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北两会之深度 | 河北渴求人才,如何借力京津打造人才高地?
聚焦河北两会之深度 | 河北渴求人才,如何借力京津打造人才高地?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记者 杨佳薇 李春炜 文/图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当前,河北省深入实施人才强冀战略,全省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招人难、留住难的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打造人才高地?如何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两会期间,“人才”一词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以人才共享为策,用好用活京津人才
“河北环抱京津,自古以来就是京畿重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京津冀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加紧密,京津大批项目向河北疏解转移。”省政协委员、石家庄学院党委书记陈亮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天津的巨大虹吸效应,导致大量河北人才向京津流动,使河北成为人才洼地。
省政协委员、石家庄学院党委书记陈亮
陈亮委员建议,限于河北特殊的区域位置,为更好解决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应从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立足河北实际,从京津冀更广的区域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河北与京津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化一脉、同气连枝,区位优势明显,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原则,多层面、多渠道探索人才共享模式,真正盘活、用好京津区域人才。 ”
“ 可以把人才与项目进行捆绑,人才随着项目进行共享,既有利于解决人才的社会保障异地衔接等问题,也减弱原单位的流动阻碍,人才共享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陈亮委员说,同时,在特定区域内,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采取人才供需双方可协商、灵活多样的人才机制,打造立体化、多样化智力共享平台,实现优质人才区域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他建议,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人才共享数字化基础,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京津冀区域人才大数据平台,共享政府相关政策、人才供求信息,开展精准化数据分析和匹配,完善人才互融互通体系机制。通过联盟共建,用人主体“零距离”对接人才,灵活开展“人才租赁”“人才流通”等,打通各类用人主体间的关联通道,为人才共享搭建多样、便捷路径,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利用和人才链、价值链创新。
“可以通过在京津创新资源集聚区建立集中办公区、创业园区,搭建信息资源平台,打通人才、资金、项目流通共享渠道,实现项目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前台在飞地、后台在本地的人才创新资源整合共享。”陈亮委员介绍说,还可以基于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公开、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以最快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人才智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能。
完善机制,引更多“凤凰”来
“共享人才之外,推动河北事业发展,还要靠自己培养、引进的人才。”陈亮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全省人才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30万人以上,其中技能人才达到500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到926.5万人,较10年前增长约70%。但河北人才工作也存在薄弱环节,如人才对实现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待提高,人才选用视野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仍需深化,人才数据库等基础性工作建设亟待加强等。
因此,他建议通过为人才铺路子、搭台子,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育才、用才、留才大文章,真正用事业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留住人才,切实把河北打造成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省人大代表、沧州格锐特钻头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艳
“要想吸引人才,还需要企业不断完善体制,需要政府助力。”在省人大代表、沧州格锐特钻头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艳看来,借力京津,把人才吸引到河北,还需要持续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促进人才优势团队形成,实现人才资源与用人主体精准对接。她调研时注意到,一些从本地出去的人才并不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不知道家乡也有很大发展空间。对此,她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优质企业到各个高校进行宣传,做有针对性的招聘会等。
具体而言,省内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如何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更是李春艳关注的焦点。“目前,不少二三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出台了待遇优厚的奖励办法,这无疑对吸引、留住人才有一定吸引力。”李春艳代表说,异地人才生活成本高一些,虽然待遇不是留住人才的唯一途径,但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她建议,政府提高人才奖励标准,对前来工作创业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奖励。
推动高层次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
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对此,李春艳代表认为,如果人才被引来了,却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环境,也是留不住的。“一流的人才都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渴望拥有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她建议,政府通过各种举措,让人才感受地方对人才的渴求,同时感受到地方发展活力和经济发展空间。
对此,民建河北省委在集体建议中也提出,建议完善我省相关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资助奖励、管理服务等领域作出具体规定,建立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层级认定目录和创新创业支持激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项目扶持、金融和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政策激励等手段,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强化政策、组织、财政、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从而完善服务管理体系,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设置硬性相关指标规定,加大各级财政人才经费投入,各地均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逐步提高人才经费投入。
此外,建议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京津冀产教融合、校际、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通过精准对接京津高校,开展高校产教联盟建设,互利多赢,共享共建,支持京津高校与各地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共建校地(企)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提升产学研合作和开放创新水平,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形成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共同体。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瞄准前沿技术创新,聚焦人才体系建设重点。
同时,在制定新的人才扶持政策时,进一步加大对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民营制造业企业人才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留用大学生补贴政策,保障人才“引进来”;给予民营制造业企业土地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扶持民营制造业企业为工作时间较长的人才提供企业自建住房等,保证人才能够“留得住”。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