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聚焦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开放

2021-09-16 06:32:2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开放

打破空间壁垒,公共艺术传递丝路精神

河北日报讯(记者孟宪峰)漆黑的展厅里,一团炽烈的“火焰”猛烈地“燃烧着”,带给人心中无尽的温暖和希望。这是在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上,泰国艺术家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作品《烟火(风扇)》呈现的艺术效果。

艺术节期间,“演化——公共的未来”展览在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廊坊馆向公众开放。展览通过公共艺术形式,在公共维度和全球视野下,向参观者传递了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人们渴望打破空间壁垒,“从个体重回公共”的丝路精神。

一对情侣被困在荒岛上,在自己的地质工程版本的天堂中一再重生……展览作品《那种不知道的感觉》使用动画实时模拟,反映人们被疫情改变了的生活以及回归正常生活的渴望。丰富的剧情、明亮的画面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欣赏。

《美西去了哪里》《来访》《人间乐园——鸟、人以及地质》……本次展览从互联网公共空间的维度选择了丰富的展览作品,包括使用公共影像的作品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作品,大大丰富了展览表现形式,受到广大参观者好评。

“本次展览,从户外公共空间到今天城市生活中趋于模糊的室内公共空间,以及到展厅内呈现的依托新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作品,形成了三重对于公共形态的展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展览总策划张子康说。

不仅仅在形态上具备公共属性,本次展览的作品在内容上也极具公共话题属性。导演贾樟柯于2020年受希腊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邀请,加盟《空间》短片集,拍摄的《来访》,其传播使用了互联网公共空间,同时在关注主题上也是关于疫情期间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本次展览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全球视野,共汇集20位(组)来自中国、法国、希腊、泰国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和艺术小组,作品分布于美术馆展厅、公共空间和户外绿地,作品类型涉及雕塑、巨型互动装置、新媒体、影像装置等多重媒介。

“多位艺术家结合美术馆的公共空间的特点,为本次展览创作了全新的作品。”策展人陈澈说,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带来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互动装置作品《热气球》,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带来的经典声音装置作品《变奏(廊坊)》目前还都在准备之中,月底将与观众见面。

《人民城寨的生活》表达了人类对新世界充满向往,《聚核》表达了寻求自由的状态以及形成一种新秩序的可能性,《行走的人》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漫步在各个作品之间,仔细阅读着作品介绍,细细揣摩着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引人遐思……

“此次展览的很多作品,同当下的社会热点和艺术节主题结合紧密,体现了和平、包容、合作的丝路精神,很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廊坊市民刘辉在看过展览后说,国际民间文化艺术具有跨越国界、沟通心灵、传递美好的功能作用,他会推荐更多的人来参观展览。

责任编辑:张永猛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