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邢台:百泉之城说百泉
钩沉|邢台:百泉之城说百泉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邢台历史上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被誉为“百泉之城”。
2021年7月,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断流的百泉泉系,重新复涌,并持续喷涌至今。
百泉复涌让“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的历史记忆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百泉之城”邢台究竟曾有哪些泉系和著名的泉眼?它们因何而来,又曾形成怎样的盛景呢?
航拍七里河。李成行摄
环邢皆泉 景色优美
邢台人称“百泉之城”,也曾被誉为“北方泉城”。历史上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
追溯古籍,相传为邢侯夫人所做的诗经《邶风·泉水》留下了先秦时期关于邢台泉水的记忆:“毖彼泉水,亦流于淇。”而“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等记载则生动再现了邢台百泉泉域众泉喷珠吐玉的历史胜景。
据水文资料记载,百泉泉域包含百泉和达活泉两大泉系,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包括邢台市、内丘县、沙河市及邯郸市的部分地区。
达活泉为邢台百泉之首。达活泉泉系主要有达活泉、白沙泉、紫金泉、野狐泉和莲花泉。
位于今天邢台市信都区的达活泉公园,占地800多亩。园中曲径通幽,碧波荡漾,一年四季游人如织。这座省十佳公园,是达活泉的所在地,也得名于达活泉。
邢台文史专家刘顺超介绍,据碑刻记载,早在公元330年,后赵石勒于邢台定都时,已有达活泉。泉水曾一度干涸,经西域高僧佛图澄“龙岗咒水”后又复出,泉北建有龙神祠。
宋代及至民国初年,历有官家或私人在泉边筑亭植柳,修建花园。北宋咸平年间(公元998年-1003年),邢州刺史柳开曾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饰,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泉水骥伏,时隔六年泉水复出。历史上,达活泉曾经多次干涸,后又复涌,又名“再来泉”。
明清时期,达活龙湫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李京增补的明代万历本《顺德府志》中记载:“邢西山水,百脉千流,散而成河,离城三十里伏而不见,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涌出水一潭,深不可测,蛟龙潜焉,曰达活泉。潭面仅一、二亩,岁大旱不涸,流入城壕卫城,亦可分流灌两三村田。”
达活泉系中的野狐泉也十分著名,文献记载内容丰富。野狐泉因位于信都区营头村西营头冈东,也被人称为营头泉。早在3000多年前,邢侯就在野狐泉所在的营头冈东北1000米的鹿城冈筑城。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到野狐泉考察,他出城沿护城河水源走近达活泉,又顺蓼水北支流上溯到野狐泉,登临营头冈,并在《水经注》中留下了“蓼水出襄国石井冈,上有井,大如车轮”的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的《邢台县志》则留下这样的记载:“三里会莲花池水,又南五里至鸳水亭会达活、白沙、紫金诸泉水,过编冰桥二里南与沙底河合为响水河。”
野狐泉与达活泉都是蓼水的源头,滋润了邢台城北的主要湿地。
百泉泉系位于市区东南百泉村周围,主要有百泉、狗头泉、黑龙潭、葫芦套、七里河泉、华庄泉、珍珠泉、银沙泉、和尚泉、石羊泉、小儿泉等。提起邢台的“百泉”,有多层涵义,既是邢台众多泉水的总称,指百泉泉域,也是泉域中具体的泉水名称,即邢台东南百泉村周围的泉眼。
而李京记载的顺德府十二景中的“百泉鸳水”,即指百泉村周围的泉眼。邢台古称“鸳水之滨”就得名于此。
百泉泉坑位于百泉村东侧。《顺德府志》记载:“《山海经》云,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碱卤地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赋。”
百泉泉系中,还有著名的珍珠泉、黑龙潭、银沙泉。
珍珠泉,县志介绍:“珍珠泉,百泉东南一里,水沸如珠,三泉相连,平地仰出,东疏为渠灌。”3个泉坑中,珍珠泉最负盛名,水势汹涌,沸腾似明亮的珍珠。成串上涌的散碎的小气泡,在出离水面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黑龙潭由四个潭组成,俗传泉深莫测,泉水皎洁如玉。据清光绪《邢台县志》记载:“黑龙潭,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深不可测,世传有龙潜焉,祷雨有应,东疏为渠,下注七里河。”与珍珠泉的散碎气泡不同,黑龙潭气泡硕大,单个上涌,声音低沉浑厚。人们远远就能听到气泡的声音,谓之龙王呼吸。1975年开发百泉的时候,黑龙潭被拓展,改造成了人工湖。
银沙泉是邢台15个泉群之一,泉眼喷出白色细沙,因沙粒较细,村民常用来打磨银器,故名银沙泉。
狗头泉周边水域曾达到10平方公里,因此又称“水海”。明朝隆庆年间,邢台县知县耿鸣世兴修水利,向东向北修筑两条水渠,灌溉下游农田42顷。
十二景中另外一处胜景“柳溪春涨”也与泉水有着不解之缘。柳溪是邢台老城北部达活泉、紫金泉、白沙泉东流汇集于豫让桥附近形成的一处河流、湿地。牛尾河、响水河、沙底河(今小黄河)自此发源,淙淙东流,芦苇遍地、一望无际。
李京这样描述“柳溪春涨”的迷人美景:“郡城高坚,池复深阔,女墙分列,箭楼威武。四门门四重,左出右入,他郡无也,池种莲,东北最多。开时如散妙莲花,如众香国,池如香水海。北门外旧时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间修后,改曰柳溪亭。”
“四围杨柳绕城堤,池内荷花齐开放。”风景秀丽、富含文化底蕴的柳溪亭是当时送别友人的胜地。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称的范成大,就曾在柳溪亭做客,并留下诗文《柳公亭》:“主人敬客有余情,催唤绳床坐柳亭。”映证了当时柳溪亭送别的风尚。
地质条件 得天独厚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邢台,西部有崇山峻岭,与山西相接。东部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向山东舒展。
正是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从太行山隆起带到华北断坳过渡的地质构造,以及地层分布为邢台孕育“百泉”赋予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西到河北省与山西省界地表分水岭,东界是邢台断裂带,北界是内丘—西北岭地下水分水岭,南界是北洺河地下水分水岭。”邢台水务局原副局长张英林拿出一张手绘图,介绍了百泉泉域的四围界限。
邢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乔光建则在《恢复邢台百泉泉水流量可行性研究》一文中,对比了东西的地势和水位区别:区域内西部为山区,海拔标高1000m左右;东部为平原,标高60-100m。补给区水位大于160米,排泄点水位则为70米左右。
这个范围的广袤土地根据地层岩性、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和埋藏条件,可以分为古老变质岩区、碳酸盐区和第四系松散岩区3个区。其中碳酸盐区是含水层,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从西部裸露区到中、东部埋藏区和隐伏区,构成了一大片埋藏于地下的隐秘输水网络。从裸露区渗入灰岩层输水网的岩溶水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自西向东,自西南向东北,自北西向南东流动。
而在邢台断裂带的围限下,原本一体的地层发生了错段,形成阻碍地下水东流的阻水隔墙。随着阵阵轰鸣雷声而落在西部山区的降雨,不断补给到地下岩溶水,却较少发生外泄。“这就好像在地下埋了一口大锅,”张英林说,形成了一个近乎独立和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
岩溶水最终在百泉和达活泉两处涌出,并非偶然,而是和两个泉群的地势密切相关。百泉一带,邢台西部东倾的地层在此地向上隆起,导致灰岩层浅埋或出露地表,让这里成为整个岩溶地层隐伏区的地面高程最低、埋藏最浅处。加上邢台—内丘断裂的阻隔作用,使得岩溶水地下径流不能继续向东北流动,从而向上涌出,形成大量上升泉。
而达活泉泉群位于马庄石炭二叠系断陷盆地北端,东北部为邢台—内丘断裂,阻隔西部岩溶水东进,从而抬高溢出成泉。
在1958年以前,百泉泉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处于天然稳定状态。1965年以来,国家、省、市多个水文地质部门对百泉地下岩溶水资源进行勘察研究分析,综合结论是百泉岩溶水静储量大约在15亿立方米,动储量在1.6亿立方米左右。动储量即为泉域内的每年降水补给。
降水作为百泉泉域岩溶水唯一的补给水源,有两个主要补给途径。一个是降雨在山区灰岩裸露区和浅埋区渗漏补给;另一个则是通过河流裂隙带渗漏侧向补给。
在百泉泉域,自南向北分别流淌着北洺河、马会河、大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和小马河等河流。这些河流均发源于百泉泉域西部变质岩山区,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张英林对河道渗水补充的路径进行了梳理。大沙河的补给量约占72%,主要补充了狗头泉。七里河、白马河的补给量各占6%,七里河补充了紫金泉、狗头泉,白马河则补充了达活泉和狗头泉。
开发利用 历史悠久
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丰富的泉水资源赋予邢台的不仅仅是如画风景、历代诗文,更是当地赖以兴旺发达的生产生活资源。
对于泉水的利用,古已有之。
邢台市开元寺文管所所长石从枝介绍,宋代邢台就引用达活泉诸水灌田。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郭守敬在其《水利六事》中,也有引达活泉灌溉的建议,并在其早期的水利实践中对邢台城北的泉水治害为利。元好问的《邢州新石桥记》就记载并赞誉了这一次成功实践。
明时,邢州历届府县官员都重视水利,建闸开渠,引泉灌溉。据百泉龙王庙石碑记载,明弘治年间建七里河百泉闸,始引百泉水灌田,泉水充裕,碧波荡漾。至明万历年间,共开渠建闸、坝40余处。
据《顺德府志》记载,明代陆续修建的引泉水闸有百泉闸、珍珠堤、晋祠闸、武家庄闸、永泽闸、小汪闸、小龙泉闸、流珠闸、葫芦套闸、黑龙潭闸、明沙泉闸等。清代沿承明代的闸渠,并新建多处闸渠。新中国成立前百泉灌溉面积5万多亩。截至二十世纪末,当地人们利用泉水灌溉,受益村庄36个,灌溉面积3.57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事业大力发展,建设了4个利用泉水的灌区:百泉灌区、牛尾河灌区、潭沟河灌区和同沟河灌区。其中,百泉灌区是河北省唯一的万亩以上泉水灌区。
张英林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就在百泉灌区管理处。1953年建立百泉灌区联合灌溉委员会。1958年开挖百泉坑、狗头泉、野狐泉。1963年,经过大规模清淤开泉,对渠系、闸涵进行了改造扩建,百泉灌区受益范围扩大到邢台、沙河、南和、任县四个县。1975年开发治理百泉,扩挖葫芦头泉、狗头泉、黑龙潭、百泉坑、葫芦套,疏通华庄泉、银沙泉、珍珠泉、和尚泉,扩大泉水灌溉面积,东调到巨鹿、隆尧、宁晋等县。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增加,地下水超采及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地表水,泉水涌水量逐年减少。1982年夏季,出现了百泉历史上的第一次停喷。
张英林在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下了之后20多年里,百泉历次复涌和停喷的时间表,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工作轨迹记录着邢台市恢复和保护百泉的决心和努力。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通水,邢台迎来源源不断的长江水,南水成为主力水源。
2018年开始,深采地下岩溶水的紫金泉水厂应急备用,成为邢台地下水源进入“休养生息”状态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作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近年以来,邢台坚持“节、管、调”并举,“引、蓄、补”发力,地下水位实现持续回升。据省水利厅通报显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邢台浅层超采区地下水位平均埋深30.41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回升3.74米,升幅在全省设区市和雄安新区排名中连续4个月位列第一。
2021年7月,百泉泉系重新复涌,并一直稳定喷涌至今。
百泉复涌让“环邢皆泉,遍野甘露溢,平地群泉涌”的历史记忆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也成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王艺 黄天一)
相关
邢台的百泉与古桥
“川泽之阻,则桥梁为之”。在邢台古城及周边,为交通便利而修建的各式古桥,既是邢台历史上“环邢皆泉”的有力佐证,也展现了邢台人民群众治水的智慧与经验。
光绪三十一年的《邢台县志》记载了有名桥梁66座,其中的七里河御路石桥、鸳水桥等,最为人们所熟悉,有的至今还是当地人出行的必经之路。
七里河御路石桥在襄都区柴家庄村南的七里河上。古桥建于清代,曾是连接顺德府(今邢台市)南北交通的要道。御路北通正定府、保定府直达京师,南通彰德府,经四省到广州府,向东南则达广平府、大名府,是古代官府由南向北通往京城的主要驿道之一。
后来由于河流淤积,古桥逐渐被掩埋。直至2006年,邢台市进行七里河工程改造,古桥重新被挖掘出来,其中剩余的部分仍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如今,古桥的一部分在原址保护下来,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段经历了200多年风霜雨雪的古桥,长15.5米,宽3.2米,高1.9米,有七个近方形桥洞,成为七里河一处人们忆古思今的独特风景。
豫让桥,又名国士桥,是刺客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这座古桥长10米,高3米,宽6米,孔径4米,为双孔石板桥,经历代维护重修,到新中国成立时犹存。1978年,修京广公路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桥。
作为一个地域标识,豫让桥在邢台不单指桥,早已成为一片区域的代称。在行政区划上,豫让桥街道地处襄都区中部,面积26平方千米,辖区内有一条豫让路,建有豫让桥市场。
鸳水桥,距离豫让桥很近,故又称“豫让前桥”,亦叫响水河桥。古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8米,宽7米,高3.5米,后为京广公路桥。
鸳水桥的修建过程,在历史上还留有一段佳话。元郭守敬疏浚河道之后,在御路通过处修建了一座石拱“鸳水桥”。当民工按照郭守敬定的地点打桥基时,竟然挖到了淤没多年的古石桥,石桥很快修成。元好问据此写下了《邢州新石桥记》。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邢台县修建了顺德府城东八里牛尾河“张村桥”。这座距今400多年的古桥,至今仍完好使用,是乡道上的重要桥梁,桥下流水潺潺,两旁杨柳掩映。古桥为三孔石拱结构,高3米,宽6.8米,长28米,桥面两侧各有石栏杆15根,雕刻有各种图案。
文/王艺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