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京津冀|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校长范禄燕:让教育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河北孩子
我看京津冀|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校长范禄燕:让教育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河北孩子
扫码阅读手机版
图为范禄燕。
我无数次来过唐山市曹妃甸区,在冰雪消融的春天,在绿树成荫的夏日,或是在天高云淡的金秋,每次凭海临风而立,都会感慨这座渤海之滨新城的迅速崛起。
这份深深的缘分,源自9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2015年,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找到我,希望能够在曹妃甸建立一所分校,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2016年3月,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建设施工现场。
当时,汽车从主城区出发,一路上越走越荒凉,最后的四五公里竟荒无人烟。靠近大海时,车才停下来。走下车,空气中海水淡淡的咸味直冲鼻腔,正在建设的新学校被周边大大小小的滩涂包围,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海边。
我心里不禁冒出很多个问号,这学生从哪儿来,怎么来,是否能招聘到好的教师,师生学习生活能否得到保障?
果然,第一年的招生情况,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当年7月份,学校招生工作开始后,小学招了两个班,一共70多人;初中招了两个班,一共70人;高中招了四个班,一共140人。
但6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校人数已经达到3100人,下一学年招生有望达到4000人。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子女入学需求,也为首钢、华北理工大学、职教城等大型企业和院校子女入学提供了方便。学生人数增加,来自学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群众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也印证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收到了良好效果。
走出北京,来到河北,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我始终坚持,用景山的模式、景山的精神、景山的理念、景山的教学和管理方式,与本校实现课堂同步来办学。
这些年,我们专门组建了一个智囊团,常年往返两校之间。6位成员有来自景山学校小学、初中、高中的主管校长,还有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参加教师培养工作,做好学科指导,主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花功夫最多的,是对于优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因为没有优秀的教师群体,学校没有长久发展的动力。
首批招聘的23位教师,全部由我们现场亲自选拔,入职后先在北京景山学校进行培养,让青年教师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坚持教育改革的探索精神。回到曹妃甸后,建立师徒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听课评课活动等。
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身在学校,更要心在学校,心里头始终装着学生。
我们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办学始终。去年学校举办的一场德育论坛上,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育人故事:如何让学生与自己从愤怒对抗到成为知心朋友;老师们化身“魔法超人”,鼓励学生们变勇敢……学校办了6年,德育论坛办了五届,大家一起分享德育智慧,提升德育水平。
如今,这23位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或区里的骨干教师,有的还承担起了学校管理工作,在传播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曹妃甸分校按景山学校的标准培训年轻教师,用景山学校的标准抓课程教学,更以景山学校“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理念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生仅仅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从心里喜欢学校、爱上学校。我们的合唱队,先后两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参加公益演出;北京冬奥会前,学校组织冰雪冬令营,带领学生来到崇礼,现场聆听冬奥冠军杨扬分享奥运精神;带孩子到北京天安门登城楼看升旗、参观科技馆、现场观看景山学生排演的大型演出《绿野仙踪》等,在丰富的交流活动中,帮助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视野。
对于学校的未来,我计划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学校整体的办学条件;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于管理、功底扎实、勇于追求、乐于创新、团结协作的干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磨练,不断提高小初高毕业班整体的学业水平;打造好学校的特色课外团队。
如今,学校周边楼宇大厦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更好的发展作出贡献,让教育协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河北孩子。(整理/河北日报记者桑珊)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