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把论文写在桑岗田野上

2023-10-28 13:08:45 来源:保定晚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扎根易县27载助力乡村振兴——

把论文写在桑岗田野上

农户把收获的红薯运到巢状市场交易。  受访单位供图

□保定晚报记者 张洁

“各位合作社的父老乡亲,有卖公鸡、母鸡、鸭子、鸡蛋、鹅蛋以及各种杂粮之类的,开始报货了……”临近月底,易县桑岗村的大喇叭响起通知,各家各户高高兴兴开始备货,准备拿到“巢状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以前收入全凭种地,收成靠天收,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我和老伴除了种玉米,我还在山地上种了核桃板栗,特受北京人欢迎,年收入超过了一万元。”今年68岁的许新全曾是村里的会计,对比村子变化,他颇有感触。

桑岗村位于易县坡仓乡东部,是太行山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七山一水二分田”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前些年,由于村子穷、交通闭塞,村里近一半人口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以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村子陷入贫困的循环。直到一个人的出现,给村子发展带来了转机。

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刚从荷兰回国,想寻找一块“长期理解中国的田野”。初识桑岗,这里流水潺潺、炊烟袅袅,原生态的景象令他心驰神往。但同时,秀美的环境和人们穷困的生活却形成鲜明对比,使他深受触动。随后,为了给研究创造抓手,也为了帮助这里的村民,叶敬忠带领团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筹款启动“乡村建设”项目。

要想富,先修路。“村民对农大师生最初的印象就是从路开始的。”在90后村党支部书记许富强的记忆里,此前出村道路只有一条土道,夏天怕雨、冬天怕雪,车辆进出十分不便。2000年开始,叶敬忠的团队在包括桑岗在内的4个村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铺设自来水管、修建文化广场和村庄图书室……十年时间,昔日小山村悄然蝶变。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桑岗村在产业发展上却遇到了瓶颈。村子紧邻漕河,依河而建,由于这一带储有铁矿,漕河上下游曾一度建起数家铁矿加工厂。“当时村里有几百人被铁矿养活,直到2008年奥运会后,坡仓乡的铁矿与加工厂被关停,村民们面临着‘没有矿就什么也没有了’的茫然。”叶敬忠说,于是,他把思路转向农民的生计。

2010年开始,叶敬忠带领团队与当地政府携手发起“小农扶贫”模式探索,基于小农户生产,直接对接城市固定消费者,从而找到带动贫困小农户脱贫的突破口。

“巢状市场将一家一户比作一个‘蜂巢的窝’,将农民现有能够生产的绿色农副产品进行整合,通过社交关系把农产品卖到城里,躲开大市场的裹挟,跨越了中间商。”叶敬忠表示,这种模式构筑起一个连接城乡的巢,农民获得了更高收益,城市消费者则以更低价格买到健康产品,实现双赢。

起初,叶敬忠和团队成员在摸底掌握农民富余的农产品后,先是通过朋友圈、业主群、微博等方式发布卖货信息“试水”,没想到格外“抢手”。

为保证产品质量,团队又引导农户签订提供优质乡土产品协议书,对农作物生产过程、鸡鸭猪羊等养殖过程和柿饼薯干等产品制作过程统一标准。桑岗村同时成立抽查小组,不定期对农户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非绿色生产、喂养饲料的情况,会暂时停止购买该农户的农产品。此外,县里还利用扶贫资金为桑岗村建立了一个216立方米的冷库、48立方米的烘干房,购置了一辆可载重3.18吨的冷藏车,确保农产品在储藏、运输环节中保质保鲜。

一系列举措,使社群营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巢状市场实现了良性循环。目前,桑岗村已在北京建立了8个固定配送点,有近千个家庭成为稳定客源。如今,这一模式正在逐步推广中,有数据统计,巢状市场共辐射带动了周边6个乡镇20多个村发展,覆盖脱贫户300多户,依靠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解决了400余名留守妇女和老人的增收问题。

“巢状市场这条路是先以农民为主,通过对接城市市场,使村民和市民有了互动之后,影响村民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从而带动整个农村面貌的改变。”易县县长杨大伟坦言,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近年来,师生团队帮助村庄打造研学项目和路线,因地制宜提出发展民宿和农家客房思路,鼓励有较好房屋基础条件的村民改造闲置空间为客房,作为研学接待和旅游接待的配套服务,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我家的民宿,从设计到装修,农大的师生团队没少帮忙。我们不懂设计,经济也有限,民宿能开起来,真是离不开大伙儿的帮助。”许家小院民宿老板郝贺芬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要带着这股精气神,扎根乡村广袤大地。”博士研究生孔铭从2019年加入团队,今年已经是在桑岗做研究的第五个年头。她说,这片土地让我全面认识了真实的中国乡村,学到了太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这是我们历练本领的“大熔炉”。

27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长”在山村做学问,几乎每周都会有老师或学生驻村,累计已达几千人次。该校博士研究生张森今年年初来到桑岗,半年多时间,他在村里跟农民同吃同住,原本白净的小伙子晒成了小麦色。他颇有感触地说:“理解中国的乡村社会,必须要亲身地站在乡村里,亲身地站在田野中,调动你全身的器官,去感受这里的空气,去看这里的水,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了解农村、了解民生,未来才能真正做到‘解民生之多艰’,才能更好完成乡村振兴事业。”

责任编辑:郑晓娟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