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东柳泉村:舞钢叉之韵 传非遗之光
河北易县东柳泉村:舞钢叉之韵 传非遗之光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智慧娟、王迪)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柳泉村水泉广场上热闹非凡,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一条条“火龙”划破黑暗,时而翻转、时而升空,一时间广场上金光四射、烟火升腾……原来这是东柳泉村钢叉会的成员们在操练“火叉”技艺。村民一边鼓掌一边感慨:“原来一年里也就在正月十五晚上看一次火叉表演,多亏水勘院帮我们村舞钢叉申请了县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钢叉会的成员们心气更足了、排练也更勤了!”
图为火叉表演。
东柳泉村的传统民俗项目舞钢叉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生活贫困、多数村民外出务工,这项民俗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日趋式微。
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驻村工作队进驻东柳泉村之后,在做好产业扶贫、技术扶贫、消费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扶贫亦要扶志,围绕文化扶贫和文明培育做足了文章。2018年,时任驻村第一书记郭庆十在萌生了重振舞钢叉荣光的想法之后,便踏进了崔志泽的家门,与这位“一分钟内钢叉围绕身体做360度旋转次数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促膝长谈,达成了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此后,郭庆十一一拜访昔日的钢叉会成员,向他们阐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着申请资金购置锣鼓、钢叉、服装等,在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出资修缮的古戏楼和水泉广场上经常能看到钢叉会成员训练的身影。至此,沉寂了20多年的舞钢叉又焕发了生机活力。
图为舞钢叉表演。
钢叉会重新集结后,除了在春节、元宵节为本村百姓表演,还经常受邀前往狼牙山、易水湖、太行水镇等热门景点以及邻村或庙会去表演。钢叉会每次外出表演都能获得两三千元的收入,既解决了购置设备的资金,又有了余力培养学员。
舞钢叉在村里的热度越来越高,大家申遗的意愿也愈发强烈。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驻村工作队员多方走访,四处搜集素材、整理资料,深入挖掘这项民俗的深厚内涵和文化资源禀赋,几易其稿,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申请递交至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19年底,易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炉,东柳泉村舞钢叉成功入选!这一消息迅速在村里和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传开,文明培育结出了累累硕果,也在舞钢叉二百余年的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申遗成功后,钢叉会成员热情高涨,腰板挺得更直了,而且肩上多了一份传承和发扬光大的责任。有时我去成员家里串门,还没进门就能听到院子里传来钢叉舞动的响声,闲聊和玩手机的现象不多见了,文明培育的效果显而易见。”时任驻村第一书记李连山欣慰地说。此后,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将文明培育向广处深处拓展,同时,积极推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
2020年10月,钢叉捐赠仪式在东柳泉村水泉广场举行,村“两委”负责同志接过崭新的钢叉后,将写有“舞叉技艺传精神,文明培育奔小康”的锦旗郑重地递到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党委书记苑玉强手中。一年后,保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东柳泉村舞钢叉入选。
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赋予其时代内涵是叉会成员时常思考的问题。东柳泉村舞钢叉第六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崔志泽说:“要以市场思维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培育有东柳泉特色的文化产业,与现有传统种植业有机融合,打造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创新表演形式,争取尽快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舞钢叉昔日的辉煌。”
近几年,钢叉会大力招收新学员,这些“新鲜血液”的年龄从八岁到二十来岁不等。西柳泉村的一名小学生慕名投师,成为东柳泉钢叉会最年轻的学员,他放假时经常向前辈们讨教招数,已学有小成;崔志泽年仅9岁的儿子也对舞钢叉产生了浓厚兴趣,熟练掌握了串腕、立背等基础招式,还突发奇想地踩着平衡车舞钢叉……这些“后浪”的融入和成长也让前辈们看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河北省地矿局水勘院在深化拓展文明培育的内涵和外延上做的工作,使文明之源充分涌流,让文明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