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风|邺都遗韵
太行风|邺都遗韵
扫码阅读手机版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大型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之临漳邺城遗址
邺都遗韵
赵彭城北朝佛寺塔基发掘现场。
从京港澳高速公路漳河大桥上远眺广袤平坦的河北平原,郁郁葱葱的庄稼和炊烟缭绕的村舍间巍然耸立着一处夯土高台,在夕阳的映射下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遗址的三台胜境。金凤、铜雀和冰井三台是邺城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历史上一度风光无限。
曾几何时,经世济国者在此唱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篇章,文人墨客书写出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而昏庸暴虐之徒又上演了一出出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历史悲歌。如今这里的一切都回归于静谧,只有滚滚而逝的漳河水和孑然而立的金凤台默默地见证着昔日的悲欢离合。
邺城最早建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时期,秦汉时期先后是邺县和魏郡的治所,而今依稀残存在国人记忆中的大多只是小学课本中的“西门豹治邺”和“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历史典故。实际上,自公元3世纪以来,作为华北平原富庶的农耕经济区,其地西凭太行、南临黄河,扼华北地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战乱时期易守难攻之战略要地,因此东汉末年以后,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历史上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邺城虽建都于乱世之际,但在政治制度、城市建设、文学艺术和宗教传播方面却大有建树,对后世影响至深。经过不同领域学者几十年的不懈探索,邺城作为中国古代建安文学发祥地、多元文化碰撞地、都城规划肇始地和佛学弘传中兴地的历史地位最终得以确认。
金凤台全景。
一
建安文学发祥地
秦汉以降,邺以其地处“北上涿蓟,南下郑卫”的中枢位置而号称“天下腰膂”。秦代在此置县,西汉时为魏郡所在,东汉末年成为冀州治所,袁绍在占据邺城后曾说出“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可以南向以争天下”的豪言,可惜其志大才疏,优柔寡断,最终让曹操争先迎到了颠沛流离中的汉献帝。
公元204年,曹操挟官渡之战的余威攻入邺城,消灭了袁氏父子的残余势力,初步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曹操掌握了东汉政权后,将汉献帝安置在许昌,而以邺作为自己的王都。曹魏统治下的邺城,社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作为曹魏邺城的标志性建筑,金虎、铜雀、冰井三台巍然矗立在西城墙之上,均高八至十丈,其上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巍然崇举,其高若山”,这里既是全城的最高点,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同时也是曹氏父子饮酒宴乐、吟诗作赋的场所。其时邺下人才汇聚,文风鼎盛,驰名天下的铜雀台正是曹氏父子召集文人宴饮答赋、咨议抒情的重要地点,也是文姬归汉,“胡笳十八拍”奏响地。《邺中记》载:“建安十五年铜雀台成,曹操将诸子登楼,使各为赋。陈思王植援笔立就。”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不仅仅是表现了丧乱时期的民生疾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强烈愿望和重整山河、统一天下的豪迈气概,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盛誉为“建安风骨”。
二
多元文化碰撞地
曹丕代汉,定都洛阳后,邺仍为魏国的五都之一,经历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后,中原北方地区陷入了历时百余年的五胡十六国混战时期。十六国中首先建都邺城的是羯族人建立的后赵政权,公元334年,石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迁都于邺,对西晋末年受“汲桑之乱”而焚毁的邺城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石虎在铜雀台上起五层楼阁,高一百七十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余间。南面的金虎台因避石虎讳而改称金凤台,建屋一百零九间,台巅置金凤。北面的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下挖有深十五丈的冰井,内藏冰块、石墨、窖粟及盐。三台表面皆砌砖,相去各六十步,上作浮桥式阁道,“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石氏据邺近二十年,时处乱境不图自强,却极尽奢华之能事,大修宫池苑囿,劳民伤财,损耗国力。
夺取后赵政权的冉魏统治者冉闵也是一个残暴且刚愎自用的人,为防止胡人造反,严禁内外六夷私藏兵刃,同时下令“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冉闵称帝仅两年,就于公元352年被南下的前燕慕容儁所灭,前燕随后将国都迁到邺城,意欲一统中原,而此时关中地区的前秦已呈崛起之势,公元370年,苻坚率十余万大军长驱入邺,以大将王猛为使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的身份镇守于邺,并徙关东豪杰及诸杂夷十万户于关中,以充实长安而削弱河北的割据势力。此后历经前秦、后燕及北魏初年的战争破坏,曹魏始建的邺北城残毁过甚,人口凋零,一度丧失了以往作为国都的辉煌。
邺城的再度辉煌是在南北朝晚期的东魏北齐之时。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于邺,洛阳官吏、士卒及僧尼、百姓全部跟随皇室东迁。鉴于邺北城破坏严重且难以安置大量的外来人口,于是在曹魏邺北城的基础上增建南城。掌控东魏并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氏集团属鲜卑化的汉人,其统治主要依靠六镇鲜卑和汉人强宗大姓,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兴修水利,检括户籍,颁行均田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力。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商业繁荣,交通发达,成为名噪一时的国际性大都市。在军事上征契丹、讨山胡、击柔然均取得大胜,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也保持着较大的优势。
令人遗憾的是,北齐的统治者陷入了历代败亡之君所固有的骄横残暴、荒淫无道的怪圈之中。及至后主高纬在位时,北齐国力早已江河日下,最终于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
公元3至6世纪,邺城成为中原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汉、羯、鲜卑、氐等族先后在此建立政权,为争得中原文化之正统地位,后赵、前燕及东魏北齐各王朝广泛接受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和政治制度,在建筑技术、装饰风格方面极尽奢华的表象,同时与西域及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也屡见于史载,来自西域的宗教和乐舞更成为各族统治者争相追捧的对象。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十六国时期至北朝时期遗物,如建筑装饰、佛教造像、墓室壁画、随葬器物等都可以看到邺城成为中古时期东西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的舞台。
三
都城规划肇始地
斗转星移,一千多年如白驹过隙,昔日的繁华都市早因战乱和漳河泛滥而湮没于尘土之下,逐渐被世人忘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开始对邺城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勘探与发掘,经过近40年不断努力,逐渐揭开六朝古都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下的神秘面纱。
1983年10月3日,邺城考古队首任队长徐光冀带领考古队开启了此后对邺城持续数十年的考古工作。面对遗址面积广阔,地面又被黄沙和植被覆盖的现状,制定了以全面勘探为主、重点部位辅以探沟发掘的科学方法,以探寻邺城的城市布局为重点,从铜雀三台开始,对邺城的城墙、城门、宫殿、衙署、街道、苑囿、水系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考古勘探与发掘显示,曹魏邺城改变了以往历代都城缺乏统一规划、宫殿衙署分散、道路曲折、交通不便等弊端,在都城建设中实行统一部署,城内建筑严格按照南北干道中轴对称的原则布局,一条东西向大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主要是普通平民的居住区,单一宫城规划于北区中央,东为官署及王公贵族所居戚里,曹魏建造的邺北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单一宫城制度的都城,其中轴对称城市格局、明确的功能分区布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东魏北齐邺南城与邺北城毗连而建,北城的南墙即为南城的北墙,其外还有更大范围的外郭城区。1985年以来,通过广泛勘探、重点发掘的方法,邺城考古队确认了邺南城四周城墙、城门及宫城区的主体建筑,并于1986年对邺南城的正南门——朱明门进行了全面发掘,揭露出城门的门道、门墩、双阙和连接门墩与双阙的短墙,印证了《邺中记》所记载的朱明门“门上起楼,势屈曲,随城上下。东西二十四门,朱柱白壁。碧窗朱户,仰宇飞檐,五色晃耀,独雄于诸门,以为南端之表也”。历年的考古勘探显示,邺南城城垣东、西、南三面走向为舒缓的曲线,东南、西南城角为圆角,证实了邺南城是文献记载中的龟形城。同时,城墙上等距分布着“马面”。作为防御设施,“马面”平时用于瞭望,战时则可加大攻击角度,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此外,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遗迹。这种独具特色的城墙与马面、护城河组成了完备的防御系统是邺南城的一个突出特点。
邺南城的规划实施由东魏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全面负责,参与设计规划者原系北魏的官员,据文献记载,邺南城“上则宪章前代,下则模写洛京”,其制度“盖取洛阳与北邺”,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近年的考古复探以及在宫城区内的大规模发掘更进一步确认了邺南城具有明确的南北轴线,以朱明门、朱明门大道、宫城三门、太极殿、昭阳殿等主要宫殿为中轴线,全城的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等呈严格中轴对称布局,纵横街道垂直交错呈棋盘格状分布。邺南城的建设上承曹魏邺北城,借鉴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这一实例受到隋唐都城设计者的重视,成为隋大兴城、唐都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而隋唐长安城作为中古都城建筑的范例,对东亚地区七世纪以后的都城,如北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及日本平城京、平安京,朝鲜半岛新罗王京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
佛学文化中兴地
进入21世纪,邺城考古队的工作重点转向探寻邺南城的外郭城,深入探讨其布局的特点及其在汉唐都城发展史上的历史定位。为配合这一课题,2002年10至12月,邺城考古队对邺南城朱明门外赵彭城村西南的一处夯土台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长期以来一直传说是魏元帝曹奂的陵墓,屡受盗掘。该次发掘发现了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心刹柱和砖函(应为隋唐以后瘗埋佛骨舍利的地宫雏形),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石质建筑构件及贴金塑像、玻璃瓶残片等珍贵文物,证实了该遗址为东魏北齐时期的皇家寺院,填补了汉唐考古学、古代建筑史和佛教史上的多项空白,因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入选2002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在随后的近十年时间里,邺城队的田野工作主要都是围绕着赵彭城北朝佛寺进行的,2003至2004年勘探试掘了寺院外部围壕、西南院落四周廊房及向北延伸的回廊式建筑遗迹,2010年发掘了寺院围壕的东通道及东南院落东、西、北廊房,2011至2012年揭露了寺院东南院落北部大殿、连廊、南廊房、围壕南通道及寺院北部大型殿堂的局部。
邺南城赵彭城北朝佛寺是近年来佛教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布局与北魏时期前塔后殿式的寺院布局有所不同,显著特征是土木结构的方形木塔仍然占据着寺院的中心位置,但在塔后相应位置迄今尚未勘探出佛殿遗迹,而在南北中轴线最北端发掘出一座大型殿堂,为探讨北朝晚期寺院讲堂的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寺院东南隅和西南隅各有一座由廊房封闭的大型院落,院落中部偏北处建有大型佛殿,反映了由北魏时期流行的以塔为中心的前塔后殿单院式布局,向隋唐以后普遍出现的以佛殿为中心的多院多殿式布局的转变,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佛教理念由早期的释迦崇拜和重视禅修向隋唐宗派分立和崇拜对象多元化的嬗变,在中古寺院建筑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赵彭城东魏北齐皇家寺院的发现无疑是邺城佛教文化史迹探索的一大突破,然而时刻萦绕在考古队员心头的一大疑团是,在规模如此宏大的一所皇家寺院中,竟然没有发现几件佛像。如果寺院里主要放置的是金铜像、彩塑像或旃檀像,可能随同寺院一同毁废或被熔化,而邺城周边多年来陆续出土的造像暗示石质造像应该在寺院供奉对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历了周武帝灭佛和隋文帝毁城移民之后,这批曾经被无数信徒顶礼膜拜的佛像将归藏何处?
2012年1月10日,刚刚结束赵彭城佛寺东南院发掘的考古队突然接到临漳县文物局和执法队的紧急通报,在习文乡北吴庄附近漳河河道内发现盗掘迹象。考古队员立即赶赴现场,经过考古钻探确认近5米厚的流沙之下有石块,探铲带上来的粉末显示石材为邺城造像常用的汉白玉。考虑到发掘工作的紧迫性和文物安全的严峻性,邺城考古队和临漳县文物局立即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临漳县委进行了紧急通报,并通过河北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汇报相关情况,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发掘工作得以安全、科学和顺利完成。
此次抢救性发掘共出土编号造像2895件(块),另有造像碎片近80袋,是目前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量最大的一次佛教造像发现。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质地,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多数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造像的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型,也为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同年,邺城考古队对邺南城南郭区、赵彭城北朝佛寺东侧的核桃园建筑基址群开始了系统的勘探和发掘。其实该遗址的考古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一块隋代墓志的出土为它的发现提供了契机。1992年,赵彭城村砖瓦厂在一号建筑基址西南约200米处取土时发现一座隋墓。从临漳县文物保管所收回的墓志了解到,该墓为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赵觊与妻樊氏合葬墓,墓志中提到“葬于明堂园东庄严寺之所”。明堂和庄严寺均为东魏北齐邺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确认这两组建筑位置对于东魏北齐邺城平面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邺城考古队在墓葬附近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勘探。在墓葬东北方、核桃园村西南地发现了五处大型夯土遗迹。自2012年至今,邺城考古队先后发现和发掘了寺院的塔基、大殿、门址及两翼连廊等建筑,推定该遗址为北齐天保九年文宣帝高洋所建的大庄严寺。这是继赵彭城北朝佛寺之后发现的又一座大型北朝皇家寺院遗存,对了解北朝晚期建筑技术、佛教瘗埋制度,探讨东魏北齐邺城外郭城问题以及东亚地区早期佛教传播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文献记载,邺城是佛教东传的重镇之一。后赵时期,西域高僧佛图澄就在河北一带弘扬佛法,并得到后赵皇室的极度尊崇。公元534年东魏迁都邺城,洛阳城内僧尼均随同入邺,邺下佛教由此大盛,并于北齐达到顶峰。邺城周边星罗棋布的石窟寺和佛教刻经遗迹,涉及当时在中原北方地区最为流行的一些佛学思想,为探讨北朝晚期盛行的佛学流派,以及追溯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而赵彭城东魏北齐皇家寺院、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正是邺下佛学极盛的明证,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和佛教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历史的繁华如过眼烟云,辉煌一时的邺都最终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公元577年,骄奢淫逸、荒淫无道的北齐被北周所灭,北周武帝入邺后命令将铜雀三台等殿堂宫苑撤毁,瓦木石料及雕斫之物凡可入用者均赐贫人,任由他们在农闲时自行拆运。第二年,武帝去世,朝政大权落入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之手。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相州总管尉迟迥因不满杨坚擅政,于邺城举兵,旋即被杨坚派兵讨平,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日后他人利用邺城的故都地位兴风作浪,杨坚决定彻底摧毁邺城,故在平定尉迟迥之乱后,纵火焚城,所有邑居皆毁废之,移州、郡、县三级治所于南四十五里的安阳城,邺下居民也一律随迁,作为六朝故都的邺城至此化为一片废墟。
岁月的流逝无情地抹去了邺都历史的残痕,只有散布在田间的土台乱冢,默默地向世人倾诉着它昔日的繁华与悲欢。(何利群、时雨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