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收获颇丰
不虚此行!“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收获颇丰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8日至9月10日,“文化名人邯郸笔记”实地采访活动走进邯郸。 视频:新晴 杜船 吴潇 润泽
河北新闻网讯(宋燕、吴潇)9月1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作家协会、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文化名人邯郸笔记”实地采访活动圆满结束。作为即将在邯郸举办的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重要活动之一,9月8日至9月10日,著名作家代表周喜俊、桫椤、黄军峰、杨辉素、邢建军、刘世芬、尚未、常聪慧、刘学斤等走进本届旅发大会重点片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走访采风活动。
三天时间里,著名作家代表分别前往邯郸市永年区广府古城、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磁县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武安京娘湖等地采访,实地考察邯郸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实践。之后,他们将通过名人见闻式报道,全景展现魅力邯郸、旅发风采。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实地采访活动亮点纷呈,正如作家们所说,通过这次实地采访,才发现邯郸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充满了现代美。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活动在广府古城实地采访。 摄影:杜船
精心设计路线 看点多 感悟多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邯郸旅游资源丰富,有多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景点景区,这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市充满了古老的文化底蕴和快速成长的现代气息,融合了红色精神和绿色发展的多重特点。
作为“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主题活动的承办方之一,河北新闻网精心规划采访线路、精选采访目的地,选取了邯郸市永年区、磁县、武安、涉县4地10个点,引导著名作家代表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感受绿色发展、创新应用等邯郸“特色”。
一座广府城,半部华夏史,老城拥有新变化。采访首站,通过观摩广府古城、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著名作家代表聆听了充满传奇的太极故事,品味了底蕴深厚的太极文化,感受了传承久远的太极精神。走在广府古城、登上古城城墙,著名作家代表看到的、感受到的不仅是广府古城2600多年的历史文化,还有新时代的新面貌——东门桥、引河桥、甘露寺、府衙等多项工程建设落实,随着广府古城被确定为河北省第六届旅发大会承办会场之一,旅游产业更是得到跨越发展,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著名作家代表桫椤接受采访时说,“我多次到广府古城来,这次来发现又有新变化,府衙又扩建了,真是特别让人高兴。这个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地方,在旅发大会东风下,将会成为冀南平原上一颗明珠。”
高科技应用,助推旅和文有机结合。“这次的采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科技在景点中的应用,寓教于乐,在游乐中,真正达到旅和文的有机结合。”在磁县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采访结束后,著名作家代表刘世芬赞不绝口。据了解,方特国色春秋主题公园是中国第一家成语文化高科技主题乐园,最大特点就是将文化传播与互动体验相融合,综合运用数字技术生动地展现独具特色的邯郸成语文化、梦文化、女娲文化等。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一家店都是以成语命名的,比如说“书香门第”是一个书店,而“十全十美”是一个特色小吃店;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奇幻的、美妙的、惊险刺激的成语世界。“疯狂成语”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在惊险刺激中收获成语知识,完成成语奇幻之旅;在这里,能用18分钟了解华夏五千年的风云变迁和九州大地的灿烂文化。“九州神韵”项目通过巨幕立体电影的形式,再现了从炎黄二帝大战蚩尤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重大历史事件,气势恢宏地展现中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魅力。
平山著名作家邢建军说,一踏上涉县这片红色的土地,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这里有红色的情怀,身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红星、红旗、热血,非常激动。我们要发扬好、传承好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三天的时间,著名作家代表感受的是古老与现代的碰撞,绿色与红色的交融——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著名作家代表缅怀先辈、致敬英雄;享山川美景、品人祖情怀,在涉县娲皇宫,著名作家代表不仅了解了博大精深的女娲文化,参观了妙不可言的古朴建筑,更观摩了见证北齐历史文化的摩崖刻经;北国雄风、情景江南,在全国规模最大的磁州窑文化主题园林磁州水墨园,著名作家代表体验了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活动在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实地采访。 摄影:杜船
名人眼里看邯郸 景美 情深
此次“文化名人邯郸笔记”实地采访活动,特邀石家庄、保定、邯郸三地著名作家,其中既有文坛老将,也有文坛新秀。提起这次实地采访对邯郸的印象,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那就是——不虚此行。
著名作家、文坛老将周喜俊从事写作40多年来,始终深入生活。在红色记忆小镇文创旅游产品展销中心,涉县薄皮核桃的产销情况引起了她的关注,在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董事长李保红的创业经历深深打动了她。“这次采访活动收获很大。太行山是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绿色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农民共同富裕,是未来的大力发展方向。”周喜俊激动地说,这次采访活动,为她今后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希望通过本届旅发大会促进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在我看来,邯郸的景点是五彩缤纷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红色记忆小镇是红色,京娘湖是绿色,方特国色春秋主题公园是金色,娲皇宫是黄色,广府古城是墨色。”著名作家刘世芬用五种色彩概括“文化名人邯郸笔记”采访活动的选点,她说:“旅发大会把所有的景点一串而起,成为了一串晶莹剔透的彩珠。”
“邯郸历史文化是燕赵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这次活动,实现了文学与历史文化的激活,见证了新时代发展理念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理念与历史文化的结合,意义非常深远。”著名作家黄军峰说。
来自保定的作家尚未认为这次采访很有意义:“此前,仅晓得邯郸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关于这方天地的传说、故事不绝于耳。如今,扑入邯郸大地一番浏览,一番端详,一番互融,才领悟百闻不如一见给予人的震撼:广府古城的风韵,杨式太极的超然,京娘湖的纯情,娲皇宫的深邃……青山绿水,大美人寰,不虚此行。”
作家常聪慧是邯郸人,她表示通过这次采访活动,自己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一处景点都突显了当地风貌,一路行来,心里特别骄傲。若说最有感触的,一是磁县水墨园,一是涉县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在移植江南园林设计中融合了北方建筑特色,一步一景,行走其间,秀雅与端庄古朴并存,用企业家李保红先生的话说: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也能感受江南风光。走出去,引进来,这不仅展示了当地政府与企业家们积极发展、开拓革新的思维理念,也彰显了邯郸这座古城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心态。”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活动在武安京娘湖实地采访。 摄影:杜船
打造知名文旅目的地 多创新 广融合
为筹备即将启动的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邯郸对文化旅游质量进行了全面提升。9月9日,记者看到,紧邻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陈列馆的红色记忆小镇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边区教育厅旧址、八路军先遣团旧址、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等多处建筑已完成了装修,开始进入布展阶段;园区内正在进行道路修建、绿化等室外建设。
英雄太行山,中国红河谷。在连泉田园水镇,著名作家代表看到的是太行红河谷核心区山水田园风光、山谷农业资源、传统村落休闲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依托连泉村生态资源禀赋,连泉田园水镇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探索出“公司+集体+村民”合作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田园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综合体,把美丽生态转化为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这里将成为红河谷农旅产业走廊特色农副产品的传播地和展销地。
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据董事长李保红介绍,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位于将军大道南侧,总建筑面积62380平方米。主要由书画艺术区、滨水休闲区、度假酒店区组成;二期位于将军大道北侧,总建筑面积113640平方米。有涉县游客服务中心、快捷酒店、古镇商业街、影剧院,以展示太行山历史文化和民俗生活等内容的文化观光为核心功能,融合古文化体验、特色购物、美食餐饮、住宿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三期位于太行山干部学院北侧,总建筑面积72940平方米。重点建设滨水养生度假区,完善区域度假休闲服务功能,主要项目为休闲、医疗、康养综合体。
据了解,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的文昌塔项目落成后,将成为涉县的地标性建筑。夜幕降临后,9层楼高的文昌塔将上演精彩灯光秀、3D裸眼投影秀,这会成为华北地区第一个大型高塔水幕光影秀场。
走在涉县这片热土上,著名作家杨辉素说,这次来采访,感到邯郸的变化太大了,环境变美了,山蓝、天青、水绿。“涉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依托红色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既丰富了旅游资源,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
9月22日,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将在邯郸拉开序幕。古老的邯郸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快速发展,打造“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推出“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形成“七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邯郸将建设成为文化、生态、康养、旅游高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一个崭新而美丽的邯郸正在等待您的到来。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活动在娲皇宫实地采访。 摄影:吴潇
征文活动继续 等您书写 等您讲述
笔墨无言,落字为声,好的故事需要用文字记录,9月8日,“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主题征文活动已同步启动。
“文化名人邯郸笔记”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省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围绕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主题“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绿色发展”,聚焦第六届河北省旅发大会项目,用文字展示邯郸及河北文旅发展的新气象、新风貌。
本次主题征文活动将持续至9月21日,题材以散文为主。投稿以word格式文件作为“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hbxwwwh@163.com ,文件命名方式为“邯郸笔记+姓名”。作品文末须详细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作者简介、手机号、邮寄地址、邮政编码。征文优秀作品将在河北新闻网等平台刊登。
邯郸,这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一眼难忘。邯郸,等您书写、等您讲述。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