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探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医融合中心:用科学运动助力慢病干预

2023-03-16 09:02: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医融合中心

用科学运动助力慢病干预

3月14日,石家庄市民温先生陪同母亲,来找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体医融合中心主任李亮复诊。今年42岁的温先生,也曾是李亮的“老病号”。

看着眼前这位身形瘦削矫健、精神饱满的男性,你恐怕想不到:七个多月前,他还是个患有代谢综合征和呼吸暂停综合征、体重超过95公斤的慢病患者。

温先生说,去年6月他因为这些问题慕名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李亮诊断他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且生活习惯不好,因而没有选择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是制定了包括膳食调整、运动方案、情绪调整等在内的一套系统治疗方案。在运动方面,对于他每天、每周选择什么运动方式以及运动多长时间、达到多大强度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经过四个多月的综合干预,温先生成功减重30多公斤,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成功停药。

“我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朋友说我‘恢复了出厂设置’。”回忆这段经历,温先生诙谐地说。

202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被评为省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作为一家医疗级的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省慢病运动干预中心试点之一,该院当年就成立体医融合中心,推出了以该中心为核心、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慢病全面管理模式。该模式整合心内、中医、运动康复、营养、心理咨询等科室专业医疗队伍,为患者提供包括药物治疗和运动、饮食、睡眠等生活方式调整在内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李亮长期专注于心血管病及其他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研究及管理,对慢病个体化治疗、运动相关心血管危险评估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他表示,从临床经验来看,慢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合理膳食、缺乏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但在慢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对运动健身手段的关注相对缺失,存在不敢动、不愿动、不会动等问题。“运动也是一味‘药’,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引入科学运动,是对医疗手段的有益补充。”

据介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体医融合中心成立以来,陆续开展了“高血压百人百日”“糖尿病百人百日”“老年人运动干预”等慢病干预课题的研究。在针对糖代谢异常人群开展运动干预活动时,他们将患者分为有氧训练组、抗阻训练组和对照组,发现有氧训练干预后的转阴率为69.2%,抗阻训练干预后的转阴率为43.5%,对照组的转阴率为23.8%。

他们还针对高血压及血压高值人群启动高血压慢病干预活动,干预后有64%的患者血压呈现下降趋势并得到保持,33%动脉硬化指标下降,31%进行了药物量递减和药物品种调整,80%在活动结束后生活习惯得到调整并产生积极影响。他们通过开展高血压病人30天控压指导团、生活方式训练营等活动,成功诊治了1000多名患者,其中大约20%的患者可以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实现症状的逆转。

此外,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还整合自身的专家资源优势、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给出针对慢性病人运动干预的方案和指导意见,再由专业体适能教练结合运动知识,研发针对慢病的运动处方,充实“河北运动处方库”。“比如患者血压低于160/100mmHg,我们就建议他进行相应的锻炼,像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和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在具体诊疗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调整,比如有的患者伴有膝关节疼痛等问题,运动方式就要调整为游泳、蹬椭圆机等。”李亮说。

要真正形成运动促进健康的新模式,需要既懂运动科学和医卫知识,又能进行运动健身指导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河北省这类人才还比较稀缺。为此,李亮作为特邀专家,定期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体医融合进行技术帮扶。从2022年开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还配合省体育局,面向全省开展了慢病干预巡讲、市县三级医院运动处方师培训等工作。(河北日报记者赵瑞雪)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