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秦皇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擦亮碧海金沙的“金字招牌”
【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秦皇岛: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擦亮碧海金沙的“金字招牌”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沙软潮平、红顶素墙、海鸟啁啾”。这里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公众亲海核心区——北戴河。今年1月,秦皇岛湾北戴河段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1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近年来,秦皇岛市把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作为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陆海统筹联防联控,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施岸滩整治和修复工程,保护优美滨海景观;坚持人海和谐,强化生物资源养护,提升公众亲海体验。碧海蓝天入画来。优美的生态环境,让秦皇岛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强化陆源污染治理,让“水更清”
高水平建设“美丽海湾”。秦皇岛市按照“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根本在治人”的思路,构建陆海一体化治理体系。戴河是秦皇岛市入海河流之一,也是冀东沿海独流入海河流之一。在戴河海口橡胶坝前,记者看到,汤汤戴河水,奔流入渤海。“从这条橡胶坝向下200米,戴河就入海了。”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北戴河区分局副局长武文斌介绍说,近年来,北戴河区持续加大治污力度,戴河沿河及周边村庄污水全部纳入市政管网,从源头减少入河污染;实施戴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水质;推进水系连通工程,引洋河水入蒲河再入戴河,科学引调生态水实现水清景美。 “通过系统治理,戴河水质逐年稳步提升,自2019年至今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武文斌介绍说,此外,北戴河区另一条入海河流新河,通过上、中、下游协同治理,水质稳定提升。戴河、新河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第一届、第三届“秀美河湖”。
让入海河流“水更清”,戴河、新河的蝶变只是缩影。着力加强机制制度建设,秦皇岛市在河北省率先推行“河长制”,制定出台《秦皇岛市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方案》,建立河湾常态化巡查管控机制。
强化陆源污染治理,秦皇岛市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滨海湿地布局。近年来,累计关停取缔拆除涉水污染企业221家,封堵整治排污口1764处,农村改厕37.7万座。
构建陆海一体化治理体系。秦皇岛市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源治理、入海河流污染治理、海洋环境保障等“十大整治工程”,戴河、汤河、石河等5条河(段)获评河北省“秀美河湖”。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秦皇岛市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标;进入旅游旺季,13条主要入海河流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其中4条达到Ⅱ类,较去年同期增加两条。
强化沙滩岸线治理,让“滩更净”
碧海金沙是秦皇岛的“金字招牌”,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然而,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极端天气频发等多种原因,海滩蚀退速度加剧,部分海滩甚至已无干滩,浴场海滩生态功能和旅游休闲价值不断下降,海洋岸线生态修复刻不容缓。“以前这里的岸滩只有10多米宽,通过滩肩补沙修复,沙滩的宽度增加了30多米,形成了现在咱们看到的这样一处50多米宽的沙滩。”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海洋地质调查工程所工程师安振振向记者介绍说,“渔岛往南的沙滩还未进行修复,看起来只有窄窄的一道线;往北是修复完成的岸滩,可以看到覆植后的沙丘和明显变宽的海滩,南北两侧形成鲜明的对比。” 用近自然的方式对岸滩资源进行修复保护,秦皇岛市在美丽海湾建设中,首创了“北戴河修复模式”,即海滩静态平衡生态修复模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个修复模式最核心的技术是‘覆植沙丘—滩肩补沙—人工沙坝—离岸潜堤’,通过梯次推进、系统修复,恢复海滩的原本面貌,提升岸滩保持率。” 安振振解释说,覆植沙丘,就是在海滩后缘一侧设计沙丘,种植固沙植被,形成生态海堤和缓冲带;滩肩补沙,就是人工补沙增加干滩宽度,使沙滩平缓入海;人工沙坝,位于海面下,由沙子堆积而成,主要是消解海浪减缓冲刷,“喂养”沙滩补充沙源;离岸潜堤,则是在离岸更远的海底,通过投放人工礁石营造堤坝起到消浪作用,形成对岸线的多重防护。 沙软潮平的海岸线,不仅提升了公众亲海体验,还提高了岸线防灾减灾能力,为海洋生态修复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借鉴。 据统计,近年来,秦皇岛市累计修复岸线30.2公里,修复湿地面积5.3平方公里,改造木栈道11.9公里,70个滨海浴场体验品质明显提升。
强化海域生态治理,让“湾更美”
坚持人海和谐,让更多生灵共享这片蔚蓝大海。在“美丽海湾”建设中,秦皇岛市强化海域生态治理,推进生态修复、生物养护、资源保护共赢发展。七里海潟湖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也是目前全国仅存不多的潟湖之一。很难想象,两三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养殖坑塘,围堤围埝密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养殖户在这里围海造池,发展滩涂养殖及工厂化养殖,七里海潟湖湿地内的养殖坑塘绝大多数是当时群众自行投资改造形成的。”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局长孟凡刚介绍说。
受过度养殖、地表径流减少等因素叠加,七里海潟湖生态恶化,湿地水面不断萎缩,岸线和生态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害,栖息的鸟类大幅减少。
退养还湿,修复七里海生态,秦皇岛市强力推进七里海潟湖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和秦皇岛市七里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通过两项修复工程,七里海潟湖湿地完成退养还湿806.73公顷,有效恢复了七里海潟湖生态环境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如今的七里海潟湖,重现生机。
水天一色中,渔民退养还湿后围堤围埝改造成的一弯弯小岛,成了鸟儿们落脚的宝地,成群的海鸟在这里觅食嬉戏;红绿相间的海蓬子、盐地碱蓬覆盖了滩涂,紫穗槐以及高大乔木构成的防护林带迎风起舞;错落有致的生态堤岸为七里海潟湖湿地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和缓冲。
七里海海域核心区和实验区全部完成退养,是秦皇岛市强化海域生态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秦皇岛市高标准推进北戴河国家级海洋公园保护建设,规划禁止养殖区面积1175.7平方公里;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460余艘,将原有7个渔港和14个渔船停泊点逐步整合为10个渔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延长伏季休渔期等举措,养护生物资源,实现了渔业资源的恢复发展;候鸟迁徙时节,万鸟翔集正在成为北戴河标志性景观。
“多年不见的江豚、红鳍东方鲀、黄鳍东方鲀等保护鱼类在北戴河近岸海域时有出现。”秦皇岛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显示,秦皇岛海域海洋生物量较2015年平均增加1倍—3倍,秦皇岛特有的经济渔业品种、数量明显增加。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秦皇岛市统筹推进海湾环境治理、海洋渔业管理、沿海防护林保护修复,市域林木覆盖率达到60%,湿地保护率达到68%,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达到100%。旅游旺季,北戴河主要海水浴场连续3年达到Ⅰ类水质。
来源:秦皇岛生态环境发布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