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知与行|以创新体系的优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2022-09-09 07:05:4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完善、产品量产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

技术创新从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和技术推广,每个环节都有赖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推动,要不断优化创新资源整合方式,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科技人员和相关方积极性越高,成果越多,正向激励的作用越突出。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继起机制作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集约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多次强调“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社会发展也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河北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各类转化平台的作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搭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平台,围绕企业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主体协作、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过程优化等方面加强探索,坚持以技术创新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转化成效,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发力,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完善、产品量产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力的增强,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体系构成、成果占用方式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竞争模式,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早已不是个人和单一主体单打独斗的原有模式,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更多地依赖团队探索,成功的技术创新成果多来源于集体协同攻关,重大产业技术的成熟更是离不开行业协同努力。如我国“两弹一星”开发带来核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太空探测技术进步引领航天产业的腾飞等,诸多战略科技的研发都充分发挥了举国体制下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优势。在这种创新模式持续演进、创新取向愈益清晰的宏观格局下,产学研用各方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强化协作精神,摒弃本位意识和“一亩三分地”思维,全力推进协同创新。在具体实施中,要按单位性质和职责分工夯实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项目共研、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产品共同完善,协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系统举措和体系的力量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占据技术链和产业链的高端。

优化科技创新的体系模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以共享协同为基本导向,重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的相互关系。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在平台建设和研发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攻关取向的选择上充分考虑行业的主导技术及企业的现实需求,在成果转化推广方面承担起主体责任。高校、科研院所应高度关注行业、产业和企业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持续深化学科和团队建设,夯实学术基础,注重技术积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形成独特优势。政府相关部门作为科技管理的主导方,应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作用,使科学和技术的演化机制与经济活动的市场机制实现同频共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在这方面,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聚高技术企业的经验、华为积累资本和技术的做法,对河北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及科研单位、市场主体都有启示意义。

以市场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提升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创新从立项、研究、中试到产品量产和技术推广,每个环节都有赖于不同创新主体的有效推动。技术是科学的价值化。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之一是成果在市场上的价值实现。当前,应以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切实解决设备闲置、仪器部门垄断、人员单位所有、创新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对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要提高待遇、提供条件,使宝贵的人力资源与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匹配结合,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围绕创新人才集聚共享。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企业为主组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综合体、创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结成技术创新联盟等,全力推进产学研用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为各方资源的有机结合创造机会,催生成果。产学研用各方要以项目、技术、市场等为连接,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良性互动。以系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出各方需要的高水平成果,以持续创新打造众多高质量产品。进而以技术链的延展助推产业链的扩张,把各方的单一优势转化为创新综合体的系统优势,将局部的潜能汇聚成体系的力量,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市场机制整合创新资源,要在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寻找创新主体合适的结合方式和发挥作用的节点与模式。对于河北来说,当前应大力强化中试环节,这既有利于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成果转化质量。中试基地作为承接实验室成果的重要场所,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延续与扩大,是新产品研发的必由之路。在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中,企业在中试环节可以起到核心作用。产品中试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相关技术哪一部分需要完善企业最清楚,对尽快解决存在问题的需求企业最迫切,改进的方向如何选择企业有切实的感受,哪类技术受市场欢迎企业了解最多,且中试与下一个环节产品量产紧密相连,企业的主体地位无可替代。省内各级技术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不论依托何种单位,都应强化中试方面的功能,着力解决待熟化技术的工程放大问题。产学研用各方都应通过中试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生产工艺和工程设计,提高产品试制和量产能力,实现从设计构思到成熟技术再到商品的转化。从创新实践看,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全力推进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创新,优化创新资源整合方式,不仅提高了成果转化率,而且在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基本做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明显提高了研发效率。

优化科技活动的组织方式,以技术研发继起机制强化创新动力

随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不同主体在各自环节上的探索不断深化,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会发现更多的问题。由之激发出多向度的研究,提出多种不同的设想和问题解决方案。随后会渐渐地衍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产生一系列有价值的新成果。伴随着成果的不断涌现、团队成员对科学和科学研究内在价值认识程度的加深及源于创新综合体内动力机制的驱使,团队成员和创新综合体会自觉进入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状态。科技人员和相关方积极性越高,成果越多,正向激励的作用越突出。技术创新的这种继起机制一旦形成且功能发挥越充分,系列技术的持续开发逐步会使创新综合体掌握本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而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簇系,由之打造具有一定技术关联度的产业集群,获得系统的竞争能力。这种通过拓展现有技术链推动产品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延伸的成长模式,不仅可使企业和产业做强,而且能有力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包括科研奖励、职称晋升等诸多激励性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多是科技活动外在的举措,对于如何使科技人员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认识、体验、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使科技人员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乃至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内部获取激励方面,有效的措施还不多。这是需要着力加强的地方。从科技人员的现实活动及效果来看,只要是认识且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价值,对科学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对其动机的强化远大于外在的激励。内在激励是伴随研究进程本身、持久且时时存在的。科技创新和其他工作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机理,对于一般的科技人员和团队来说,只要在科研中体验到了科学精神的精髓并埋头苦干,久而久之就会取得成果。从当下的科技界现状来看,这些年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创新体系优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进一步创新科技管理方式方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让更多科技人员心无旁骛搞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王岳森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