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卫河东流谱新篇

2022-10-21 06:34: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龚正龙、史晓多、张晓华

【记者手记】

“高巍巍然,谓之象巍。”魏者,高也,大也,古代卜辞寓意吉祥、兴旺。魏县境内,长约15.9公里的卫河横贯境域南端,由西部北善村南入,于东部南辛庄村出。无论古今,卫河始终是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聊天时绕不开的传奇。

行走大运河配图1-卫河魏县段_副本.jpg

卫河魏县段。田瑞夫摄

一水之隔,脚下是河北,对岸是河南。一个晴空万里的清晨,我们来到魏县。站在卫河畔放眼望去,河水自西南而来,缓缓向东流去。

“这是一条极重要的河流。”曾参与编纂《中国大运河与邯郸》的邯郸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郭培伦聊起卫河时,言语中充满感情。“这条河不单是河南河北两省的界河,中国大运河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也和这条河息息相关。”

魏县境内,河流沟渠甚多,自古皆然。而卫河,无疑影响深远。

卫河曾为黄河故道,因春秋时期属卫地而得名。战国以前,古阳堤还未筑成,因而丹、淇二水之间所有发源于太行山前的泉溪、河流和山前平原地面水,都直接泄入黄河。古阳堤筑成后,阻断注入黄河的通道,使水集于吴泽陂(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境内),沿堤东流而逐渐成河,汇于新乡的合河,后又至卫辉小河口村与淇水汇合于宿胥口(今河南省浚县堤壕村),从而流入黄河。这便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卫河上中游。河水清澈,与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故谓清水或清水河。

今魏县地域,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魏县”之名正式走上历史舞台,是在大一统的西汉。《魏县志》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魏县,治所在于村(今大名县城北魏庄一带)。

水运映照国运。回眸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发展进程,不仅大都肇兴于大河流域,而且特别在冷兵器时代,是否善于治水用水,考验着人类智慧,见证着民族底蕴。而卫河的起伏,尤与黄河之变迁密切相关。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渡黄河攻下黎阳(今河南省浚县附近),北征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袁尚。建安九年(204年),兴建“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白沟水运工程。其中,主要工程就是在淇水入黄河的地方,用大枋木筑成堰,阻止其流入黄河,并自淇水口开渠引淇水向东北流,与宛水会合而入白沟……

这些措施使淇水脱离黄河,又使白沟从淇水获得较丰水量,以利通航兴业。从地图来看,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四百年后,隋炀帝在黄河以北再开运河。《隋书》载,608年春,“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在曹魏白沟基础上,“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这,就是永济渠。

“这些大小河流多有变迁改道,名称也多变,研究难度非常大。不过,大体仍如《畿辅安澜志》所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郭培伦告诉记者,这条卫河,如今在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流。自合流点往东,于上世纪40年代始得名“卫运河”。

运河通,市肆兴。永济渠,犹如水上“高速公路”,沟通了物资交流,实现了南北融合。得水运之利,魏县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北方重镇。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载,永济渠建成后,渠宽十七丈(约51米)、深二丈四尺(约7米),可通大型龙舟。当时永济渠上行驶的粮漕船、商船、水师船多达3万艘,呈现出舟楫竞航的景象,给后人留下无尽遐想。

“这几年,通过专业考古手段进一步实地探测,基本能肯定,文献对永济渠通航能力的记载是属实的。”为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8年至2019年,受相关部门委托,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隋唐永济渠调查勘探队,就永济渠流向、广深进行全面勘探。曾参与此项工作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李鹏为介绍,尽管永济渠多次改道,但初步勘探结果依旧表明——永济渠渠面宽窄不等,最窄处60米左右,最宽处达四五百米,渠身大部分流段宽度在100米至200米。其中魏县、大名境内渠面较窄,馆陶境内渠面较宽,渠深6米至10米,表明永济渠并非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而是充分利用了当时既有河道来进行作业。在这样的航运条件下,如选择大型楼船往返,可能在某些航段需设置纤夫。而对于一般性的大规模船舶交通和运输来说,永济渠渠深水足,足以承载。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而今,自河畔眺望开去,千里沃野,长河在目,古迹胜景和灿烂文化共汇于这片沃土,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历史兴替。而今人汲取古人智慧,更加重视水利建设,大好山河也正在浓墨重彩地绽放新颜。

我们立脚的卫河畔,身后60米开外,是留固扬水站。

扬水站北侧立碑一块,是邯郸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6月12日立,石碑左上方刻着“大运河”三个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扬水站建于上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流淌的卫河水通过咱们这个扬水站引入留固干渠,为沿线农业生产提供灌溉,使魏县近30万亩农田获益。”魏县军留灌区管理站副站长刘发军说。

历史经验告诉世人,任何水利设施和工程,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很多时候,不仅需要类似“岁修”这样的常态化机制,更要根据时代需求,在全盘考量中做新的工程规划和部署,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怀着这样的感触,我们沿卫河畔小路继续行走,在魏县第六店村村西,见到了引黄入冀补淀穿卫倒虹吸工程。

“新建倒虹吸总长934.4米,两孔并联,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最大输水流量61.4立方米每秒……”同行的魏县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宽阔的卫河横亘在两省之间,黄河水要想顺利入冀,首先要解决河道交叉问题。最终,把闸口扩建为两个,并修建地下涵洞、倒虹吸,让黄河水从卫河河床下穿行。

卫河在上,黄河在下。这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创举。历史上,黄河不断泛滥改道,多次侵袭卫河,改变永济渠走向,迫使魏县、大名等城池治所迁移。而历经沧桑,在新的地理格局上,经由现代工程技术和智慧,黄河水终于成为默默润泽大地的清泉。

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引黄闸出发,黄河水在濮阳市清丰县苏堤村,由穿卫枢纽穿过卫河,进入河北省魏县境内,然后经过东风渠、支漳河、老漳河、滏东排河、小白河等,最终入白洋淀。其中,魏县境内干渠全长43.6公里。犹如古代永济渠般,该工程一路向北,为沿线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向白洋淀实施生态补水,为雄安新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保障。

卫河流淌,梨枝遒劲。运河畔,草叶间,又一块石碑映入眼帘,“大运河”、“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引黄入冀补淀穿卫倒虹吸工程”等内容清晰可见。这一刻,古与今、人和自然通过运河水交织贯通,跨越千年,谱写着时代新曲与国泰民安。(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史晓多)

责任编辑:张云
下一篇:图说幸福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