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知与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扫码阅读手机版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创新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保障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全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强化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
■企业要发挥在创新综合体中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在创新链条各重要环节上发力,并尽量从项目论证、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做到全程参与。
■河北省的专精特新企业,应在各自的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争取早日掌握本行业的尖端核心技术,把自身打造成创新联合体中的领军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意义,深化了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党的二十大部署落到实处,要以系统措施强化企业的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在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共进中发挥科技型企业的引领作用,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创新效率,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强化企业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方在创新链条的不同节点共同发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创新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保障条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企业全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强化创新基础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各类专精特新企业,应努力创造条件,使自身具备基本的创新基础。这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也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现实保障。
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是企业技术创新得以持续的物质保证,也是引领相关市场主体和科研院所加盟助力的基本前提。一个特定行业创新体系的形成,往往需要骨干企业长时间高强度研发投入,并以此吸引和带动相关方配合跟进,多单位共同发力延展其技术链和产品链。产学研用各方结成这类技术和业务关联度高的创新联合体,可使创新链和产业链融通聚合,进而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海尔、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吸引众多上下游企业加盟,形成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集群,不断推动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条件下,企业维持高水平研发投入,能有效吸引科技人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技术创新的过程,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优化技术创新过程,亦应着力发挥经济因素的作用。企业提供相对充足的研发经费,能带来研发条件的持续改善,有利于科技人员提高对研究目标的设定程度和创新预期,拓展自主探索的空间,提高创新成功的几率;有利于实现科研团队与科研设施设备等物质资源的匹配结合,进而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又会激励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主体地位。一旦形成这种技术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的良性循环,即可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适时转换。
凝炼并明确研发主攻方向,亦是企业应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这需要综合考量企业的使命定位、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科学上的可能性。在企业自身尚不具备相关能力的情况下,可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精英提出咨询建议,再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创新战略和推进措施。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技术上的循序渐进和方案随市场变化的动态调整,根据自身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创新目标。
发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向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方向发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最有效率的创新模式。科技创新的科学属性和技术属性,要求科技活动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技术的进化法则。技术创新成功最重要的标志是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在产学研用综合体中,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只能是企业。企业要发挥在创新综合体中的引领作用,关键是要在创新链条各重要环节上发力,并尽量做到从项目论证、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全程参与。企业最大的优势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以资金链强化人才链、优化技术链,将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纳入自身可调度的范围。实践证明,企业以经济手段推进协同创新,其成效远优于产学研用相关方各自的单打独斗,利于创新联盟以体系的力量打造竞争新优势。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效能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企业善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上的各类科技资源,使其尽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同时克服科研仪器设备闲置、科技人才从事无实效项目研究、科研平台成果由单纯的论文堆砌而无实质性创新的弊端。企业以市场手段调度社会上的人力资源与相关技术要素良性结合,有助于实现技术链与产业链融通聚合,从而创造新价值。从实践看,企业在生产要素及其配置体系方面,比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更突出的优势,可适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而系列技术的产业化,可有效拓展企业和行业的技术链、产品链、产业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创新联盟由低效松散型向高效紧密型转变,注重系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这是增强产学研用综合体活力的重要措施,是使各方潜能得以挖掘的有效手段,也是协同创新的目的之一。以系列技术的研发应用延长技术链和产业链,可有效拓展创新联盟内各方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有利于产品细分市场的形成,还可使各方结成技术相关利益相连的合作伙伴。企业作为其中的经济主导方,在致力于技术产业化并在市场上获取利益的同时,也要将部分收益按技术成果的质量转移到作为相关技术主导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员手中。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企业包揽一切,而是希望企业能通过市场机制筹组社会上的科技资源,使其在互动对接中增加创利的机会,促进资产增值,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以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催生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成功的效应之一是能促进企业成长,但真正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还须掌握行业或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衡量一个创新联合体是否成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其中的骨干企业是否掌握本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河北省企业要在这方面早布局、下大力、做苦功。那些暂时不具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可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技术研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科技领军企业的培育也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作为一个高技术企业,大疆能将无人机做到世界领先水平,起主要作用的是掌握了其关键核心技术。河北省的专精特新企业,应在各自的领域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争取早日掌握本行业的尖端核心技术,把自身打造成创新联合体中的领军企业。
通过技术进步培植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实质就是技术进化机制,这是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根本。借助技术的研发、更新和迭代,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成巨型公司,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过程,既是技术提升的过程,也是在众多同类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优胜企业,绝大多数参与企业都会因技术的进步而拓展生存空间。这不仅能推动产学研用综合体快速成长,还会因技术及技术要素的积累而强化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技术为主导要素的动力机制一旦形成,企业就会自动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河北省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应尽早确立技术立企、技术强企的理念,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助推企业步入竞争的蓝海。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化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是优化创新生态必须兼顾的两个方面。扶大和促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矛盾关系,通过技术研发和应用体系的优化,可以实现两者甚至更多的企业错位发展,进而避免恶性竞争。技术上的竞争和科学布局会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今天的“小巨人”企业有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巨型公司。当前的领军企业如果故步自封、技术停滞,未来很有可能会沦为二流或三流角色。另外,在产业发展有些时段和部分领域,依靠领军企业的强力探索,可有力扩展行业和产业技术开发的范围及产业成长的边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卡特彼勒公司的业务拓展为威斯特等众多中小公司提供了发展机会。历史上、国内外类似的实例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探索无止境,技术的应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一个科学原理,可能会在多个不同种类的事项演化中体现出来;一项实用技术,有时能应用到多个本不相关的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只要在各自的探索范围内深入研究、持续努力,定会有所收获。作为终端产品和终极解决方案提供者的企业,其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也将随着产学研用各方的进步与成长而不断得到强化。
(王岳森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