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老总读报(401)丨“大咖”有话说

2022-09-05 06:01: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李恕佳

日前,河北日报客户端上线了一个原创文化短视频访谈栏目——《咖说》。

画出“三个和尚”的“90后”画家韩羽、被称为“小兵张嘎之父”的作家徐光耀、自称“一个劳动者”的画家铁扬、“把身心紧紧贴在裸露的大地上”的编剧孙德民、“为河北民间文化修史”的郑一民、“写农民、为农民而写”的作家关仁山、“笔墨当随时代”的画家祁海峰……就像这个栏目的名字,《咖说》每一期的主角,都是河北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咖。

三分钟视频不长,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他们的创作历程、品格追求、艺术成就;七期视频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河北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的努力与执著。

看完几期节目,我想探讨的两个问题是:这些大咖何以成为大咖?河北怎样才能孕育出更多的文化大咖?这两个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问题:文艺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

徐光耀说,写作者不应该只顾惜个人内心,还需要关注时代和国家的命运,反映“大生活”。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深刻影响着他的生活、思想和行动,成为他永难磨灭的“情结”。

韩羽说,任何一个作品,没经过读者鉴定以前,只能算是半成品,只有读者欣赏过并且和作者互动后的结果,才能算是成品。《三个和尚》上映42年来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也正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结晶。

铁扬说,任何艺术家都是劳动者,留给历史的不仅有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还应该有劳动轨迹。扎根太行山、拒马河,扎进北方的炕头、红柜、玉米地,铁扬用一名画家的劳动,去书写劳动、讴歌劳动。

《咖说》栏目对河北文化大咖创作历程的探寻,也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从《白洋淀纪事》《红旗谱》《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系列,到《哦,香雪》、贾大山的“梦庄系列”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心理的细腻描摹;从“三驾马车”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到《守岛人》《李保国》《最美的青春》《塞罕长歌》等新时代影视戏剧作品,河北文艺工作者始终扎根脚下的土地,从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打捞创作素材,为当代中国文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徐光耀说过一句话:“嘎子是我生活的储存。”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我们期待,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沿着前辈的道路,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策   划:周荣丽

编   导:张晶

文案助理:蔡晓辉、李晓宁

摄   像:耿辉

剪   辑:王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