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麦“金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手中——河北小麦专家郭进考49载麦田逐梦育种成粮
把小麦“金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手中——河北小麦专家郭进考49载麦田逐梦育种成粮
扫码阅读手机版
5月25日,郭进考在马兰农场的选种圃,发现了有苗头的育种材料。 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摄
麦收时节,燕赵平原麦浪翻滚、麦香四溢,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至——
河北省辛集马兰农场小麦实收地块平均亩产822.75公斤;
邯郸大名县石家寨村两块麦田实打实收,亩产861.35公斤;
亩产863.76公斤!河北小麦亩产历史新高在邢台市南和区阎里村诞生;
……
各地接连出现的亩产突破800公斤的小麦,是同一个品种 —— 马兰1号。
马兰1号是由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农科院和辛集市马兰农场联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主要育种人是年过七旬的河北小麦专家郭进考研究员。
作为去年刚刚卸任的河北小麦育种首席科学家,近50年来,郭进考带领团队先后育出33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其中冀麦38、石4185、马兰1号都创下当时河北亩产最高纪录,推动了河北小麦持续增产。
一粒粒小麦“金种子”,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也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危机。
沉甸甸的成就背后,是郭进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探索,体现了他对“随势而动 育种成粮”初心的坚守。
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小麦
“快看,这个单株表现不错,要单独拔下来,单独考种,作为明年的苗头品系种植。”
6月12日中午,烈日当头,郭进考带领助手冒着酷暑,还在马兰农场的选种圃中选取好的育种材料。
年过七旬,老伙伴们都已退休在家,尽享含饴弄孙之乐,为啥他还不停歇?
“停不下来了。”郭进考说,几十年了,早已习惯“长”在麦田里,小麦就像家人,只有走进麦田,心里才踏实。
择一事,终一生。
49载育种生涯,始于一个朴素愿望。郭进考说,小时候经历的“一个窝头掰三瓣儿”的艰难光景深深烙在记忆深处。粮食短缺、食不果腹的年月,心中一个梦想已扎根——培育良种多打粮,让乡亲们“粮丰囤满”。
怀着这个愿望,1971年郭进考报考了农业学校。1973年农校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定岗在小麦育种室,郭进考开始了迈向梦想的征程。
在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科班出身的郭进考很快被任命为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
作为课题带头人,如何带领大家育出好品种?
“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要搞育种,需要学的知识太多了。”郭进考决定拜书为师。
《育种学》《遗传学》《统计学》……业余时间他“嚼”了十几部农业专著,写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
读书越多,想法也越多。但让郭进考犯难的,是育种材料的匮乏,基本育种材料资源不齐备。郭进考决定带领同事们向外求援,哪里有知名小麦专家,就去哪里拜访。
为寻找育种材料,向专家求教,郭进考和课题组人员常常昼夜兼程。只要有票就上火车,没座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夜里困了,拿张报纸铺在别人座位下,躺下去就是一觉。
他们的真诚感动了当时小麦科研界,40多位专家答疑释惑,100多位同行互通有无,500多份育种材料倾囊相授……
上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缺乏早熟丰产的小麦品种,河北小麦种的大多是山东的品种,当时称“泰山压顶”。为此,郭进考课题组确定了“抽穗早灌浆快实现早熟性,增加穗数提高丰产性,增强耐旱性提高广适性”的育种理念。
下定“早日培育出自己的当家品种,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小麦”的决心,郭进考和团队成员踏入马兰农场进行育种试验。
为缩短育种进程,郭进考和同事们成了“候鸟”,河北、海南一年两种。尤其是海南加代南繁时不能播种,为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他们白天在河北起苗,夜里坐飞机到海南,第二天一大早在海南移栽。
小麦育种是一项技术要求精细严谨的复杂工程,一个优良品种,从几百个、上千个原始材料选配杂交组合,经几代筛选,到审定推广,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做杂交是小麦育种的基础性工作,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头顶烈日,单膝跪地,去雄、授粉……这是郭进考团队小麦杂交时的常态。从上千个原始材料确定亲本,每年要做上百个组合,去雄上万个小花,把矮秆、大穗、多穗、抗病、抗旱、抗寒基因融为一体,一个世代一个世代地选择,再从上百万株的后代中寻找那粒符合要求的种子,选择出符合要求的优良株系,再进行初级产量比较、品系产量比较、大区产量比较……
在冀麦26号作为新品系进行对照试验时,遭遇雷雨天气。电闪雷鸣间,地里的人都往家跑。郭进考和课题组同事却往地里钻。豆大雨滴劈头而至,对照田中百余个小麦品种在狂风中飘摇,“泰山1号”倒了,“泰山4号”趴下了,许多品种匍匐在地……郭进考的眼睛盯紧田中的冀麦26。
功夫不负有心人!冀麦26虽经风雨,却挺立未倒。
十几年磨一剑,1988年,郭进考课题组培育多年的冀麦26横空出世。
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成为本区域第6次品种更新的主要品种,并迅速推广到北方六省,轰动了半个中国麦区。
此后,郭进考团队又提出“降秆、稳穗、增粒”技术路线,培育出早熟高产品种冀麦38,1998年,取得了亩产613.34公斤的高产,不仅刷新了河北当时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河北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该品种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10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小麦高产提供了品种支撑。
“国家曾提出亩产‘四百斤上纲要、六百斤过黄河、八百斤跨长江’的粮食增产口号。种上新品种,小麦亩产量一举过了长江。”马兰村村民刘冠杰说,村民们深刻感受到良种的威力。
一批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河北小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亩产37公斤,提升到2000年的亩产300.4公斤,总产量由86万吨提高到1200多万吨。
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
在马兰农场,有一个“零水试验田”,小麦播种后全靠自然降水,一遍水也不浇,可取得500公斤的亩产。
“零水试验田”旁,有一处3米多深的土坑,土坑一旁,是尚未收割的节水小麦。通过土坑的垂直剖面,记者清楚地看到,节水麦长长的根系,已经深深扎入土壤2.5米以上。
“这是郭进考团队搞节水麦试验用的。”马兰农场负责人武金燚告诉记者。
郭进考团队进行零水试验是有原因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河北高产新品种小麦连破纪录时,郭进考察觉到:高产品种多不耐旱,产量越高,需要的水越多。
现实情况是,河北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因多年超采,形成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而传统农业灌溉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60%以上,小麦用水占农业总用水量50%左右。
培育节水麦对华北平原地下水恢复意义重大。
科研育种,必须来源于生产和市场的需要、随势而变。
郭进考团队随即把育种方向由单纯高产转到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上,开始寻找最“耐渴”的种子。
通过反复技术创新,最终,“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这一节水高产育种新方法被创造出来,并育出节水与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石4185,创亩产716.7公斤高产纪录,成为国家标杆品种,在全国8省(区)推广面积上亿亩,增产小麦21.2亿公斤,节水16.3亿立方米。
随后,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一批更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相继问世,实现一水保千斤、二水一千二的新突破。高产与节水完美结合,使得石麦15、石麦22等河北的6个品种被评选为黄淮麦区北片节水性较好的绿色小麦品种。
2021年,郭进考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节水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当年创下亩产超800公斤的纪录。
今年6月14日,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马兰1号”小麦节水高产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10.8公斤。这是河北小麦首次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标志着河北小麦生产能力有了新突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有了节水品种,昔日的用水大户,今朝变为节水先锋。
上世纪90年代,小麦生长期要浇五到六次水。现在,农民种植节水麦,降到了两到三水。节水高产新品种的应用,使河北小麦在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用水减少了一半,“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成为现实。
“搞科研,单枪匹马干不成大事。团队是否优秀,关系科研成败。”郭进考团队每年年度计划确定前,都要组织全体成员进行讨论。实验怎么安排、田间如何管理,每个人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如今,郭进考等16人组成的育种团队中,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7名。
33个优良品种的成绩,没有让郭进考止步。目前,他的团队在和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进行种质资源交换使用,杂交后代异地选择。
今年,他们在马兰农场进行了6个组合200多个品系的资源与种质创新材料种植试验,并从中发现了优质专用小麦的好苗头资源。
郭进考的育种之路,仍在麦田延伸。(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