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明河北|传承良好家教家风 弘扬向上向善力量

2022-11-10 09:48: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编者按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作为家庭文化的精髓,良好的家风在为孩子启迪心智、塑造人格,为社会培树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文明风尚的营造也不能只靠一家一户,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只有每个人都注重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培养良好家风,全社会才能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

2022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用心用情讲述自己或身边家庭的善美家风故事,本版刊发部分投稿作品,展现这些家庭的好家风、好故事。

最好的纪念

储靖农

父亲储瑞耕去世两年多了,我仍经常想起他。他的某些痕迹,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世上留存。

父亲是烈士遗腹子。他出生前,身为新四军战士的爷爷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几个月后,父亲出生。那年,奶奶不过20来岁,为了生计,改嫁到上海。于是,只剩下父亲与太奶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虽然父亲没了父母,太奶奶却给予了父亲全部的爱,造就了父亲倔强、坚韧,且单纯、善良的性格。

大学那年,父亲的同学加挚友在考场上突发疾病,不久撒手人寰。令人扼腕的是,这位同学的父亲也于一年前因病去世。怕同学的母亲受不了接连的打击,年仅19岁的父亲郑重地对同学母亲说:“国忠走了,如果您不嫌弃,我做您的儿子吧!”

一诺千金。父亲从此有了一个寄娘(当地的俗称)。自那时起,“母子”情深:父亲与母亲结婚,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在寄娘家举办;后来,我和弟弟相继出生,照看我们的长辈中,也有“阿娘”(我们对父亲寄娘的称呼)。父亲经常提醒我们,对“阿娘”一定要特别尊重,因为这个关系中蕴含着良知、善心和诚信……

一句承诺,父亲坚守了一辈子。如今他离去了,97岁高龄的“阿娘”仍健在,母亲在2021年春天特意赶赴常州,陪伴老人家几日。我和弟弟也常在节假日打电话问候,这份情谊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消失。

父亲不仅做人始终如一,做事也非常讲原则、有立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坚持职业操守,曾获得韬奋新闻奖,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谓著作、荣誉等身。但他从不考虑“独善其身”,一直践行“兼济天下”。

在父亲心中,如果一边是儿女情长,另一边是社会责任的话,两者比重一定是严重失衡的。

在我的记忆里,15岁之前,父亲采访、写作、下乡、办报,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记得有一年我们家喜迁新居,父亲从乡下采访回来,却连新家在哪儿都不清楚,平日对我们的呵护和陪伴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个貌似“可有可无”的父亲,青春期的我从内心排斥和他沟通。

变化发生在1988年,父亲因工作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发作,竟意外成就了我们全家人的“团圆”。而父亲在养病期间,仍笔耕不辍,坚持为民“鼓与呼”。

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给他送饭,告知我家附近那条铁路轨道上前一天又发生了轧死人的惨剧。父亲当即奋笔疾书,一篇时事评论《从“道口”问题说到办实事》一气呵成,刊发在《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上,很快引起铁路部门和石家庄市政府的重视,促成了一座地道桥的建成。

父亲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追求公平公正、刚直不阿的处世原则,从未经由豪言壮语、高谈阔论呈现,更多地藏于身教。特别是在他患病后我有机会守护在他身边,他俨然成了我心中的“灯塔”,在我迷茫彷徨、遇到挫折时,为我的人生纠偏、导航。

2020年6月22日,父亲因病去世,享年75岁。当天,我们遵照他的遗愿,联系河北省红十字眼库和河北医科大学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为他办理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手续。

2021年6月22日,在父亲去世周年纪念日这天,我和爱人也郑重地在捐献遗体志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以此作为我们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作者单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

朱新宇

“家风”这个词耳熟能详,看似简单,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不太容易,我想大概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风气或风尚吧。要说我们家的家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姥姥经常挂在口头儿的话最恰当。

姥姥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是抗战时期的妇救会会员,常给战士缝军鞋,为抗战做过不少事,深知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从心底感谢党的恩情。老人家识字不多,但她常说的话却很经典,“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人人管闲事,世上无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姥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的这些“言”,孩子们都谨记心中;她感党恩、孝父母、睦村邻、严教子的“行”,也深深影响着我的家庭。

“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母亲林秀贞听着姥姥的这些话长大,从小就乐于助人,也成为她做人做事的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971年,母亲25岁。这一年,母亲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常说,党员就要为群众做好事。工作中,她常常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30岁那年开始,母亲与父亲一起赡养本村和邻村的孤寡老人。

父母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去给老人们挑水、做饭,晚上给他们洗衣服、缝被褥、纳鞋底。冬天缺水,父亲就在坑里的冰上砸开个窟窿,母亲便在冰水中为老人洗尿布,手上冻伤的血口子结了痂又裂开,整整一个冬天都好不了。老人们想吃煎咸鱼,母亲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到40里地外的县水产公司买回来。最多的时候,母亲同时照顾4位老人,时间最长的一位照顾了31年。几十年来,父母先后为6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

上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父母办了个小企业,家里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一人好不算好,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的好。”这是父母的心里话。他们先后帮助14位残疾人就业,出资为村里修路、打井、安路灯,为村里学校修房屋、买桌椅,资助2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步入大中专院校。

“一辈传一辈,不学自己会。”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儿时的我和妹妹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从八九岁开始,我就开始跟着父母照顾孤寡老人。妹妹读小学时,就学着给老人们做饭、洗衣服。等到长大些,我们在外求学,每次放假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老人,给老人擦身、洗脚。

爱是奉献,奉献使人快乐。一路走来,母亲从没想要图过什么,却得到意外的收获。有一次,乡宣传委员到村里走访,恰巧看到母亲正给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清理屎尿,引起了他的关注,并向媒体推荐。2006年8月,随着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母亲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她也陆续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还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我和妹妹也有了自己的小家,也为人父母。我们经常给孩子讲老人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引导他们孝父母、敬师长、爱学习、守公德。我相信,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一定会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河北省村镇建设促进中心)

父亲的那把锄头

刘振国

父亲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民兵连长。自放下枪杆起,他就扛起了锄头,成为“一村之长”,每天天不亮就到田里查看庄稼情况,再回来分派农活,和社员一起摸爬滚打。他把锄头扛在肩上、用在手里,不离不弃,直到去世才传到我的手上。

这把锄头,被土地磨损得窄小而单薄,锄板的表面和锄柄却明亮而光滑。每次看到它,都会让我忆起第一回和父亲一起锄地的情景。父亲示范握锄、迈步、避开秧苗的动作,说是秧苗下的泥土就和小孩子需要多加管教一样,要多来松动,才能更好吸收水分,滋润秧苗生长,还说锄头像个“干”字,想要生活幸福就要不停地干。

这把锄头的锄板有个缺口,我对这个缺口的由来记忆犹新。邻居家盖房愁地基窄,我家这边有多余的地方。父亲没和家人商量就答应了邻居让出一米宽的要求。邻居建房的那天,要拆除两家之间的栅栏,遇到我们的阻止。刚刚回来、感觉耽误了邻居时间的父亲立即挥起锄头,捣毁栅栏。锄板的缺口是当时心急的父亲用锄头碰到小石子造成的,他还对我们说:“邻里间就像锄头的锄板和锄柄,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就不再是完整的锄头。”

锄柄末端还有个裂纹,用一根如丝的软电线缠紧,裂纹的由来更让我一生难忘。上小学的我在回家的路上跟随队里拉玉米的马车走,车上不时落下玉米棒子,我就悄悄捡起,抱在怀里十多个,高高兴兴走到家门口,遇到刚刚回来的父亲。父亲沉下脸来追问,我才支支吾吾地说出了实情。父亲说了三个字:“送回去!”

我还站在那里犹豫。父亲把锄柄往门旁的石板上猛地一戳,再次喊出两个字:“快去!”我打了个激灵,立即转身奔跑着送回了生产队。

回来后,父亲摸索着锄柄对我说:“玉米不是咱家的,是大伙的口粮,有人多吃多占,其他人就会饿肚子。人活着要像这把锄头的锄柄一样,直、正、光洁,才能不偏不斜,才能得心应手。”我一边听,一边看到锄柄的末端因父亲用力过猛裂开了一道缝。

晚上睡觉时,朦胧中听到父母的谈话,父亲说:“这五块钱是昨天队里组织献血发的营养费,拿去把孩子的学费交了,再给他买几样本子和笔。庄稼汉子,流几滴血算啥,没那么娇贵……”

其实我知道,家里存放着许多钱,都被父亲放到了柜子里,用一只很大的锁牢牢锁紧,说是队里的,一分不能少。

父亲已去世多年,这把锄头至今被我珍藏在老宅。我会时常去看看它,于我而言,它铭刻着一名共产党员对人民真挚的感情,铭刻着勤劳、勇敢、无私、公正、团结邻里的齐家之道。我将把它妥善珍藏传给儿孙,再由儿孙传给他们的儿孙……

(作者单位: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让书香陪伴成长

杨 甜

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宣传优良家风的短片,真到介绍自己家的家风时,我却一脸茫然,于是求助母亲,母亲思索片刻后缓缓吐出两个字:“读书”。

随着母亲的回忆,有关读书的点滴记忆逐渐连在了一起。

我喜欢阅读,大概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母亲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却极爱阅读。但她从不逼迫我读书,而是用实际行动将我带入文字的世界。她不会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引导我阅读,也不会说“阅读可以增长知识”之类的大道理,我却在母亲营造的良好氛围中爱上了阅读,让书香陪伴成长。

从小父母就引导我读书,到现在,三本已经残破不堪的《睡前故事365》仍放在我家书橱的一角。儿时每晚睡觉前,母亲便捧着书来到我的小床前,一字字、一篇篇地为我朗读。我从一开始的不听不闻甚至厌烦,慢慢变得好奇,直到再后来央求母亲多读一篇。阅读的种子在我的心底种下,渐渐地生根发芽。

待我稍长大些,母亲便根据我的年龄订阅不同的书刊。从《幼儿画报》到《儿童文学》《故事会》,再到中学时期的《读者》《青年文摘》,每一本好像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每当新书买来,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抢来,一头钻进自己的小房间,痴迷般地开始一篇篇阅读。

阅读时的习惯也在悄悄变化着,从画出精彩的句子,到写一些简短批注,偶尔来了兴致,挥笔写下些许心得。现在翻出这些尘封许久、看来十分幼稚的文字,仍不禁感慨万千。我也渐渐明白,文字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

慢慢地,我阅读的方向从小文章转向了“大部头”,“四大名著”自然是首选,一度成为我们全家共读的书目。忘不了,周末的晚上,全家人一起认真地阅读,偶尔有精彩的段落,便读出声;忘不了,明亮的灯光下,沙沙的翻书声,一家人汲取着书中的营养,隐约会嗅到一阵清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书卷气”吧。

现在,工作虽然繁忙,但工作之余,我总会分出一段时间留给阅读。即使是最烦躁的时候,抚摸着书本,我也能感到片刻安心,每当看到优美的诗词歌赋、散文句段都会摘抄在笔记本上,空闲时反复阅读,天长日久,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阅读,让家弥漫着书香,散发着墨香。父母努力为我营造了这样的好家风,我也会让这样的家风世代传承。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赵庄小学)

听党话 跟党走

李 慧

我的外公于1928年出生,从烽火硝烟的年代走来,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目睹了家国兴衰,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儿时,我去外公家最大的乐趣,便是听他老人家讲那个年代的故事,讲红军的伟大,讲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不朽……在这一个个红色故事里,外公把自己的爱党爱国情怀一代代传承下来。

外公家曾多次装修,但正门口墙上的那张绘有十大元帅的壁画从未被替代。“要不是共产党,哪有我们现在的生活……”老人家不善言辞,但提起共产党总会滔滔不绝,感激和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来,外公一直听党话、跟党走。在外公影响下,我们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履行党的义务、遵守党的章程,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所能地为人民服务。

外公没有上过学,但学习的劲头很足。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支持下,上了一段时间的夜校,之后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从我上小学起就记得,每次去外公家,他都会问我哪个字怎么写,像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记下来,然后一遍一遍地练习。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

在外公的认知里,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整个家庭无上光荣的事情。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我们姊妹三人都考上了区里的教师。老人家教导我们:“老师是个良心活,要好好对待孩子们。”外公说不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大道理,但他总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让我们明白生活和教育的真谛。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看望外公,外公让儿子教他写共产党的“党”字,老人家写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力,写完拿到灯光下仔细端详了好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工工整整地贴到了自己的床边。《朱德的扁担》《儿童团团长海娃》《王二小》……外公把我儿子揽在怀里,又慢慢讲起那个年代的红色故事。看着外公和儿子认真的模样,那一刻,我切身地体会到言传身教的含义。

时代在变迁,世事在流转,可外公那些恩泽后人的谆谆教诲和爱党爱国家风永远不会变。

(作者单位:邯郸市永年区第一幼儿园)

写给女儿的信:在人生道路上踏实前行

陈海波

时间有个奇怪的特性:你正在过的,是以秒为单位的,在不变的嘀嗒声中不急不缓;已经过去的,则好像是以年甚至十年为单位,回首时,仿佛弹指之间。

恍惚中,昨日你还是咿呀学语的小娃娃。转眼间,你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每次和你微信聊天,听你一声声地叫着“老爸”,我也总是习惯性地叫你“宝宝”,把你当成那个当年的娃;可当你发回在校园里和旅行途中的照片时,当你一本正经地向我说起理想和规划,认真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又突然间意识到,你早已长大。

认真地说,我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每当别人问我:你的女儿那么好,是怎么教育的?我总是感到脸红。

亲爱的女儿,你很优秀,但我得承认并不是我教育的成果。因为工作忙,陪你的时间少,我总有一种亏欠的心理。记得有次开玩笑,我问你:老爸怎么这么胖?你笑眯眯地说了四个字:“食言而肥。”我的脸一下就红了。是的,答应过你好多事——陪你去登山、陪你练书法、陪你去旅行,可食言的时候却是多数。

爷爷曾和你分享一个秘密:20世纪70年代初,他从部队复员回家时,拿着700元的复员费。下了火车却为是饿着肚子买票坐公共汽车回家,还是吃点东西然后走着回家而纠结。因为他所有的钱都留给了自己的父亲。

于是,你懂得了孝心和责任。你的压岁钱一直由自己保管,但每当家里用钱的时候,你总是说:我这儿也有,取出来用吧!

因为疾病的原因,爷爷行动不便,爱生气,经常把奶奶气得偷着哭。可是一转身,奶奶又去给爷爷做饭、陪着他说话、推着他出去散步。奶奶说:“爷爷是因为身体不好才这样,要换位思考,多体谅。”

于是,你学会了理解和善良。从三岁起,你就知道迈着晃晃悠悠的步子去牵爷爷的手。当别人的行为妨碍了你,你也总是替他人着想。

姥爷退休前是单位的工程师,喜欢鼓捣电子设备,家里新买了电脑,他转身就买了一本参考书,从原理到电路,硬生生自学成了半个专家。

于是,你知道了认真与坚持。作业不写完,再想看的电视节目也不看,面临中考也没放弃学习古筝,最后,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和考级证书同时到了你手上。

亲爱的女儿,我说了这些,只是想告诉你:你,是我的骄傲!懂得孝心与责任,学会理解和善良,知道认真与坚持,你一定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踏实前行!

(作者系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崔鸿雁

公公杨泽林1933年出生在定兴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读过私塾、做过脚夫、当过会计,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地质勘探局做测绘工程师,70年代返乡开办手工粉条作坊,改革开放后创办张家庄毛毡厂、益民医院,已逾七十高龄时,依然在尝试箱包生产。

可以说,公公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但直到2018年去世,都从没对家人谈过他吃的苦,也不曾对子女夸耀过他的成绩和荣誉,为家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公公从不刻意管理下属,却对自己的孩子们严肃无比、毫不留情,从不利用任何关系帮助子女就业,更不给孩子们提供任何金钱上的帮助。在婆婆和四个姐姐眼里,公公从来没有“家人”的概念,总在想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办毛毡厂的十几年里,他给工人的待遇福利总是很丰厚,逢年过节分发的猪肉、牛肉让整个村子的人都看着眼红。因此,厂里无论技术精湛的老师傅,还是打零工的家庭妇女,人人引以为豪,个个争先恐后抢活儿干。

公公有着舍己为公的胸怀,县乡村每次遇到大事,他都毫不犹豫地提供资金、出谋划策,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乡卫生院荒废无人,院址被拍卖。公公为了解决当地医疗卫生条件极度落后的问题,大力投资兴办益民医院,购置高端仪器设备、培养技术人才……五年内使这家民营医院迅速成为极负盛名的医疗机构。在抗击非典关键时刻,益民医院不计代价,毅然承担起抗击疫情的责任,为取得抗击非典疫情胜利作出了贡献。

他是一个正直自强的老人,返乡创业后为村里盖教室、买桌椅,解决孩子们的冬季取暖问题,办益民医院时从来不讨要贫困患者的欠账……

正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作风,让我们这个大家族团结和睦、孝亲敬长、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正是这普通却宝贵、平凡而伟大的家风教化,让自强自立、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代代传承。

(作者单位:定兴县张家庄乡教育中心校)

责任编辑:闫漪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