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喜迎二十大 共传好家风|弘扬传承好家风 党员干部当先锋

2022-07-01 15:07: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编者按

好党员要有好家风,好家风涵养好党员。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重视家教家风的传统美德,留下了不少为人称颂的佳话:李大钊留给孩子的遗产仅一块大洋,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弘扬传承好家风,党员干部当先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继承红色家风“传家宝”,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党性传家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以红色基因凝聚家风之“魂”。

“喜迎二十大·共传好家风”2022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以来,全省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用心讲述自己家庭或身边的善美家风故事。在“七一”建党节到来之际,河北日报版刊发部分投稿作品,展现党员家庭的好家风、好故事。

祖父的遗产仅一块大洋

2021年7月14日,72岁的李宏塔回到家乡河北省乐亭县,亲手将刚荣获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

李宏塔是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具光环的身份——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之孙。他的父亲李葆华是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七一勋章”是党内最高荣誉,李宏塔非常珍视,更愿意将这最高荣誉献给祖父,作为红色家风传承人的最高献礼。

李宏塔父亲去世后,曾有记者采访,“您父亲留下了多少遗产?”“李大钊的子孙不需要什么遗产,有精神遗产就足够了。”李宏塔态度平和,没有一丝刻意,他的淡然发自内心,是世代传承的精神根植于血脉之中。

1918年,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1920年,又担任北大教授,加上在多所大学兼课以及稿费等,每月收入颇丰。然而,李大钊一家生活却非常简单。与同时期的北大教授置房、购车、休闲娱乐不同,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用在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建党的事业上,当时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刚刚成立没有经费,李大钊就当众表示每月拿出80元解革命之需、同志之难。

李大钊牺牲后,《晨报》《顺天时报》等报道:“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宅室中“空无家俱,即有亦甚破烂”、李夫人手中“仅有一元生活费用”。

在清贫和艰辛中成长起来的李葆华等子女不仅继承着父亲的革命事业,也秉承着父亲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

李葆华一生从未向党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任何时候,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服从组织,没有意见”。日常衣着一套礼服、一件羽绒服,十几年不曾换过,身居高位多年的李葆华,生活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他一直居住的上世纪70年代建的房子内摆放的也是老旧家具,客厅的沙发坐下就是一个坑。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手书的对联,也是李家人珍视若生命的宝贵精神遗产,如同传家之宝、家族符号,镌刻在每一位李家后代的心上。

李宏塔在安徽担任民政厅长期间,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20年来,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才将自行车换成电动车,自己还笑称是“与时俱进”;他曾4次主持厅里的分房工作,却没给自己留下一套,住在只有55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退休的时候,存折上的数字却不到1万元。

原来,李宏塔同祖父李大钊一样,把钱用在关爱贫苦百姓、无私助人的奉献中。到农村看到五保户家的房子漏雨、到福利院看到老人被子薄、到低保户家看到过年包饺子的面没买,他都会慷慨解囊,全力相助。

一根红线系三代,一种家风传初心。李大钊仅1块大洋的遗产,留下的却是丰盈的革命史迹、李家人珍视若生命的家风和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甄珍 作者工作单位:河北省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

“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这是责任!”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的基层干部。几十年来,他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生养他的小山村,献给了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

记得我上五年级时的一个夏夜,暴雨倾盆,洪水顺着门缝涌进屋子,我和母亲尖叫起来,而当时担任村里书记的父亲却神色凝重,“我得去看看。”说完便越窗而出,组织村民进行抢险工作,留下我们母女手足无措地站在已没过脚踝的水中。

凌晨3点,洪水渐渐退去,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一片狼藉的家中,面对母亲的喋喋不休,父亲严肃地说:“我是村里的书记,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这是责任!”父亲坚定的目光和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我经常因为办板报、组织活动等班级活动早出晚归,母亲常开玩笑:“你现在比你爸都忙。”而我则一本正经地说:“我是班里的大队长,这个时候就应该多付出,这是责任。”一旁的父亲听到后会心地笑了。

2008年,村里工作因拆迁等问题陷入困境。区长、镇长亲自找父亲谈话,想请父亲这位老书记帮忙解决问题。我和母亲得知此事后极力反对,因为在父亲为村里工作的二十年里,两袖清风还难免遭人非议,而不在职的时间里,父亲身心愉悦,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为什么还要再去“遭罪”呢?

父亲并非“官迷”,两年前高票当选的时候毅然放弃。然而这一次,在父亲忧虑的眼神和叹息中,我知道父亲是下定决心要出面了,因为他放不下的是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盼,是一个老党员的使命感。

那段日子父亲几乎每天在村里工作12个小时,时常因为思考问题而彻夜难眠,胃病更是经常复发,仅一年时间仿佛苍老了5岁。我和母亲心疼父亲,但几次“劝返”都被父亲拒绝。如今,每当我工作上遇到挫折,想到父亲的坚持,我都会咬牙坚持下来。

父亲的努力与付出终于换来村里的稳定和有序。可再次换届时,父亲又把机会让给年轻人,选择不再担任,只答应继续留在班子发挥余热。当拆迁再次启动,父亲又满腔热忱地投入新的工作中。

买卖房屋的、争夺家产的、认为分配不公的……由于拆迁涉及多方利益,矛盾频出,那段时间家里的门槛都要被磨平了。父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耐心地帮他们分析利弊,家里变成了父亲的办公室。母亲不解:“你做了这么多工作谁看见了?应该去村里或拆迁办解决。”父亲却不以为然:“老百姓找我是信任我,我就要赶紧解决好问题,帮百姓早点得到实惠。”11天,父亲解决了10户家庭的纠纷,顺利签字拆迁。

父亲像一头“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不计名利、默默付出。责任、担当、奉献的家风深深地感染着我,鞭策着我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也将不断丰富我的生命内涵。

( 杨锦红 作者系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育和体育局职员)

“总得有人吃亏才能办好事”

从小听着“孟母三迁”“精忠报国”的故事长大,自然明白家风不仅是父辈为人处世的延续,是我们一言一行中镌刻的祖辈的风骨,还是长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财富,它看似无影无踪,却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点滴,甚至铭刻在我们的骨血之中。

吃饭谁先落座?筷子先给谁?给长辈端茶倒水双手的位置应该怎么放?……在我们家,这一切都是自小从父辈身上自然而然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除了这些生活日常外,最让我引以为豪的就是爷爷生前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吃亏不一定是福,但总得有人吃亏才能凑成个好!”

爷爷是一位老党员,他在村里义务帮忙管了几十年的事,虽然没有实际的职位,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大喇叭里扯着嗓子批评人。那年头,村上没有被他批评过的人少之又少,很多别人避讳不言的事情总是被他大大咧咧地公之于众,时间一长,背后偷偷骂他的人越来越多,好面子的父亲很不乐意,家里时不时为此事争吵,但这并没有让硬脾气的爷爷有所收敛,依然是那个爱管闲事的“犟老头”。

后来,年近八十的爷爷终于在家人的一致阻拦下“卸任”,那一刻,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可好景不长,没过一年,爷爷又为了村里翻盖小学的事同村委会主任一起四处奔波找赞助,一连几天不见人影。这一次连一向好脾气的姑姑都急了,回家狠狠地数落了爷爷一顿。爷爷第一次低了头,“我虽然不识字,但我是个党员,我也知道为人民服务是啥,吃亏不一定是福,但总得有人吃亏才能办好事嘛……”

从那之后,家人好像默许了他的做法。刚上大学的我,也突然觉得爷爷不再是印象里那个讨人厌的“犟老头”了,他活得那样通透、洒脱,坚定地守卫着自己的信念。

再后来,一场疾病带走了老人。我没想到葬礼上会有那么多人,好多人没有接到通知自发而来,从没想过爷爷这样受人尊重。时光荏苒,岁月冲淡了很多痕迹,偶尔闲聊时提起那个“犟老头”,也没人再说起他的不好,甚至父亲的身上也越来越有了他的影子:村里只要有人相求,父亲总是义不容辞,“要是你爷爷活着,他一定也是这么做的。”那个老人,终究是给父亲传承了些什么。

“孙媳妇是从小长在大郭庄老爷(因为爷爷排行最小,别人尊称‘老爷’)身边的大孙女!”两年后,结婚第一次回老家过年,面对一屋子的长辈,爷公公自豪地说。“家风正”“子女都懂规矩”……一时间,屋内称赞不断。

我又一次意识到爷爷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如此珍贵,他用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积淀出的家风,是那样沉甸甸。

(张冠杰 作者工作单位: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十一队小学)

红心向党传家风

我家三代六人,我的父母、我和爱人还有我的大女儿,五人是共产党员。在我们这个普通的党员家庭,爱党护党、听党话、跟党走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和传家宝。

我的家乡在冀南平原,这里是冀南革命火种的发源地。“红色风暴燎冀南”是这片土地的光荣烙印。我的太爷爷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瞒着家人悄悄为组织做工作。他跟人合开的小饭馆,成了当时革命同志的秘密聚会地。

受太爷爷的影响,我的爷爷年纪轻轻就参加了游击队,随着队伍南下,一直到了四川。他在那里打过土豪、剿过匪,冷枪子几度擦肩而过。后来,部队就地驻扎,他服从组织安排,成了建设天府之国的一员,为了纪念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给我的三叔起名“建川”。爷爷在外多年,奶奶在家拉扯子女成人、侍奉公婆百年,风雨一肩挑,不抱怨不叫屈,这份要强让街坊四邻都叹服。

我的父母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一辈子把为党工作当成自己的信条。父亲年轻时带领民兵参加朱庄水库建设,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机械化工具少之又少,大部分要靠人拉肩扛,住的板棚漏风又漏雨,周围还有不少蛇鼠毒虫。即便这样,一帮年轻人硬是凭借一腔热血、两膀子干劲扛了过去。换防回家时,父亲瘦得像是脱了一层皮,那时母亲刚在医院生下我,医生看不过眼,大着嗓门冲他嚷:“有你这样的吗?都三天了你才来,知道你媳妇很危险吗,鬼门关上走一遭啊……”

长年累月耳濡目染,我和爱人从父母身上继承了对党的炽热之情。自律、严谨,在工作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爱人常常要到工矿企业的生产一线,查找风险源头,消除安全漏洞,一年里有超过一半的时间不能在家。在事故现场,他经常和一起去的老同志说,“我是党员、我年轻,我先来。”

我是一名教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章节,是我常备常新的授课内容。为了讲好入党培训课程,我翻阅了很多党史资料,设计了党史故事等课堂细节。为了做好宣传工作,我花心思捕捉每一个感人瞬间,精心打磨每一篇稿件,努力把身边人、身边事讲得更生动形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我从未忽视对女儿的教育。在她刚懂事的时候,我常给她讲我们家的家风故事,让她知道她的生日7月1日有着怎样特殊的意义,让对党的热爱在她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

女儿很上进,在大二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次在学校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如今成了一名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我相信,女儿以后一定能够学有所成,用青春奋斗续写我们的家风故事。

(李琳 作者工作单位: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

给女儿的家书

亲爱的女儿:

听了是不是感到不习惯?爸爸很少这样称呼你,也很少像妈妈那样喊你的乳名,总是像在部队点名一样直呼你的全名。其实爸爸和妈妈一样爱你,只是有时候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妈妈剖腹产躺在病床上,我远在内蒙古,未能及时赶回来。事后我才知道,当时你妈妈的情况很紧急,不得不剖腹产,你从生下来就开始吸氧,至今想起来都后怕,也很内疚。这么多年来,我没有送你上过学,也没有参加过家长会。很多人都误以为你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每当有人问起这个问题,小小的你都会自豪地说:“我有爸爸,是当兵的!”其实,没有哪个父亲愿意错过女儿的成长和陪伴,这恐怕也会成为爸爸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你高考的关键时刻,虽然我已转业到地方工作,但因为工作需要,被派到宁夏,无奈之下,只能委托战友送你去考场。你小时候身体弱,每年都要住几次院,都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你风里来、雨里去。

作为一名军嫂,你妈妈从来没有任何怨言。直到2014年我转业后我们全家才结束了聚少离多的生活。2019年,因为组织需要,我再次提出到西藏阿里地区援藏,你们都没有阻拦。

刚来到阿里时,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为什么总是往艰苦的地方去。今年,你来阿里探亲,体会到了高原反应以及环境的恶劣;你到爸爸联系的脱贫户探访,看到了农牧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你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部队哨所,看到你的同龄人在零下30多度的一线观察哨执勤站岗。你说,这些场景让你深受震撼。这时,我就知道你理解了爸爸的选择。

在阿里,你看到了援藏工作队很多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的叔叔和阿姨们,他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忘我地工作,展现了崇高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记得2018年得知你入党的消息时,我激动得彻夜难眠,我知道你长大了、成熟了,我相信你在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一定有着和我当初一样的梦想、一样的激情、一样的期待、一样的初心。作为家中的独生女,你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雪和狂风暴雨的洗礼,但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什么事,你一定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我一直坚信,越是艰苦处,越能见精神。一名党员能吃多大苦,就能担起多重的担子。

虽然至今咱们家还是聚少离多,但我相信,一个人内心的坚定足以战胜一切困难。当听到你对我说,准备明年暑假来西藏支教,我很欣慰,也很支持。我相信,通过这次入藏探亲,你心中的目标会更加明确,信仰会更加坚定,前行的脚步会更加坚实有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始终相信你,亲爱的女儿,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田雪林 作者系河北省财政厅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区财政局副局长)

把红色火种传递下去

我出生在一个党员世家,家族中有八人是共产党员,从小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被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党员所独有的精神感染着。

姥姥1940年出生,19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经战乱与饥荒、天灾与人祸,受穷吃苦养育了三个子女。老人家既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起我们现在这个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姥姥的一生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年轻时,经培训成为一名幼师,进行支教,1959年又成了“赤脚医生”,到隔壁村进行支援,成为妇女主任;中年时,姥爷遭遇车祸不幸身亡,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操持,一次次的难关,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人活着,就得有骨气,就得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儿。”每次跟我们小辈们说起这些,姥姥总是精神抖擞。

不论村里组织什么义务活动,姥姥总是积极报名参加。每次捐款姥姥都说,“国家有难,我们必须帮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80岁高龄的她仍报名到村头站岗防疫,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大伯年轻当兵的时候就入了党。村里杂事多,作为村干部的他都要管,不管是谁家有事,哪怕是半夜,也是随叫随到。当时村里通讯不便,如果是比较要紧的事,大伯就一户一户地去家里通知。忙碌,早已是大伯的日常。自打我记事以来,大伯就一直忙碌着村里的工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村里和乡里之间来回奔波的身影。老百姓靠天吃饭,如果遇上灾年,大伯就开始东奔西走为村民们揽活,带着大家外出打工,解决村民的生计问题。

我曾问大伯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去管那么多人的事,慈爱的他立马表情严肃:“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才更有价值!”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吧。

姥姥和大伯的言传身教给当时年幼的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心底埋下入党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也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大学期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是一名90后,2014年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来到偏远山区任教。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我既是老师,又像妈妈,下班后要辅导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还时常给他们做一些好吃的,事无巨细,用爱去教育他们。

我偶尔也会被身边的困难困扰,但是,每到觉得坚持不下去时就会想到姥姥的话:“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轻的共产党员更不怕吃苦。”就这样,我在偏远山区坚持了5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红色火种传递下去。

(马爱虹 作者工作单位: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赵庄小学)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