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流动的文化·行走大运河|漳卫合流济馆陶

2022-06-10 06:31: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许佳奇、龚正龙、史晓多、张晓华

徐万仓村漳河、卫河交汇处。馆陶县文广旅局供图

漫步在馆陶县徐万仓村堤岸,细细寻觅古运河的水声波影。

馆陶之名,源于一个古老地名:陶山。相传尧曾被封陶丘,舜也曾在陶丘定居。西汉初,始置县,曾是汉文帝之女馆陶公主刘嫖封地。这位开启“文景之治”的节俭皇帝,与河北渊源极深。然则,这父女二人,均未见过大运河。

馆陶境内大运河,包括卫运河、古永济渠(含今永济河)两部分。

古永济渠在馆陶境内流经37.5公里,卫运河流经40.5公里。前者,曾在历史长河中淌尽沧桑,最初的故道或荒废或改道或掩埋;后者,主要是指漳河、卫河在徐万仓汇合后至四女寺枢纽河段,沿今河北、山东两省边界,河北境内流经馆陶、临西、清河、故城等县,全长约157公里。

馆陶县徐万仓村,在河堤之北,桑林成片,笼罩村郭。水,在堤岸之南,宁静而舒缓地勾勒出一个宽阔横卧的“人”字形。时值春日,河水尚浅,但宽阔的河滩却在昭示着曾经的体量。正因水之萦绕,静谧的徐万仓村,在运河史上留下厚重一笔——漳卫合流处。

永济渠遗址。 馆陶县文广旅局供图

千年前,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之后,隋炀帝杨广决定在黄河以北再开运河。《隋书·炀帝纪》载,大业四年(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七年(611年),自江都乘龙舟沿运河北上,抵达涿郡。全程2000多公里,仅用50多天,足见通航能力之强。

这一切,均为此后的盛唐奠定了基础。永济渠,也成为今河北大运河基础河段。

杨广,谥号为“炀”,其意了然。然而,唐代皮日休曾题诗一首:“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恐怕是历史上对杨广修建贯通大运河较为客观的评价了,也恰是诗家的可贵之处。

一壶浊酒,千秋功过。回溯,河北境内大运河肇始之东汉末——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北征邺城(今临漳)。翌年,北征袁尚,兴建“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白沟水运工程。这些工程使淇水脱离黄河,又使白沟从淇水获得较丰水量,以利通航。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组织开渠引漳过邺入白沟,转通黄河,渠名“利漕渠”。随后,又将滹沱、泒水联通,是为“平虏渠”。再从泃河口凿通潞河,是为“泉州渠”,首次使黄河以北的运河与河南诸河相通。

白沟是曹魏旧渠,修治后成为河北水运干线。隋炀帝之永济渠,正是以曹魏旧渠为基础,将渠道拓展成大渠,至今天津市境与沽河会合,是为永济渠中段。而隋代所开运河,其实也大都是利用自然河道,或开凿前朝留下的旧河道,加以疏浚。间隔数百年,两位雄才,携手造就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

柳条轻垂,清风拂面。几只野鸭浮在河心,悠闲惬意。当曹操把目光瞄向河北境内的诸条河流,豪侠慷慨的燕赵底色更增添了几许柔美之情。

从堤顶延伸到河面的一条狭长小路上,每隔一段便露出一个红色印记。“这是我们去年防汛时留下的日期标记,现在成了历史记录。”当地宣传部的同志说。

去年夏秋的几场强降雨,曾让水位大涨。为了观测河水涨落,这条延伸到水面的粗糙小路便成了水位标尺,便于防汛人员观测和警戒。

历史上,徐万仓作为码头,基本是针对卫河而言。因水源匮乏,明清时曾将部分漳河水引入卫河,以保证南运河漕运。1942年,漳河决口,在馆陶县徐万仓村入卫,形成了现在漳卫合流的态势。

水,曾带来苦难流离,也带来沃野千里,更磨练着意志,衍生了繁盛。古渡口、古码头、古村镇……依河而生,因河而兴,大运河迎来钱粮舟楫,演绎着聚散离别。

翻过堤坝,我们步入徐万仓村。这个总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目前以农业为主导,特色产业为大蒜种植。当年的酿酒绝技和漕运生意,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消逝。

“我祖上就曾在水上讨生活,那时运粮船只随处可见。”七旬老者徐秀森自豪地讲述着河南八府来徐万仓村兑粮的美丽传说。

卫河,对中国北方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大运河贯通后,漕运成为历朝大事。直到清光绪年间,卫河水运犹能直达海河。徐万仓村本就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及至明清,更是成为航运中转站,建立了大批粮仓,后世名之为“徐万仓”。

南来北往,商贾云集;酒肆勾栏,欢声笑语……老人身后那株五百岁的古桑,遒劲的树干伸向天空,嫩绿的枝芽迎风生长,只一眼,便知它见证了往昔漕运的繁华与熙攘。对于运河人来说,渴望富裕,过体面生活,是一种本能。但在老人回忆的桨声帆影里,分明还透着质朴的侠义之气——

“当年,先祖捐出5万升粮食抗灾,还为保护忠良,抛弃了万贯家财。这些年来,我一直想为爱国爱民、重义守信的徐家先祖立传。”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徐秀森想到什么就立刻在手机上记下来。他说,这也是一部运河两岸百姓的奋斗史。

桃花谢了又开,古桑枯了又生。有了水,便有了不竭生命。

1958年,当地引卫运河水向西流入馆陶,形成从南向北纵贯全县37.5公里长的卫运河干渠,2005年命名为永济河。1976年,随着陆路交通兴起和上游水量影响,卫运河馆陶段停航。2016年5月,“永济河公主湖公园—羊洋花木小镇”5公里段正式通航,迈出恢复大运河馆陶段河道通航功能第一步。

再回堤坝,天色向晚,天地一片氤氲。漳卫交汇处水波晃动,依稀倒映着良田桑榆,还有闪烁的灯火。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曾赋诗《永济道中寄诸舅弟》,首句便是“灯火匆匆出馆陶,回看永济日初高”——离开馆陶,尚晨光微熹;离开永济,日已渐高。此处“永济”,有学者释为“永济镇”。元丰四年(1081年)之前,县治并未变化。后来,永济镇迁至何处呢?

河水汩汩,没有答案。然而,在这晚风沉醉的夜色下,相信必有一处是它,正与你我共同见证着神州诗篇的千年巨变。

【记者手记】

陶山毓秀,卫水钟灵。行走大运河小分队走进馆陶——这座临河而兴的小城,曾和邺城同步崛起,成为长达四百年的区域中心。《畿辅安澜志》记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长河落日,文脉如水,古迹胜景和灿烂文化在这片沃土上熠熠生辉。置身漳河、卫河交汇处的徐万仓村,流水打着漩涡悄然远去,仿佛诉说着历史兴替、古村新颜。(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史晓多)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