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点滴之间念好城市“节水经”——河北节水故事③

2021-10-19 02:34: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水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河北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抓手,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城镇再生水利用率,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做活水文章,念好“节水经”。

目前,河北省10个缺水型设区市均已创建省级及以上节水型城市。唐山、廊坊、石家庄、沧州、秦皇岛、衡水、邢台、邯郸和迁安,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这是迁安市三里河生态走廊的一个池塘(8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迁安城区大大小小的池塘成为城市天然蓄水池。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减少“跑冒滴漏”,用足用好现有水源

8月19日一上班,廊坊市清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营业二片区的王建成,登录智慧水务SaaS云平台,进入分级分区计量管理平台,一一查看所辖片区各级分区的夜间供水流量情况。

北吉里区域一条明显的上扬曲线引起了王建成的警觉。他发现,8月17日以后,北吉里考核表中夜间每小时最小流量从往日的2立方米突增为5立方米,而且呈持续递增趋势。

“这是一个有着众多居民楼的区域,管道老旧,我怀疑该区域有漏水情况。”王建成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巡检班组。在巡检班组确定无明漏的情况下,管道测漏人员上场了。经测漏人员现场查勘并使用设备仪器检测,最终确认了漏点位置。原来,该区域一处过路管道三通管件老化导致了漏水。经过开挖修复,暗漏被堵住了,该区域夜间最小流量值恢复至2立方米/小时左右。

廊坊市清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所负责人武和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个暗漏,一个月就会白白流失2160立方米左右的水,大约相当于270户家庭的月生活用水总量。

控漏就是节水。“跑、冒、滴、漏”是供水管网尤其是不少老旧管网存在的问题,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为用足用好现有水源,河北省在廊坊市和邯郸市试点推行了分区计量管理模式。

武和平介绍,分区计量管理就是通过将公共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供水区域,安装流量计、压力计及水质监测仪等在线仪表实施远程监控,进行流量、压力、水质和漏点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漏点检测及检修,提高漏损控制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实施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和应用,廊坊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16年的14.51%降低到了2020年的9.43%。2021年截至8月,通过分区排查,累计测出暗漏8处。据统计,修复后降低漏损4.3万立方米/月,挽回经济损失至少23.22万元/月。

为实现用水,河北省还大力推进供水老旧管网改造。2018年至2020年,全省累计改造城市供水老旧管网1503.6公里,2019、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平均值均已控制在10%以内,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今年,我省按照“即有即改”原则,动态更新维护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提升公共供水管网安全运行水平。

秦皇岛市海港区河东街道煤港里小区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后,居民在小区内休闲。 通讯员崔浩宇摄

推动中水回用,开拓城市“第二水源”

随着供暖季的到来,邯郸市颐高智能广场的取暖有点不同寻常。

不同于原有的电力空调系统,这里的空调连接的是一套中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利用中水所储藏的热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入能量转换的空调系统,实现夏季制冷、冬季供暖。中水来自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

中水也被称为再生水,主要指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并可重复使用的有益资源。因此,中水又被称为“第二水资源”。

邯郸市的污水处理厂日生产中水30万立方米左右,它们被用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园里的湖水由中水汇集而成,东郊热电厂利用中水替代河水用于生产冷却,外环线铺设封闭的中水管网用于园林绿化,中水还流进了小区、走进了洗车行业。“近一两年,我们还利用中水大力开展生态补水,断流的邯临沟、胜利沟、新开河等都得益于中水回用,恢复了波光粼粼的往日风采。”邯郸市政排水管理处中水开发负责人介绍。

中水已成为河北省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在秦皇岛,在水一方社区为居民建设了中水利用工程,河北港口集团利用中水进行港区煤炭除尘作业;在邢台,市区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2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优于子牙河流域重点控制区排放标准,建成区中水管网67公里,处理后的中水被用于园林绿化、道路清洁、河道补水、工业生产等。

河北省住建厅城建处负责人介绍,在做好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同时,河北省各地按照“分质供水、就近回用”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再生水使用范围由道路喷洒、园林绿化为主扩展到用于城市景观、工业冷却和生态补水等领域,再生水利用率超额完成国家和河北省要求的30%目标任务。

图为位于秦皇岛技师学院的集雨池。

雨水蓄渗一体,以海绵化改造涵养水源

蓝天白云下,鱼跃塘面,涟漪推岸。再往北是流水潺潺、荷叶荡漾的三叠泉。漫步两岸,仿佛是公园一景。这是秦皇岛技师学院的一处集雨池。

周边既无供水的河流,又没有自备井,集雨池的水从哪儿来?奥秘在于水塘四周修建的雨水沟。

秦皇岛技师学院所在的秦皇岛市海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形北高南低。秦皇岛技师学院恰好位于最南端,地势最低,一下雨,雨水就自然聚集到学院里。学院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将校区内原有水塘修建成一座面积6000余平方米、最深处达7米的集雨池,常年蓄水量在4万立方米左右。为了保持水质清洁,每年还会投放四五千尾鱼苗,这里由此成了校园一景。

为了充分利用好蓄积的雨水、建设节水型校园,集蓄的雨水还通过雨水集蓄利用喷灌系统,用作学院的绿化灌溉。“整个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既节水、节能、省工,又减少了道路积水的产生。”秦皇岛技师学院后勤服务处处长吕玉刚介绍,该系统可在原有绿化灌溉用水量的基础上节约30%至50%。

不仅把雨水蓄起来,还要让雨水渗下去。在秦皇岛市园博园,全园绿化景观及配套设施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通过植草沟、滞留区、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等渗透雨水,雨水经植被、绿地系统等净化后再回用到园中。通过渗、滞、蓄、净、排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达到吸纳雨水、调蓄洪峰的效果,还可以用收集的雨水补充园博园水景用水,节约水资源。

秦皇岛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节水中心主任高鹏告诉记者,在秦皇岛,有一大批综合利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收集等手段的海绵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供样板和示范。

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总钥匙。河北省越来越多的城市深入挖掘海绵设施节水潜力,让城市像一块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净水、蓄水,需要时再把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科学收集与利用。

目前,河北省32个设市城市均编制完成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迁安市作为全国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实施工程项目189项,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到2020年底,全省设市城市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的城区面积为52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3.4%,完成了国家和河北省要求的20%以上的目标任务。(河北日报记者宋平)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