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幸福回响⑧丨库瓦里曲周“取经”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摄像丨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郝东伟、冯阳
视频制作丨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伟
雨季即将到来,非洲马拉维北部区也将迎来一年中的生长季。在姆祖祖市拉维恩哈塔贝区彀哇莫村,农民们正在用新学到的深翻技术整理土地,期盼着来年收成更好。库瓦里,正是新技术的传授者之一。
今年35岁的库瓦里是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项目的马拉维籍留学生,也是马拉维农业部派驻在姆祖祖市的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官员。去年11月,彀哇莫村“中非科技小院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揭牌,库瓦里成为农技带头人,和当地农民一起开展技术创新和试验示范。
“中非科技小院”项目于2019年设立。项目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为基地,通过农业实践与技术交流,为非洲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截至目前,项目为12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0多名农学类学生。库瓦里便是其中一员。
10月19日,库瓦里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检测。 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
今年4月,库瓦里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两个月后,她便迫不及待扎进曲周基地,在田间地头学习中国的种粮之道。
10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曲周县安寨镇的前衙科技小院,只见库瓦里正忙着将今年收获的玉米和大豆磨成粉,拿到实验室进行养分浓度检测。作物的茎叶也要进行养分含量分析,从而摸清作物养分需求规律,为配方肥的设计提供参数支撑。
在这座科技小院里,成熟的玉米是一抹亮色,总让库瓦里想起在曲周试验田中看到的丰收景象。
玉米田间,数台收割机来回作业,收割玉米和粉碎秸秆同步进行。这样的机械化作业场景让她大为震撼,测产后的数字更让她眼前一亮:“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00公斤,是马拉维的3.5倍,秸秆还能变成肥料,太不可思议了。”
库瓦里说,在马拉维,化肥这样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普通小农户而言较为昂贵,农民也不懂得堆肥技术。极端天气经常影响玉米出苗率,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时有发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地农民只能靠天吃饭、土里刨食,陷入开荒—土地肥力下降—再开荒的循环里。
面对粮食安全和贫困挑战,有没有新的方案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听闻“中非科技小院”招生的消息,库瓦里积极报名。带着解决问题的期待,她来到中国“取经”。
在曲周,库瓦里是一名勤学好问的学生。
为了掌握将蚯蚓粪同普通肥料混合以及单独使用蚯蚓粪的方法,她找老师、问同学、下田地、做实验,一心要把高效又绿色的施肥方式尽快带回马拉维。
科技小院在当地推广的玉米大豆间作技术,也成了她的学习内容。她和科技小院的老师、同学一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学习如何选品种、选种子、选肥料,如何进行间作种植。她愈发期待“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愿景能在马拉维实现。
在马拉维,库瓦里又是一名认真细心的老师。
来中国之前,她已经开始在线上学习中国农业大学的相关课程,并在彀哇莫村科技小院进行教授。
现在,她会整理、消化所学的知识,定期向远在家乡的农民线上授课。有机肥和化肥怎么配施?有机肥怎么收集?学到的新知识,她都想一股脑儿地讲给当地农民。“每次讲课,彀哇莫村科技小院的教室都坐满了人,他们已经将新知识用在耕作中。”库瓦里说。
如饥似渴地学习,耐心细致地教授。库瓦里的努力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中非科技小院”项目负责人焦小强看到。
“她说来中国留学就是为了学会和农民打交道,教会他们种地,为解决马拉维的温饱问题作贡献。”作为当时科技小院的面试官,库瓦里的回答打动了焦小强,“现在,她正在兑现自己的诺言,而这也是‘中非科技小院’成立的初衷。”
2019年,焦小强到访非洲多国,发现当地农民的种植方式很是粗放。当年,他作为负责人之一招收了第一批“中非科技小院”的非洲留学生。“我们想创造一个可以在非洲赋能小农户的模式,培养实践型人才,帮助当地农民得到技术、理解技术、应用技术,对非洲农业的绿色转型产生一定影响。”
与家乡的距离虽远,与学成回国的目标却很近。
近期,库瓦里和焦小强将结伴前往马拉维。他们要赶在生长季来临前,手把手向当地农民教授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来年丰收再加一层保障。
焦小强说:“我们要和当地农民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真正把技术留在当地。”
库瓦里说:“我在曲周获得的农技‘真经’,一定能帮助马拉维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河北日报记者冯阳、郝东伟、吴艳荣)
延伸阅读
科技小院,为非洲小农户赋能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全国首家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为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从2019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以曲周实验站为基地,开展“中非科技小院”项目,探索科技小院在非洲发展模式,让科技小院走出国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非洲的农业生产大多由小农户主导,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不错,但是农户得不到技术或不应用技术,粮食亩产量较低。“中非科技小院”吸引了许多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前来学习中国的农业技术,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国家投入农业生产一线。
作为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中非科技小院”已先后为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布基纳法索等10多个非洲国家培养了70多名农学类研究生,这些学生正在为解决非洲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中非科技小院”项目成功入选外交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实施九年以来的重大成就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向全球推广这种合作模式,称其是在生产一线赋能小农户的典型案例。
2023年初,世界银行非洲区域合作主任西缅·埃胡伊专门致函中国农业大学,对学校“中非科技小院”项目首届学生顺利毕业表示祝贺。西缅·埃胡伊表示,希望继续推进世界银行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将“中非科技小院”项目发展成为非洲地区可以复制的模式。
跨越山海,小院大成。随着“中非科技小院”项目的日渐成熟,中国农业大学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国家的农业部门以及企业等合作建立更多的“中非科技小院”,培养更多愿意在生产一线扎根创业的非洲青年,让中国先进农业科技惠及更多非洲农民。(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冯阳)
编 后
发展的故事中,最动人的是人的改变。
《“一带一路”上的幸福回响》系列报道今日刊发完毕。8篇报道,8个暖心故事。来自不同国度的8个普通人,通过与记者视频连线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因“一带一路”而改变的人生际遇。他们是共建“一带一路”无数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人民、惠及民生的印证。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沿着历史揭示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行,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推动人类发展的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把造福世界之路铺得更宽更远,“一带一路”上还会涌现更多精彩故事、传来更多幸福回响。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