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养老服务,从生存型转向品质型
调查|养老服务,从生存型转向品质型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到2021年末,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2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92%。
根据《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我省将支持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连锁化运营,支持养老机构利用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服务,构建定位精准、功能互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加速释放,养老需求催生出一些新服务、新职业,养老产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康复辅具租赁项目服务商——秦皇岛中秦兴龙康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当地社区为居民讲解康复辅具租赁政策和使用办法。费 宁摄
“陪诊师”“助浴师”应运而生
热身广场舞、小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插花……2月21日下午,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石家庄市普爱东环社区康养中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周边社区几十位老人在康养中心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石家庄市裕翔综合居家家庭养老床位智慧化信息平台,可以对纳入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进行实时健康管理。 张 毅摄
普爱东环社区康养中心是河北普爱养老集团在石家庄市建设运营的40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之一,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于2021年12月正式运营。
普爱东环社区康养中心院长董杨介绍,康养中心分两大功能:一是作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在康养中心开展专业照护服务,二是作为日间照料中心,面向裕东街道20个社区1.17万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老年食堂、日间照料、康复保健、文化娱乐、老年大学、居家服务等全方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像普爱东环社区康养中心这样建在社区里的养老中心,正在不断增多。这是我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安排,我省将在城市地区,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标准,街道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中,老年食堂的出现,正在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吃饭难”。
普爱东环社区康养中心的老年食堂,可为入住老人和社区老人提供用餐服务,因疫情防控从去年11月起封闭管理,但近几天将重新面向社区老人开放堂食。
“去年食堂开放午餐堂食期间,每天前来就餐的老人平均在30人左右。”董杨介绍,为了更好地提供助餐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建立了“美食群”,每周推送食谱,老人可以提前一天在群里订餐,每餐12元。
“孩子们中午不回家,就剩我一个人,不爱做饭。小区的老年食堂解决了我的午饭难题,有菜有汤,荤素搭配,每天不重样,方便省心。”食堂常客、社区居民王先生说,“如果出门困难,打电话食堂还免费送餐上门。”
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助餐服务,这样的便利将惠及更多老年人。
石家庄市提出,逐步推进老年餐厅、老年助餐点、社区助餐车等社会化老年助餐设施建设,到2023年全市实现街道层面供餐网络全覆盖,到2025年,城市居民小区实现供餐网络全覆盖。
和“吃饭难”一样,“就医难”“洗澡难”也长期困扰着老年人。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增长,“陪诊师”“助浴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记者在58同城网络平台定位石家庄市,搜索“陪诊服务”“助浴服务”,都能找到几十家相关店铺或个人。
陪诊服务通常包括代问诊、帮开药、约检查、取报告、办结算、印病历、代叫车等,价格一般为半天收费二三百元左右。助浴服务一般为两到三人一起上门,使用充气垫或移动浴缸,提供包括洗浴前后的护理体检、全身清洗、指甲修剪等服务,价格在每次200元—500元不等。提供陪诊、助浴服务的大多是当地一些小型家政服务公司,也有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开设相关业务。
不过,受制于观念、价格等原因,使用陪诊、助浴服务的老年人仍是少数,目前市场还在起步阶段,从事的企业规模不大,专门聚焦助医、助浴服务的企业寥寥无几,往往是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细分类目。
“养老+”服务向文旅康养延伸
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光年里康养度假中心内。
20多位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度过青春岁月的北大荒老知青,在办联欢会,他们载歌载舞、泼墨挥毫,以康养旅居的方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我们的旅居管家给我们订制旅游路线,游北戴河特色冰海、湿地公园,策划生日会、茶话会,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老知青程秀华说,“临别前我们约定,明年冬天再到光年里度假过年。”
光年里康养度假中心位于4A级旅游景区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内,园外北风阵阵,园内四季如春。今年春节前后,多批60岁到70岁之间的北大荒知青来此度假。
2020年初,光年里康养度假中心刚进入养老市场时,本是一家以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主的传统养老院,在服务过程中他们发现活力老人服务需求更丰富、市场潜力更大,因此在2021年7月切入活力老人细分市场,主要提供从5天到3个月不等的定制化康养旅游服务产品。
“运营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光年里康养度假中心总经理李慧梅说,今年春节接待旅居度假老人近千人,入住率达90%以上,入住过的老人复购率很高,多的达六七次。今年,他们还将开发“养老+研学”“养老+养生”等主题特色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
为活力老人打造“在路上的银发经济”,总部位于石家庄的河北平安健康集团自2021年也跨入了旅居养老服务的新赛道。目前在秦皇岛、山东青岛、张家口怀来、海南海口等地有多个康养旅居站,为活力老人提供候鸟式旅居养老服务产品。
“与传统旅游重玩不同,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是旅居过程的健康管理,如定期体检、营养饮食、运动健身、中医养生、慢病管理等。同时为老人创造下棋、唱歌、茶艺、书法等社交场景,让老人健康有保障,生活有乐趣。”河北平安健康集团医养事业部办公室主任谢清清说。
“以‘60后’为代表的活力老人,与‘40后’‘50后’相比,普遍知识水平更高,学习能力和消费能力更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高,他们的养老观念和目标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丽说。
基于这一变化,未来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从生存型向品质型转变,“养老+”服务延伸的消费领域和场景会更加多层次、多元化。
廊坊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是首批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试点之一,自2011年开始正式运营,目前在住老人5000多位,平均年龄83.7岁,其中95%以上为京籍老人。紧邻养护中心,是燕达集团投资建设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燕达医院,为养护中心在住老人提供医疗保障。
该养护中心正在打造医养结合的升级版——医养康相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按照二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专门建设了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老年病综合门诊部,老人们小病、慢病、常见病的就医需求,不出养护中心就可以满足。同时,养护中心还为每位入住老人配备了专门的家庭医生,满足老人日常的康复和健康保健需求。
“我们每周召开医养康养结合推进会,探索在医养紧密结合基础上,让康养与老人实现‘零距离’。”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副总经理李东辉说。
产品服务亟须规范和创新
“银发浪潮”滚滚而来,但相较于市场需求,无论是一线的养老护理员,还是中高层的经营管理者,供给都存在巨大缺口。
“现在合格的养老护理员不好招,而且流动率高,就算招到,也年龄层次偏高,在40到50岁之间,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很多专业知识要再次培训。”李东辉说。
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4000万失能及半失能老人,但仅有50余万名养老护理员,在考虑家庭照护资源后,短期内仍存在超百万的养老护理员缺口。
李慧梅想招聘能胜任康养旅居服务管理的中高层人才,但发现很多应聘者能力都不全面:“有护理专业出身的,但旅游服务意识不强,而文旅专业出身的,又不懂基础的医疗保健,此外还需要活动策划能力、临机应变能力,最好还懂一些心理学,能为老人做心理疏导。”
为了能招到合适的人才,燕达集团和光年里康养度假中心都选择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专业学生。但让他们无奈的是,毕业后学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比例非常低。近期行业内曾经做过一次毕业生去向调查,毕业一年内,仅有大约20%—30%的学生留在本行业,三年后,更是只剩约5%。
养老护理员总体存在“三低三高”特点,即学历技能水平低、收入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年龄偏高、劳动强度高、流动性高。就连高职院校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也被一些人定义为“伺候人的活儿”。
“要扩大养老从业人员队伍的规模并提升职业稳定性,就要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打通职业评定和晋升通道,让他们看得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张丽说。
“老有善养”牵动千家万户。张丽提出,还应该提升全社会对养老服务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强调养老护理是集敬老爱老精神和为老服务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崇高职业,打破大众对养老从业者的刻板印象。
同时,与养老相关的新型细分职业服务的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也需规范完善,如老年助浴师的操作流程、旅居康养新模式的行业标准。
《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增强助浴助洁服务能力,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模式发展,培育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服务机构。加强养老护理员助浴技能培训,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和设计创新。
帮老人洗澡是个技术活儿,比如洗澡前做哪些健康监测,如何正确搬运老人,洗澡从哪一部分开始洗,如何避免着凉,以及注意不对刺鼻味道做过度反应,避免伤害老人自尊等。规范行业标准和操作流程,既能保证从业者的专业性,又能在发生意外后明确责任。
尽管被视为朝阳产业,但一些养老项目目前仍面临着政策热、市场冷、企业难的现实困境。
例如,一些地方的老年食堂,存在盈利不足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用餐服务对象单一,只服务于老年人导致市场狭小。企业盈利不足,饭菜的口味和服务质量也就难以提升,导致可持续运营成难题。
“目前,养老领域消费态势总体仍动力不强,同时,养老服务消费成本过高,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产品选择范围还不够大,一些养老机构盈利能力不足等,都需要进一步创新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张丽说,还要培育和引入一些有实力、信誉好的大型品牌养老服务企业,通过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秦皇岛市依托国康秦皇岛研究院在康复辅具领域的行业资源和专业技术力量,探索推广康复辅具租赁模式,就是打开消费市场的有益尝试。
轮椅、购物式助行车等康复辅助器具,是许多老人生活中的好帮手,但因为许多产品价格高,重复使用率低,很多家庭舍不得购买。
康复辅具租赁项目服务商——秦皇岛中秦兴龙康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雨生介绍,目前,他们建立了药店、社区、养老机构等多种类型租赁服务站20个,提供矫形器、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医疗辅助器具等六大类60余种康复辅具产品,同时开发了“中秦康养辅具租赁平台”微信小程序,用户可以线上预约和支付。从2021年4月运营至今,租赁服务站已累计开展辅具评估适配服务超8000人次。
根据秦皇岛市政策,符合条件的伤残人士、老年人可享受60%的政府补贴,每人每年最高补贴1200元。以一把租金1000元的轮椅计算,租用10个月,老年人每月只需自付40元。
“养老产业政策导向比较强,管理者要用好政策,更要读懂市场,特别是要深挖细分市场需求,如目标客群是什么人,具体消费场景是什么样,在政策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中寻找发展良机。”张丽说。
·记者观察
养老产品和服务走向智能化
某网站上定位石家庄市搜索“陪诊服务”,可以找到几十家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和个人。网络截图
养老产品和服务向智能化发展,是养老产业呈现的新趋势之一。
2月20日上午9时,由一医、一护、一护理员组成的三人小组带上移动健康一体机,从石家庄市裕华区平安居家医养中心出发,前往社区内申请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家中,进行每周一次的例行巡诊。
家庭养老床位,是我省针对行动困难的失能失智老人需求提供的一项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住所的地面、卧室、卫生间等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康复、护理等服务。
智能产品的应用,让家庭养老床位的管理更加精准高效。
“目前我们中心承担附近社区69位老人的家庭养老床位管理,老人家中安装了紧急呼叫器,床上安装了监测呼吸、心率的智能传感器。巡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健康一体机,对老人的血氧、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进行监测,所有数据信息接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测。”河北平安健康集团平安居家医养中心主任张毅说。
能监测身体多项指标的智能手表、老年痴呆防走失定位手环、老年陪护机器人……为老年人开发的智能产品日益丰富。
还有一些智能设备,巧妙地将智能与老人安全关怀联系在一起。
上海市长宁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
不过,在养老产品服务智能化的进程中,也有一些新的课题需要解决。
比如,目前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大多是停留在对信息的收集,还没有办法吸引社会化资源,从而扩大服务覆盖面。同时,在尊重老年人隐私、依法开发使用数据的前提下,还需要对碎片化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进一步指导养老服务的优化升级。
此外,还要看到一些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中遭遇的现实难题。
有的智能App用起来程序繁琐,有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或功能单一或存在安全隐患……现实中,一些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体验不佳,老年人认可度不高。
因此,在开发智能养老产品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能力和习惯,保留并完善现场服务、现金支付等传统服务方式,鼓励网站和移动应用等优化功能,推广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的出版物,组织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