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产业兴旺活力足——河北新河特色产业发展新图景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新华网石家庄9月10日电(魏会博)初秋时节,收获的喜悦已经洋溢在田间乡野。李会军把一串串葡萄剪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到筐内。一排排葡萄架上,藤蔓绿叶之间,葡萄散发出阵阵果香,一派丰收好景象。
今年54岁的李会军是新河县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
“这些葡萄进入了收获期,我们每天在棚里摘葡萄,给葡萄掐尖、提粒。”李会军说,所谓提粒就是把葡萄的坏果及时剪掉,以免感染了整串葡萄。
在新河县南马庄村,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世青指着一串颗粒饱满的葡萄介绍说,合作社在南马庄村的27个大棚种植的都是“阳光玫瑰”品种,今年进入了丰果期。
近期,每天有30名左右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劳作。“马上就到了收获的高峰期,所以,这段时间大棚管理很关键。”张世青说。
为了提高大棚的收益,在10月底葡萄收获结束后,合作社便开始在大棚内种羊肚菌。“一棚两用”,在冬歇期,大棚也能继续发挥作用。
张世青说,葡萄和羊肚菌这两种作物不仅互不干扰,还能互相促进。葡萄藤被粉碎后用作培养羊肚菌的营养包配料,用过的营养包作为肥料再还田,在小小的棚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合作社一直重视农业技术的应用,与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其中,“一棚两用”的技术来自河北农业大学。8月16日,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在合作社挂牌。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增收致富的能力。
张世青说:“合作社把‘一棚两用’技术免费提供给周边村的葡萄种植户,增加大家收入的同时,也扩大了本地葡萄和羊肚菌的生产规模,有利于开拓市场,是个双赢的结果。”
南马庄葡萄是新河县推出的20余个特色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新河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出果蔬、珍稀食用菌、生猪养殖等12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在新河西郑现代草莓产业示范园,西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董丁强检查大棚各项设施情况、督促施工进度,忙个不停。
“我们种了3年地栽草莓,积攒了一些经验。今年全部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董丁强介绍,园区的18个大棚在9月底全部要栽种上草莓秧苗,目前个别大棚配套设施还未完工,时间比较紧张。
为了掌握无土栽培技术,董丁强跑到全国多个草莓种植区学经验,在农业展会上请教专家,逐渐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土专家”。基质的成分怎么选、营养液如何调配、棚内温度湿度设定到多少……谈起草莓种植技术,董丁强有说不完的话。
“特色产业要想提高效益,必须向技术型、科技型转变,走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董丁强说,以无土栽培草莓为例,草莓病虫害少,个头大、口感好,而且不需要弯腰或者蹲着去摘,游客采摘体验好。
目前,园区已经建起了约30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从明年开始为园区提供草莓苗。从鲜果销售到休闲采摘,从制作体验到深加工,董丁强的这些设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特色产业已经激活新河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微风吹过,新河县西董村千亩藕塘里的荷叶轻轻摇曳,带来阵阵清香。
藕塘所在地块原本是废弃地,年年受涝,无法种植庄稼。新河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美了乡村,也为这块废弃地的利用带来了转机。
“藕塘不为取水犯愁,就有了发展的底气。”藕塘负责人陈慎玉说,藕塘面积从开始的500亩已扩大到1000余亩。
在陈慎玉看来,莲藕浑身上下都是宝,莲子和藕可以食用,荷叶可以制作荷叶茶,藕节则是一味中药材。在藕塘一侧,莲藕加工厂正在施工,建成后可进行莲藕的切片、真空包装等。
刘秋口村的“鱼菇大棚”、东董村的食用菌、邢秋口村的太行白菊……新河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涌动着勃勃生机。
新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树涛说,新河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的抓手,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亩。聚焦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新河县将继续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创建现代农业精品园区、打造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