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闻纵深|涉县梯田,勾画生物多样性之美

2021-10-28 05:05: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涉县旱作梯田航拍图。通讯员路海东摄

阅读提示

日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组委会公布了“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结果,“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从全球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成功入选。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是北方旱作石堰梯田最具代表性的系统之一,其中最具规模的梯田位于井店镇王金庄区片。涉县旱作梯田的传统农家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核心区的王金庄村保留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包括171个传统农家品种。

涉县如何保护旱作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入选全球样本有何意义?

今年秋收的玉米中挑选出来的种子玉米,涉县旱作梯田协会会员已经做了初步的标号和品种登记。通讯员何晓芳摄

极为丰富的农家品种资源

“这个是7个叶的金皇后,是王金庄五街李书榜在北坡种的;这个是8个叶的老紫玉米,生长在南崖圪台的;这个是二马牙……”10月15日上午,涉县旱作梯田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曹肥定,从摆放整齐的玉米堆里挨个拿出不同种类的玉米介绍,“这都是从今年秋收的玉米中挑选出来的种子玉米,已经做了初步的标号和品种登记。”

秋收后,涉县旱作梯田保护协会的会员们正在挨家挨户收集种子,玉米、南瓜、豆角……会员们需要收集的农家品种多达上百类。

粮食作物、蔬菜作物、药用植物、林果产品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多样化的食物资源,为生活在涉县旱作梯田的村民提供了有力的粮食生计安全保障。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种植或管理的农业物种有26科57属77种,共有包括171个传统农家品种。”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贺献林介绍,“在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中,通过混林农复合发展花椒、小米、核桃、黑枣、柴胡等种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态农产品。”

正因如此,涉县旱作梯田系统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还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

贺献林告诉记者,当地村民世代沿袭的留种习俗,保存了大量玉米、谷子、小麦、花椒、豆类等作物的农家品种,增强了旱作梯田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增强旱作梯田的农业生产抵御病虫害及旱涝灾害的能力,使得旱作梯田得以始终存续。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建成教授指出,涉县旱作梯田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案例,是太行山区山地农业生态系统中一个很好的典范。传统农作物品种被保护下来,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无论是太行山区生态系统,还是保存下来的农业稀有品种或者其他动植物种类,都在种质保存上、基因多样性层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嘚嘚、喔喔……”赶驴声从不远处传来,10月15日11时,涉县王金庄二街村村民曹海魁赶着毛驴从地里回来。

毛驴身上驮着两捆谷草,顺着梯田之字形山路一步一步走下来。“今年雨水大,国庆前谷子已经抢收,现在把地里的谷草拉回来,这是毛驴的口粮。”村民曹海魁说。

毛驴是旱作梯田系统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是梯田内特有的生产力和交通工具,驴粪是上等的农家肥,秸秆通过过腹还田或与驴粪堆沤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因此毛驴还是保持梯田可持续生产的动力之一。

“看,每层梯田上最外边是花椒树,中间种植玉米,最里面是豆角。”涉县农业农村局的王海飞指着身旁的一块地说,“花椒树根系发达,起着固土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顺着王海飞的手指方向记者看到,垒砌梯田的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块,基部是大石头铺垫,中部是用碎石分层填充,上部则用过筛细土铺就,铺垫十分整齐。

“这样的石堰梯田不仅结构稳固,而且具有很强的蓄水保土能力,达到‘有洪防洪、无雨防旱’的效果。”王海飞说。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核心区王金庄,属于缺土少雨的石灰岩山区,梯田土层厚的不足0.5米,薄的仅0.2米。

王海飞告诉记者,旱作石堰梯田都是由一块块山石修葺而成,石堰长度达数千公里,高低落差近500米。石堰平均厚度为0.7 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约由400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堆叠而成。最小的田块面积甚至不足1平方米,土壤瘠薄处深度不足20厘米,正所谓“两山夹一沟,没土光石头,路没五步平,地在半空中”。

“旱作梯田系统是一个秉承循环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也是入选全球生物多样性案例的最重要原因。”贺献林说,依山而建的石头梯田、颇为丰富的食物资源、既是生产工具又是运输工具还是有机物转化重要环节的毛驴、随处可见的集雨水窖、散落田间的石屋,在人的作用下巧妙结合,融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旱作生态系统。

涉县旱作梯田协会成员正在王金庄“种子银行”挑拣种子,进行种子更新。通讯员何晓芳摄

就地活态保存传统农家品种

红没丝豆角、紫扁豆角、黑花豆角、灰小豆角;黄皮南瓜、老来青南瓜;青谷、黄谷、红谷、毛谷……陈列架上摆着的瓶子,标签、品种、编码一目了然,这是涉县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的一角。

“这个种子还新,可以留下。这个已经老了,不能在这里保存了。”与此同时,涉县旱作梯田协会成员曹翠晓正在王金庄“种子银行”挑拣种子。适逢秋收,最新成熟的种子优中选优放入“种子银行”。

“‘种子银行’刚搬到梯田保护协会的二楼,目前已经收集保存传统农作物77类171种种质资源。”曹肥定说,“这77类传统作物包括小豆、豌豆、眉豆、菜豆、蔓菁等老品种,光是豆角就保存了16个品种,其中红没丝这个老品种的豆角颇受百姓青睐,基本上年年都会种。”

据了解,每年协会把优良的传统农家品种传承和保护下来。像传统玉米品种,一般每年种植,成熟时选好穗,作为种子留下来,在下一年种植时再把留下来的玉米穗的两端去掉,只选用穗子中间部分的籽粒作为种子播种。

“协会种子组共有25人,分为5个小组,一年走访了118户农家及大岩岭、石崖岭、岩洼岭3条沟,收集梯田上的老种子。”曹肥定说,王金庄的“种子银行”采取的是活态保存,即对种子实行定期更换和田间种植。

“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存在于百姓日常生活中,目前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行传统农家品种就地保护模式。”贺献林说。

近两年,涉县农业农村局在组织开展王金庄传统作物品种普查、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社区种子库,村民确需从种子库领取种子进行田间种植的,需在收获后加倍返还,并制定实行定期更换和田间活态保护制度。一般作物每两年更新一次,特殊品种一年更新一次,从而构建起社区种子库保存与农民自留种相结合的传统农家品种就地活态保护模式。

对涉县旱作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光是种子留存技术就有很多种。

“不仅有优中选优的农家留种技术,对一些用量较少、具有特异性状的作物,如各类小豆、青米、黍子、高粱等,还会采取种子在家保存一年,在地种植一年,一年生产供两年使用,实现特异种质就地保护。”王海飞说。

此外,他告诉记者,还有混合种植混合留种技术。对一些长势有互补作用的品种,采取混合种植单穗选择留种。对成熟期基本一致的小品种,采取混合种植、混合留种的办法。

赵建成表示,以杂交稻及转基因作物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的确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些粮食品种的迅速普及,也给物种多样性、粮食品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巨大挑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作物品种是通过数代、数十代甚至数百代人不懈努力培育出来的优秀品种,是人类农业生产智慧的结晶,需要活态传承,保护物种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可期

“这数十斤小米是一位老客户购买的,现在正在分装打包。”10月17日8时17分,涉县微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虎林说,“新谷子刚下来,就已经收到了两万斤的订单,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晾晒、加工,二次质检确认合格后进行装袋发货。”

王虎林口中的小米产自涉县王金庄旱作梯田,小米色黄味香,质绵软,回购率极高。

“小米销量从几千斤到十多万斤,一直在增长。我发现消费者都是冲着梯田传统原生态的种植以及石头碾子磨米的传统工艺来的。即便我们小米价格10元一斤,消费者也都乐意购买。”王虎林告诉记者,小米回购率高的原因一方面是梯田的小米生长期长,一般在150天左右,且每百克的蛋白质含量远超国家标准。另一方面,合作的300个农户家中都有驴,种植小米施的是有机肥,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王虎林的身份不止于此,他还是当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种子选手”。

传统农业文化教育的缺失,令年轻人对梯田的感情远不及父辈和祖辈,所以王虎林一边统一收购销售梯田小米,让忙碌于梯田的乡亲种植无后顾之忧;一边在村里宣传梯田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行列。

“原来从小一直想离开的梯田,已经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我们的毛驴被专家称为遗产地上跳跃的精灵。家乡有这么好的资源,何愁没有发展?”王虎林说。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在这片赖以生存的梯田上,探索多种种植模式,逐步提高土地收益率,稳定支撑了生计所需。

贺献林告诉记者,梯田上的农作物,像花椒、核桃、黑枣、柴胡、连翘等特色农产品,先后申请为地理标志产品;王金庄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农业功能向农事体验、生态观光和产品深加工的逐步拓展,进一步为农户生计提供多种来源与坚实保障。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乡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受到挑战,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协会成员都是王金庄的村民,收集种子、整理种子凭借的是多年种地经验的公益行为。后期对种子提纯复壮,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这是目前协会所欠缺的。”曹肥定说。

贺献林表示,农业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譬如,主体缺失、技术失传、长期单一化种植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丧失、单一追求产量造成适应性强的特异种质资源丧失、农民生计方式多样化造成梯田农业弱化、传统农家品种生产比较效益低、特异性优良品质开发不够以及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等。

赵建成认为,从生物多样性研究角度来看,涉县旱作梯田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仍需要系统的研究,他建议从基础做起,将生物、土壤、气象水文进行综合研究。

如今,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案例的涉县旱作梯田,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10月15日17时,刚参加完生物多样性大会的贺献林从昆明返回涉县后,急匆匆地赶到“种子银行”,他要把最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讯告诉协会成员。

“在生物多样性大会上,涉县旱作梯田得到‘顶牌认可’,不少业内大咖和我交换了联系方式,他们要亲自来涉县观摩。”贺献林说。

贺献林说,我们依托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积极争取“政府、科技、企业、农民、社会”等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形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长期自我维持的传承保护机制。

“已经建成的‘种子银行’作为种子储备库,未来,当调查发现某些种子很少被当地百姓种植时,再从‘银行’拿出种子进行种植,以实现种子的活态保护。”贺献林说,“除此之外,还要挖掘老品种的独有价值。”

与此同时,当地还将依托丰富的农业物种和遗传多样性,培育龙头企业,开发特色农产品,挖掘传统农家品种的经济价值和商品价值,提高梯田种植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像王虎林这样的青年农民通过梯田传统农家品种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增收致富。(河北日报记者赵泽众、乔宾娟)

相关

河北的生物多样性

10月11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幕。中国馆线上展河北展区同步上线,向世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河北”。

河北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自然地理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是中国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据初步统计,有高等植物204科、940属,30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裸子植物7科,被子植物144科。

河北的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特点?

以植物多样性为例,河北地形地貌齐全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为悬殊,但总体上属于温带、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动植物在这里汇集,物种资源相对丰富。

“河北分布有一些特有植物,如小五台紫堇、雾灵柴胡、缘毛太行花等。但与云贵、川陕等地比起来,河北植物种类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从全国角度来看,河北植物种类数量居中上位置。”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赵建成教授介绍,省内的植物区系组成中温带成分占有绝对优势,分布较大的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百合科等。

这些植物起源古老。在裸子植物演进的鼎盛时期、被子植物发育初期,河北地区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又地处温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为种子植物的发育和分布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更为显著的是,河北植物区系成分带有鲜明的过渡性特点:因为地貌种类的多样,河北植物区系组成拥有很多跨气候带、跨地域区系的特征。

赵建成介绍,中国种子植物共有930个温带属性的属,70%的属在河北有分布。温带属中的许多木本属是构成河北省森林植被景观的重要成分,如槭属、桦木属、鹅耳枥属、栎属及胡桃属等。

其他如古热带成分、泛热带成分也延伸或经过这里,使河北植物区系保留某些热带性质的痕迹,如酸枣、荆条、柿等。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植物区系的中心地带,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06科486属1350种,约占河北全省总数的50%,也是华北保存自然植被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此外,我省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陆生野生动物540多种,现有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42种,国家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2种,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2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物种。

在生态多样性保护方面,到2020年底,河北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76处,去除交叉重叠区域后总面积为1.40万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41处、风景名胜区51处、森林公园105处、湿地公园56处、地质公园19处、沙漠公园3处、海洋公园1处,初步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些保护地建设,使我省超过60%的物种和80%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据了解,今后,河北将有效遏制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完成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索建立全省生物多样性的评估、监测、影响评价和预警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机制及快速应对体系,积极开展珍稀动植物的研究保护工作,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使全省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文/河北日报记者赵泽众)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