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的二十大——千里燕赵织锦绣·见证|幸福记忆——河北人眼里的时代脉动
喜迎党的二十大——千里燕赵织锦绣·见证|幸福记忆——河北人眼里的时代脉动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日报10月14日T6版
【阅读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河北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
非凡历程,人物见证。
他们中,有扎根麦田近半个世纪,一心为中国人能端牢自己饭碗培育良种的小麦科学家。
有奋战在扶贫一线,视乡亲为亲人,视脱贫为己任的扶贫干部;
有疫情肆虐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医务工作者;
有投身科研,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科技工作者;
……
一起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时代变迁。
郭进考: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金秋十月,玉米进入收获季节,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辛集市马兰农场老专家工作站站长郭进考也跟着忙碌起来。
收割完玉米,小麦即将进入播种期。郭进考一边忙着为试验田小麦播种做准备,包括确定播种量、播种时间、预防病虫草害等,另一边,为省里组织的农技人员培训班授课,讲解今年小麦种植的注意事项。
自1973年农校毕业走出校园开始,郭进考怀揣成为育种专家的梦想,扎根辛集市马兰农场,致力于小麦育种和推广工作,一干就是近50年。
近50年来,郭进考带领团队创新育种方法,培育出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近30个,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冀麦38、石4185、马兰1号都创下当时河北亩产最高纪录。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
如今,郭进考已年逾七旬,仍然坚持每天下地,“小麦就像家人一样,只有走进麦田,心里才踏实。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郭进考说。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的愿望是每寸土地出产更多的粮食,每滴水生产更多的粮食,让华北平原成为农业大粮仓。下一步,我们还要培育绿色高效优质新品种,让老百姓吃上安全营养的食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郭进考说。
袁雅冬: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件白色医师服、一副银色听诊器,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说话快言快语;查病房、出门诊、讲课、带学生……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是医生,也是教师。
今年,她又多了一个身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她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河北组建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身为党员的袁雅冬第一个报名参加。在武汉,袁雅冬带领150人的医疗队负责武汉市第七医院的4个病区,包括重症监护室和检验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困难程度超出想象,袁雅冬没有退缩,她和同事们分秒必争,加大收治力度,不断提高治愈率,在武汉市率先实现了床等人,扭转了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局面。
“我是医生,又是党员,危急面前,哪怕只要一个人,也得我先上。面对疫情和危险,必定是毫不犹豫地奋战在第一线,科学施治,用心、用情、用力救治每一个患者的生命,这是我的责任。”时隔两年多,回忆起在武汉的岁月,袁雅冬仍有很多感慨。
2003年非典疫情、2009年“H1N1甲流”……面对一次次生死考验,袁雅冬总是冲锋在前。她先后荣获了“白求恩式好医生”“中国好医生”“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而作为一名医务战线的工作者,要立足本职工作,为人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袁雅冬说。
巩立姣:继续征战赛场,为国争光
田径运动员巩立姣今年有了新身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谈到自己党的二十大代表身份,巩立姣表示,“首先感到光荣,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对运动员来说,为国征战是最光荣的事情,而党员的身份,为这份光荣增添了厚重的责任感。成为党代表,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舞,让我倍加努力。”
巩立姣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中国女子铅球的领军人物。1989年出生的她先后参加了四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银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第四名。在东京奥运会赛场,巩立姣获得女子铅球项目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会田赛金牌的运动员。
从11岁开始练习铅球,巩立姣在田径场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东京奥运会的金牌不但圆了她为之奋斗了多年的奥运金牌梦,而且成就了她在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等大赛女子铅球冠军的“大满贯”。
回想自己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巩立姣记忆犹新。“奥运会决赛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当五星红旗升起、国歌奏起时,感觉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不但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也再次证明中国(女子)铅球项目在世界的领先位置。”
在今年夏天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巩立姣获得银牌,无缘三连冠。作为调整之年,巩立姣目前不在巅峰竞技状态,但对于两年后巴黎奥运会上的卫冕战,她直言志在必得。
“从今年冬训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体能和状态,继续征战赛场,为国争光。”巩立姣说。
郭素萍: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进入10月以来,郭素萍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最近一直待在果园,苹果马上就要熟了,在为采收做一些准备工作。去袋、铺反光膜、勘察土壤情况,再跟果农说一说采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农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要让他们有个好收成。”郭素萍说。
不到一周时间,以郭素萍为核心成员的“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已经辗转唐山、邯郸、邢台三地,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郭素萍,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李保国教授的妻子。李保国去世后,以郭素萍为带头人的“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传承“李保国精神”,在“李保国太行山区精准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该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近年来,郭素萍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还参与打造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两大全国驰名商标品牌,全方位推进了河北省苹果、核桃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河北省山区面貌的转变。郭素萍荣获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我还像以前那样,每年有300天在基层。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跟农民待在一起,才能知道农民的急难愁盼是什么。你把农民当亲人,农民才能把你当亲人。”郭素萍说。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幕拉开,郭素萍对未来充满期待,“在政策支持下,科技工作者努力,农民辛苦劳作,齐心协力把农业做大做强,让农民越来越富裕,农村越来越美丽。”
陈彦娴:将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
退休后,陈彦娴居住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自建的小区里,在宽敞的房间内读书看报,养花养草。陈彦娴说,自己从未想过晚年会过得如此安逸。
78岁的陈彦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1964年夏天,听闻塞罕坝机械林场刚成立不久,造林需要人手,正在承德二中读高三的陈彦娴和同宿舍姐妹们坐不住了,“响应国家号召,种树去!”六个姑娘喜滋滋地卷起了铺盖,坐上大卡车奔赴塞罕坝。这就是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六女上坝”故事。
时至今日,陈彦娴依然清晰地记得初到塞罕坝时的情景。“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沟塘子里的水,住地窨子、窝棚、泥草房。冬天气温零下40多度,晚上穿着衣服睡觉,身下毡子都会冻在炕上,想卷起来还得用铁锹慢慢铲开。”
“面对恶劣环境,我们不气馁、不服输。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种树,一心一意地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陈彦娴说。
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塞罕坝,如今已建成百万亩林场。陈彦娴说,塞罕坝人用青春甚至生命,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作为塞罕坝“林一代”代表,陈彦娴出席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颁奖仪式,参加过塞罕坝先进事迹报告会。2017年,陈彦娴代表林场职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我们要将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把自己全部的力量付出给脚下的这片土地。”陈彦娴说。
杨绍普: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科学力量
“动车组轻量化设计后,会带来新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目前在做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力争找到让动车组安全和稳定运行的科学方法。”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杨绍普公务繁忙之余,仍在进行科研工作。
杨绍普,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燕赵学者”、高端人才。作为我国车辆动力学与机械系统故障领域的专家,他解决了提速机车悬挂系统振动难题,3次助力中国铁路大提速;提出基于车路相互作用的道路动态设计方法,提高了道路动态设计水平,保证了道路寿命和安全性;开发出机械故障快速识别及诊断技术,为大型机械在高铁、地铁施工中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因对交通工程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2019年,杨绍普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此外,在该领域,杨绍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一等奖多项。
“科研工作,担负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责任,担负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作为科研工作者,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杨绍普说。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需要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我将一如既往,带好团队,培养更多科技骨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攻关,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科学力量。”杨绍普表示。
王新东:努力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近,河钢集团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王新东正忙着带领技术团队,开展氢气的制、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氢能技术研发工作,目的是推进“碳冶金”向“氢冶金”转变。
“钢铁工业流程复杂,很多传统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绿色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必须用新方法、新思路推动钢铁产业转型。”王新东说。
作为河钢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新东一直坚守在钢铁制造一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近年来,王新东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项,主持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360余项,主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7项。
由于在钢铁流程绿色关键工艺、钢铁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突出贡献,2020年,王新东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过去十年,王新东见证了河北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型。推行“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河北钢铁工业不断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兼并重组稳步推进、海外合作加速布局、产品技术创新突破、绿色低碳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不断升级。
“未来,我们将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目标,全面实施技术升级,着力在工艺、能源、材料领域实施技术创新变革,努力推动河北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王新东说。
朱月龙:为青年学子树立正确人生导向
从教师岗位退休多年,朱月龙对思政课的情怀难以割舍。70岁的他仍在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关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进展。
“这两年,我经常到机关、学校做一些关于中共党史、红色传承、师德师风以及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讲座。有时为准备一场宣讲,需要反复查看相关书籍、资料以及观看视频、展览等。”朱月龙觉得,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尽心竭力,这样才无愧于一名思政课教师的称号。
朱月龙,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从教40多年,先后教过“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多门课程,他的课堂堂精彩、节节精品,每学期学生给他的教学评分都在95分以上。
多年坚守思政课堂,倾心锻造思政“金课”,朱月龙为一代代青年指引人生方向。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9年3月18日,朱月龙作为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教育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必须做到在政治立场上使人明确坚定,在思想认识上使人步步提升。”朱月龙说。
“塑造崇高的政治灵魂,思政课的作用不可低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要让我们的青年学生真正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导向。”朱月龙说。
孙国亮:驻村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村合作社大棚蔬菜销售已到后期,我们在积极联系采购商,确保蔬菜卖个好价钱。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150多个微信‘帮扶群’,并联系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采取线上团购下单、线下送货上门方式,助力蔬菜销售。”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阳原县四十亩滩村第一书记孙国亮说。
自2016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孙国亮带领工作队,团结村“两委”干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全村种植大棚102个,种植品种主打西红柿。今年以来,四十亩滩村的西红柿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
四十亩滩村原来是个贫困村。2016年初,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后,工作队队长孙国亮带领工作队真帮真扶,努力为乡亲们刨去穷根。通过发展蔬菜种植、柴鸡养殖和光伏发电等,从2016年到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600元提高到超万元。2018年,四十亩滩村实现脱贫出列。2021年,孙国亮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驻村7年来的经历对我来说终身难忘,父老乡亲那份深情厚谊,这片热土带给我的成长进步,已渗入我的骨子里。”孙国亮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为扶贫干部的一员,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如今,孙国亮仍然奋战乡村一线,为四十亩滩村的发展谋划,“接下来我们要与合作社好好总结经验,提前规划明年的种植结构和规模,争取有更大的收益。”
赵利东:发展后奥运经济,让冰雪资源“活”起来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曾任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办副主任的赵利东有了新工作,履职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辖区,覆盖密苑云顶乐园、太舞滑雪小镇、崇礼奥林匹克公园等业主单位,我们管委会要做的,一是开发利用好冬奥遗产,让其成为崇礼的一张名片。二是服务好辖区的业主单位,吸引更多游客来崇礼,在后奥运时代,助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赵利东说。
赵利东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崇礼人。从2013年参与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到冬奥会成功举办,再到如今服务后冬奥时代崇礼的开发建设,他是全程亲历者。
冬奥会筹办期间,作为一线干部,赵利东深入项目现场实地巡查360多次,为了精确标出场馆等基础信息,他和同事们走遍了张家口赛区核心区的每一个角落,参与完成的《张家口赛区人工造雪用水分析报告》等10多份报告,成为申办和筹办冬奥会的重要支撑资料。
与此同时,赵利东还担任着张家口赛区规划临时展厅讲解工作,负责将张家口赛区历史文化、地域风光和筹办成果传播给每一位观者耳中。2018年,赵利东被推荐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宣讲员。2021年,赵利东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崇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北方小城,到如今要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冬奥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发展后奥运经济,让崇礼的冰雪资源‘活’起来,让崇礼本地发展受益,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尽情享受这里的冰雪。”赵利东说。(文/河北日报记者魏雨)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