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痴”郭进考
“麦痴”郭进考
扫码阅读手机版
12月25日,郭进考(中)在海南南繁基地查看新品种长势。 本人供图
12月25日的海南,晴空万里。南繁小麦试验田里,小麦已开始抽穗、灌浆。
一大早,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辛集市马兰农场老专家工作站站长郭进考就来到繁种田,逐方查看小麦新品种的长势,不时掏出尺子,测量着麦苗的高度。
忽然,他发现一个好的单株,在海南白粉病、条锈病盛行的情况下,长势良好。他立刻坐在地头,轻抚着麦头,晒得黑红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些小麦就像自己的孩子,哪一个‘成才’我都开心。”望着这颗单株,郭进考满脸笑容。
正是凭借着对小麦的痴迷热爱,郭进考带领团队先后育出33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两次获省长特别奖,一次获省突出贡献奖。
郭进考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成为麦农交口称赞的小麦育种专家、同行眼中的“麦痴”。12月28日,郭进考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
沉甸甸的成就背后,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民育种、为国分忧的初心和振兴农业的担当;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行动。
“市场变,我的育种方向就得变”
郭进考对于小麦的痴迷,始于小时候的梦想。
1951年出生的郭进考,童年平日吃的是野菜混合着粗粮,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郭进考回忆,那时还因肚子饿误食了野果,昏迷了两天。
“啥时候百姓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啊?”怀着朴素的愿望,郭进考考进了农校。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两年的农校学习,让郭进考对粮食增产有了科学认识。197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室,开始了实现理想的征程。
四壁透风的办公室、几张破旧的办公桌,科研条件简陋;
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科研基础薄弱……
怀着“让每一寸土地种出更多小麦”的初心,郭进考和团队成员踏入马兰农场进行育种试验。
为寻找育种材料,并向专家求教,郭进考常常昼夜兼程。只要有票就上火车,没座是常事,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夜里困了,郭进考就拿张报纸铺在别人的座位下,躺下去就是一觉。
庄巧生、李振声……这些国内顶尖的小麦专家,都记得这个刻苦钻研的年轻人。
郭进考对小麦育种的虔诚感动了当时小麦科研界,40多位专家答疑释惑,100多位同行互通有无,500多份育种材料倾囊相授……这让这个农校中专生,得以用国内一流科研视野在小麦育种道路上迈开大步。
上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缺乏早熟丰产的小麦品种。为此,郭进考确定了“抽穗早灌浆快实现早熟性,增加穗数提高丰产性,增强耐旱性提高广适性”的育种理念。
为了早出品种,郭进考顶着炎炎烈日,一个品系一个品系地观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割、脱粒、考种……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为了缩短育种进程,河北、海南一年两种,郭进考成了“候鸟”。尤其是海南加代时不能播种,为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郭进考都是白天在河北起苗,夜里坐飞机到海南,第二天一大早在海南移栽。
从开始育种到成品推广,整个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每年只能做一个周期试验,出了问题,数年心血就可能付之东流。
咬定高产育种目标不放松,经历了无数次成功与失败,1990年,郭进考培育的“冀麦26”横空出世。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
随后培育的冀麦38,不仅刷新了我省当时的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我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小麦高产提供了品种支撑。
梦想成真。在新品种小麦连破纪录时,郭进考察觉到这些看似完美的高产麦种存在的短板——高产品种多不耐旱,产量越高,需要的水越多。
现实情况是,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地下漏斗区不断扩大。在农业用水中,小麦又是用水大户。
“市场变,我的育种方向就得变。”郭进考认为,育种方向要把握两点:环境的变化、市场的需求。市场在变、环境在变,育种也要随势而动。
为此,他和团队创造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新方法,培育出节水与高产结合的新品种“石4185”,国家区试产量第一,创亩产716.7公斤高产纪录,成为国家标杆品种,在全国6省(区)推广面积上亿亩,节水16.3亿立方米。
随后,石家庄8号、石麦15、石麦22……一批更加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相继问世,“一水保千斤”的梦想也成为现实。
2021年,他率领技术团队培育出的具有节水、抗倒、抗寒、高产等特点的超高产品种“马兰1号”通过省级审定。在辛集市、魏县、石家庄市藁城区都创下亩产超过800公斤的河北省小麦单产纪录。“马兰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节水超高产品种。
“农业要算大账。每亩地少浇一水、增产10公斤,河北3500万亩小麦,就能节水17亿立方米、增产3.5亿公斤。”郭进考介绍,多年来,从马兰农场走向全国的节水麦种累计突破3.5亿公斤,推广到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地,覆盖面积达3000多万亩。
“群众遇到的问题,就是我服务的方向”
近日,记者走进马兰农场大地种业公司的种子加工车间,见工人们正在对小麦种子进行装袋封存,每一袋里都有一张与本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明白纸。
“这是郭进考立下的规矩,繁种单位要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一起传授给农民。”大地种业负责人介绍。
郭进考这么做,源于与农民的一次交谈。
有一次,郭进考在辛集市查看节水麦长势,一位农民告诉他,自己种的节水麦效果没有预期好。郭进考刨根问底得知,原来这位农民按照普通小麦管理方式种植节水麦,反而减产了。
这件事让郭进考深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品种都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性和栽培特点,只有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品种优势。
为此,郭进考提出,技术服务,必须源于生产需要,与农民共鸣,“群众遇到的问题,就是我服务的方向。”
为帮助农民掌握小麦管理配套技术,郭进考经常深入基层实地培训。整个小麦生育期,郭进考时而现身藁城刘家庄村、辛集试验基地的田间地头,时而出现在望都万亩示范田里,面对面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由于郭进考实践经验丰富,能讲到点子上,只要听说老郭来了,麦农们都会将他团团围住,问这问那,把他当成最信任的贴心人。
省农业农村厅每年组织3-4次全省农业系统技术培训,作为主讲,郭进考每次都很认真准备课件,提前一个月去田间调查研究,搜集一线大量材料,讲的内容都是生产一线经常发生的技术难题,农技推广人员受益匪浅。技术讲座近30年,接受培训的技术人员超过万人。
如今,我省小麦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播后镇压、推迟春一水等小麦关键集成技术,都有郭进考的辛勤付出。
“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我的品种和技术被老百姓应用到生产中,促进了农民增收。这比我发表一篇论文还高兴。”郭进考说。
“小麦就像家人一样,只有走进麦田,心里才踏实”
12月25日,在海南查看小麦新品种长势;
12月26日,回石家庄参加“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
12月29日,去马兰农场查看小麦新品系抗寒情况;
12月31日,返回海南选种……
这是年过七旬的郭进考最近几天的行动轨迹。
郭进考的伙伴们多已退休在家,尽享含饴弄孙之乐。而郭进考的生活却离不开小麦。
每年五六月份,是小麦选种的关键时期。此时的郭进考,总会住在马兰农场的宿舍。
“选种时期,小麦一天一个变化,离试验田近点,能随时观察小麦的变化,我才觉得踏实。”郭进考说。
每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是我省小麦的播种时期,郭进考依然在试验田。
“今年又来不及了,明年一定回家过节。”这是郭进考对家人的承诺,但这个承诺他很少实现过。
“忙起来,不知道啥时是周末、啥时是假期,只记着小麦的生长周期。他把对家人的情感和对小麦的热爱融为一体了。”郭进考的老伴对他很理解。
择一事,终一生。“小麦就像家人一样,只有走进麦田,心里才踏实。”郭进考说。(河北日报记者赵红梅)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