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创业筑梦 星耀未来|河北“80后”返乡“种”出新事业

2022-11-16 06:47: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11月9日一大早,张振福草草吃了点早餐,便来到食用菌大棚,查看栗蘑长势。看着大棚里一簇簇硕大鲜嫩的栗蘑,嗅着栗蘑散发的清香,张振福笑容满面。

今年38岁的张振福是唐山市迁西县东莲花院镇黄岩村人。2018年,他从广东回到唐山,做起了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二次创业”。都说创业艰难,张振福却乐此不疲。他不仅要成功完成自己的“二次创业”,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运营流程实现合作社增效,更要让乡亲们一起增收。

从灯具厂老板到返乡创业人

2001年,中专毕业的张振福有了创业的念头。他和同乡好友不谋而合,开启了南下之路。从唐山到广东,4年的打拼,张振福小有成就,灯具厂越做越大,还在全国很多地方设立了办事处。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振福去湖北随州的朋友家玩。他发现那里的留守老人都会承包一两个香菇大棚,老人们聚在一起也是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张振福了解到,通过种植香菇,老两口一年的收入有将近10万元。回到家乡,他看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冬日里,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墙根处晒太阳,妇女们聚在一起闲聊。他们不仅生活窘困,更是无事可做,无业可依。

“虽然我在广东扎根了,但是看到家乡的人们生活不富裕,还无业可依,心里很不是滋味。”张振福想着,一定要为乡亲们出一份力,做一点事。

回广州后,“回乡创业”的想法一直在张振福心里盘旋,可是回乡能做什么?能不能发展不一样的产业?张振福并不确定。经过市场调研,他了解到家乡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适宜发展香菇、栗蘑等食用菌产业,于是他决定投资兴办迁西县人从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做多大,就是希望能出一份力。”回忆那段时间,张振福说那也是一种尝试,灯具厂已经稳定,如果能在家乡开辟一个新的事业,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乡亲们,都是一件好事。

在不断试错中再次创业

决定在家乡发展食用菌产业后,张振福并没有马上投入生产。他四处奔波学习,接受技能培训,采集最新数据,研究最新生产技术。

“想要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就要做不一样的食用菌生产流水线,不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来做。”张振福先后建了4个大棚进行试种,并引进市场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很快,他便发现这种生产方式与自己的经营模式并不适配。

“我想做一条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产量的生产线。”张振福说,当时市面上的生产线是两极化的,低端的生产线成本低,产量也低,而高端的生产线产量高了,成本也随之上涨。张振福没有犹豫,他决定放弃原有的设备和菌种,重新尝试最合适的生产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多的摸索尝试,2020年1月,迁西县人从众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食用菌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如今,合作社采用的是集菌种驯化、菌棒生产、无菌接种、鲜菇栽培、设备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新型生产模式。

做能让更多人致富的带头人

时至今日,张振福的灯具厂老板身份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致富带头人”的标签让他很是兴奋,“食用菌很畅销,很多商家都会提前来预定,根本不愁销路。真没想到食用菌项目前景这么好,现在合作社在全国已经排到了前十”。

让乡亲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务工,是张振福返乡创业的初衷。通过简化工艺流程,不断降低从业人员技术门槛,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资金扶持,鼓励村民自主承包菌棚,实现自主经营,如今张振福的合作社已解决600余人的就业问题。让周边村民得到实惠的同时,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张振福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机会。

“未来我要继续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开发研制香菇多糖、栗蘑多糖、香菇脆及其高附值产品。”张振福希望合作社能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要实现这个愿望,张振福的创业之路还有很长,但他坚信,未来并不遥远。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杨佳薇 何晨曦)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