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专访河北省民族歌剧《雁翎队》主创编剧王晓岭
聚焦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专访河北省民族歌剧《雁翎队》主创编剧王晓岭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专访我省民族歌剧《雁翎队》主创编剧王晓岭:
“重回”淀泊筑精神
王晓岭。 河北省艺术中心供图
“这是水乡最美的季节,也是我最深的牵挂……”
8月23日晚,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院内,批阅删改整整19稿的民族歌剧《雁翎队》激情上演。大幕开启,八路军战士张淀生,轻轻划动鹰排子船,向离别多年的淀心庄而来。肩负党的使命、回乡组建水上游击队的张淀生,激动地唱出心声。舞台下,该剧的词作者、国家一级编剧王晓岭轻轻点头,思绪仿佛重回芦苇荡中。
“构建一部舞台作品,就好比创作一首诗歌。开篇第一句话、第一个场景,往往就悄然蕴含着最基本主旨和艺术追求。”王晓岭说,民族歌剧《雁翎队》时长近2小时,以四个章节来呈现有“淀上神兵”之称的白洋淀抗日武装队伍“雁翎队”的革命故事,但不同于以往革命题材的宏大叙事,而是从赤子情怀、百姓视角来切入,其主题提炼和创作追求均可凝结为两个字——“重回”,也就是创造性地“回归”。
故事层面,张淀生“重回”白洋淀时,已成长为八路军战士。“重回”,意味着与先前的对照。剧作对此予以适当留白,并在后续篇章中以老百姓正在遭遇的剥削来点出此前白洋淀日常生活之艰。质朴的百姓,心中早就埋下抗争种子,张淀生肩负使命的“重回”如春风化雨,让斗争的种子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创作离不开泥土。主题的提炼,是在不断深入采访了解开掘中,一步步鲜活起来的。”王晓岭说,自己的老家在河北,离白洋淀不远,对雁翎队的喜爱自童年时就深埋心底。“淀上神兵”雁翎队的传奇,在民间口口相传,在经典文学作品多次呈现。如当年描写雁翎队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和电影《小兵张嘎》等文艺作品,如同宝藏,为创作带来深厚的素材和莫大的动力。
因此,“重回”是要“在回归中出新”。王晓岭敞开心扉,直言所谓“重回”,不单是要求创作者“重回”传奇,“重回”此前同题材文艺经典,“重回”经典的红色歌剧形态,更从中创造性地汲取鲜活养分、创作技巧、艺术灵感。
“不能不提到孙犁先生和荷花淀派。”王晓岭深情地说,如水的月色、薄薄的苇席、女人、丈夫、战士、孩子、老船工……这种迥然有别于宏大叙事的方式,透着明媚如画、清新柔美的特色,秉承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书画艺术一贯的白描、素雅、含蓄而寓意隽永的特征,用最富于民族艺术底色的审美和形态去原生态呈现。
白洋淀,是家,是乡土,是情感。张淀生奋勇向前的背后,屹立着老母亲、英莲等柔弱中蕴含大爱大勇的女性。因此,尽管舞台上弥漫着战斗的硝烟,但创排中把更多笔墨用在呈现乡亲们的真正“觉醒”和“抗争”中。剧中,女主人公英莲的成长就非常典型,从一个受压迫欺凌的水乡女儿,成长为英勇无畏的雁翎队员,最终为抗日献出生命,谱写下一曲淀泊女性的英勇赞歌。
大雁、野鸭、鱼儿、芦苇、荷花……王晓岭告诉记者,创排民族歌剧《雁翎队》,其实是想在汲取西洋歌剧本身连贯性、整体性特征的同时,对殿堂化歌剧进行本土化转化,充分突出故事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4大战斗场面、15场布景、43个表演唱段……创作团队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的比兴手法,以及河北戏曲的歌谣体、板腔体,更是对具有河北特色的民歌、民谣、说唱等进行详细研究和梳理,“好听、好看、喜欢——这就是鲜活的白洋淀。观众有这感觉,为之神往,那就对了!”王晓岭说。
而今,在当年雁翎队战斗过的地方,一座生机勃勃的“未来之城”,雄姿初显。“重回”红色经典,其实寄托着对今人的深深期许。为了冲击文华大奖,创作团队更是对一些场景进行合并删减,故事更为洗练,且全部采用河北本土演员,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王晓岭说,希望这部歌剧能经得起考验,真正成为精品力作,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重回”白洋淀,唱响新时代的白洋淀赞歌。(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