如今经济冒尖又名扬乡里。”原村党支部书记康平安说,当年村里文盲多、光棍多、挑水扁担多;如今楼房多、老板多、外来打工的多。
说起“老家”,康平安仍觉酸楚:村子原在徐水西部太行山海拔300多米的山顶上,因为村民康姓居多,而得村名。山坡地靠天收;吃水要攀山钻洞挑“控山水”;孩子每天往返8公里上下学,辍学率高;男人进山“打石板”,不少人得了肺矽病。
从1991年开始,干旱少雨,山上水源将近枯竭。在没有先例、没有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当地决定小村搬迁——政府修路、建学校,帮助农户盖新房,解决耕地。1993年10月,小康庄108户、374人东迁50公里,落户平原乡,且临近两大专业市场。
祖祖辈辈都和石头打交道,挪了穷窝却找不到富路。当年秋后种完首茬麦子,青年们到新村附近砖厂、建筑队做小工。山里人实诚、不惜力,第二年,村里多年积攒的14个光棍儿成了家。对外交往增多,村民们眼界宽了,也慢慢融入当地市场,进而家家成了废旧金属材料购销专业户,当上小老板。康平安颇为自豪,“现在,全村90%的人家建起二层小楼,附近村有200多人常年在小康庄做工。”
打造“山里人”市场品牌,诚信经营跑全国
下山30年,小康庄人从不回避自己的山乡经历,该村每隔几年就组织一次搬迁纪念活动,还邀请周边村的干部群众助兴。
邻村的废旧机械和金属电料市场成立多年,规模大,本地及外地客商多,经营户收入丰厚。康平安回忆,村里起初引导妇女们到市场打下手,买人家挑剩的“货底”,三五百元收到家,分拣整理好,拉回市场能卖六七百元。后来,就把外边打工的人们唤回来,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转型”做生意。
村党支部“撑腰”,大伙结成互助组,抱团发展。时间一长见识广了,而且买家卖家也乐意和以诚相待、不坑不骗的小康庄人做生意。二手倒卖变一手进货,男人网上网下跑购销,女人办起“家庭工厂”,生意做到全国。
“吃不开”到“吃得广”,“打工村”变“用工村”,废旧金属回收拆解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户户参与。党支部牵头,推行土地规模经营,依托合作社,生产玉米面、玉米面条、土豆粉等。工副业齐发展,百姓收入反超周围经济强村。如今,全村户数已增加到178户、546人,有轿车121辆、货车102辆。“人丁兴旺,日子红火,名副其实。”乡亲们做梦都没想到。
口音变了“根”不能丢,接续奋斗往前奔
茶几上、窗台上、屋角处,几方石板成为特殊装饰。村民们说,这是大部分家庭的“标配”,有些平房还留着刚搬来时的灶台土炕。村里每年组织年轻人、孩子们回故乡攀上陡峭的山道,看原来的村址、残存的旧屋、已经塌陷的挑水山洞——生活好了,山里口音变了,但不能忘记过去。
村街全部硬化、亮化,有文化广场、图书室、舞蹈队,百姓们白天干活,夜晚娱乐健身。在村史馆内,数十幅珍贵照片、一段段情感文字,记述着小康庄的难忘过往、奋斗历程。学校开学第一课、主题班队会、游子归故乡,都到这里感受乡愁、寻根励志。
搬迁前,村内没有大学生。30年后的今天,全村已有大学毕业和在校生44名,还出了一名硕士生、一名博士生。他们对外讲述“家乡故事”,发挥所长参与村里的发展和志愿服务。
搬迁时,全村仅有两名党员,现在已经有21名。康平安在担任25年村党支部书记后,因为到龄,2021年支部换届时,由年轻党员康志强接任。“感恩共产党,不忘来时路,再启新征程,干群同心,接续奋斗,建设更加和美、幸福的小康庄!”在前不久搬迁30周年庆典上,康志强面对全村百姓,话语铿锵。
(本文图片均由刘柯旋摄)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