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聚焦河北两会·深度 | 让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代表委员热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23-01-13 21:08: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记者 杨佳薇、李春炜 文/图

教育关乎人才,改革关乎未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提到“生涯规划教育”,建议尽早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处理好发展需要与教育供给的关系。

职业生涯教育不能“迟到”

“由于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导致的人才错位、人才流失,无论对学生、对高校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一种浪费,也不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河北省人大代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才晓茹一直十分关注教育供给问题,她在调研中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致使不少家长不管孩子兴趣、特长与能力,不问产业、事业的发展趋势,不看学习与就业的关系,盲目带着孩子片面追求名校、追逐升学率。

省人大代表、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才晓茹

才晓茹代表说,虽然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0世纪80年代就在部分省市起步,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相关的推进措施,这项工作相对滞后。“从不同区域学校情况来看,目前,因为经费、专业人员、场地等限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不均衡、不充分。”

“国内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而中小学课程又与大学学科存在差距。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学生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越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美术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校长贺宇良介绍说,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让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也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就业负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在才晓茹代表看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全过程、全周期”的,因此,要前置职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应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通过循序渐进的启蒙、体验、认知、定向过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学习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才晓茹代表说,尤其是农村偏远贫困地区学校,要从中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认知、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帮助学生提早形成正确的职业定位和人生目标。

才晓茹代表建议,尽早出台类似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针”的宏观文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全学段,不同学段规定不同的体验内容。建设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职业体验场所,培养专业化教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相关课程落实落细。

让每一个学生过上“经过审视的生活”

“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使得不少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专业目标不明确,志愿填报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地跟从社会的热点。”才晓茹代表在调研中发现,且不说学生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即使是人生经验更丰富的学生家长,也未必能确保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专业。

才晓茹代表建议,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牵头,联合大中小学和各类社会团体,组建职业生涯教育联盟,引导青少年形成对职业世界的基本认知,渐进式地把握不同层次的职业类型,了解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系统化设计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通,以课程衔接为核心,推进大中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化衔接。

对此,河北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二十中学教师王静漪也深表认同,生涯规划教育有必要从大学阶段前置到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生已经面临学业规划、学科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

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美术中学、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校长贺宇良

“中学阶段是职业准备的起点。此阶段如果缺失职业生涯教育,必然会造成升学方向或就业目标模糊的后果,出现生涯发展断链。”贺宇良委员认为,中学职业生涯教育尤为关键,应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中既要有包含学生自我认知与职业兴趣的发展指导课程,也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的理论课程,还要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此拓展学生对职业的认知途径,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提升学生认识自我、规划自身的能力。”贺宇良委员说,学校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升学、就业、创业等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将学科学习兴趣、能力与未来职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结合美术知识整合出相关的职业类别,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介绍,如画家、服装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影视与动画制作、插画师等职业。”

贺宇良委员认为,机构建设是学校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应尽快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还应建设职业生涯发展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指导师。依托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学生进行兴趣评估、性格评估、学习适应性评估、生涯发展水平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

让教育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

省人大代表、唐山英才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总校长、董事长刘建凯认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源于学生临到高考时,对于如何填报志愿,一片茫然;另一方面还源于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许多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寒窗苦读十几年,换来的是在家待业,这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做到“未雨绸缪”,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

省人大代表,唐山英才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总校长、董事长刘建凯

“职业生涯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打破关起门来办学的陈规陋习,努力为国家培养需求与供给相呼应、求学与就业相匹配、兴趣与职业相一致,能力与岗位相吻合的建设者。”刘建凯代表说,而要完成这个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家庭、社会都要参与其中。

刘建凯代表说,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破除传统家庭成才观的羁绊,学校应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开展,唤醒学生和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践性非常强,与行业认知密不可分。建议学校定期举办家长的帮学指导活动,通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辅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务实的职业观。”贺宇良委员建议,学校应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体验,邀请企业家来校指导,如座谈、沙龙、专题报告等。通过校企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学生视野,了解行业现状、企业文化,甄别适合自身的职业。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二十中学教师王静漪

王静漪代表进一步建议,除了学校要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外,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通过职业学校、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协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职业体验。”针对家长开设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到家庭。

“新高考模式下,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爱好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择科目,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大学专业对选科的要求进行取舍。”王静漪代表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处理好社会发展需要与教育供给的关系,如何用好用活有限的教育资源,或许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刘丽普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