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影像记录|又闻太行水磨声

2022-06-27 05:53: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 田明 王木者

村民利用水磨加工粮食。

绿油油的太行山,清凌凌的绵河水。曾经沉寂了30多年的古老水磨声,如今再度回响在这青山绿水间。

水磨坊唤起了很多人的乡愁记忆。

井陉县南峪镇张家洼村,太行深处的一个小山村。6月21日,记者走进该村位于绵河河畔的水磨坊,直径近2米的石磨盘在水流的推动下旋转着,金黄色的玉米面沿着磨盘边缘徐徐落下。64岁的村民张桂堂目前担任水磨坊的负责人。他说,民间传说绵河水磨起源于东汉年间,发展到清代中期时盛极一时,沿河分布超过几百盘,当地人有“家有连夜转,胜过做知县”的说法。2009年,绵河水磨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磨坊里的各种传统老工具。

人们在水磨碑前抚今追昔。

为了让古老的水磨坊焕发新生机,今年6月,张家洼村在市县的指导和帮助下重新修复了这座清代的水磨坊。“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石房、磨盘还有水力筛面箩都是原来的。凭着小时候的记忆和现在的摸索,我们一点一点将工艺恢复起来。重新运转了半个多月,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张桂堂说。

水磨坊正在成为当地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20日城关500斤,21日蔡庄103斤,22日预约500斤……水磨坊内,张桂堂忙着整理着一笔笔账单,不时有预约电话打来,让他有点应接不暇。由于水磨石性冷,小麦、玉米进入石磨后受热低,质地不易受损,磨出的粉质量高、易储存。刚刚恢复的绵河水磨,迅速获得了十里八乡村民们的青睐,也吸引来了旅游体验的城里人。

沿河而建的水磨坊,成为太行深处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果说历史上的绵河水磨还主要是加工粮食的传统工具,那么如今再度响起的石磨声,则更多寄托着人们对于乡愁和文化传承的孜孜追寻。面对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张家洼这个小山村正在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张桂堂满脸喜悦地说:“经过近几年的生态建设,我们这里山绿了、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现在又有了绵河水磨这个文旅新名片,我们的生活肯定过得更红火。”

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