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聚焦东京奥运会|孙颖莎:“大心脏”是这样炼出来的

2021-08-06 03:54: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首次参加奥运会即获一金一银的孙颖莎瞄准大满贯

“大心脏”是这样炼出来的

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获得奥运会女团四连冠。如果说赛前这枚金牌还存在变数,那最大变数无疑就是近年来多次战胜中国队队员的伊藤美诚。这场对决中,继在本届奥运会女子单打半决赛中相遇之后,孙颖莎和伊藤美诚再次遭遇,结果,伊藤美诚再次被河北姑娘孙颖莎拿下。

本场比赛,让孙颖莎终于成就了奥运冠军的梦想。加上此前的女单亚军,本届奥运会她已经获得一金一银。由此,这个拥有一颗“大心脏”的姑娘,也拥有了更高的目标——拿下奥运会女单冠军,乃至乒乓球世界大赛大满贯。

8月5日,中国队选手孙颖莎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对阵日本队。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延续神勇状态,再次担当第一单打

中国队与日本队的这场对决前,最大的悬念是谁将担当双方的第一单打。

日本队最有实力的单打运动员非伊藤美诚莫属。谁担当中国队第一单打,将大概率遭遇伊藤美诚。中国队人才济济,孙颖莎、陈梦都具备担当第一单打的实力。

“决赛前,教练问我,有没有信心打一单,有没有信心再次拿下伊藤美诚?我说,行,没问题!”孙颖莎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

事实上,中国队在女团决赛用孙颖莎“捉”伊藤美诚有迹可循。孙颖莎的省队教练杨广弟说,孙颖莎的“大心脏”是出了名的,她在大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是能打硬仗的根本。

“更何况,孙颖莎对伊藤美诚有很大的心理优势。一周前的女单半决赛,她把伊藤美诚打得眼神都不对了,估计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杨广弟说。

决赛前,中国队在女团比赛中一直让孙颖莎担当第一单打,也有继续借助高水平赛事锻炼孙颖莎,让她挑大梁、打硬仗的打算。

8月5日的女团决赛,第一盘双打比赛中国队顺利拿下,众所期待的第一单打对决也随之到来。

“前两局比赛孙颖莎打得都比较顺利。虽然第二局中后期有一些艰难,但她保持住了良好的心态并连续得分。”杨广弟赛后分析说。

第三局比赛,孙颖莎出现了一些急躁情绪,伊藤美诚则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扳回一局。

接下来的第四局比赛,孙颖莎毫不退让,不断吼着给自己打气,顶住了伊藤美诚犀利的攻势。

“第四局比赛孙颖莎虽然很轻松,但那局最为关键。”杨广弟说,孙颖莎在这局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态是制胜关键,这不仅让她稳住了阵脚,更逼得伊藤美诚暴露出了情绪不稳的短板。

“我也看到网上很多人叫我‘止藤片’,我觉得挺贴切的。”赛后,孙颖莎幽默地说。

■5岁开始练球,对乒乓球发自内心的喜欢

21岁,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即获一金一银,而且是在人才济济的“国球”项目上,孙颖莎的成长经历让很多人羡慕。她是如何走上乒乓球之路的,又是如何快速成长起来的?

“孙颖莎5岁开始在和平西路小学练球,从最开始能把球挡回去,到后来连续对拉50拍、100拍,再到能参加市级、省级比赛,她付出的努力我一直都记得。”石家庄市和平西路小学乒乓球教练组组长张春欣回忆说,孙颖莎并非那批小孩中最有天赋的,但她凭借努力让自己成为了最优秀的一个。

2010年,因为在全国少年赛上的出色表现,孙颖莎迎来了进入省队的机遇。

“当时从省内各地选来了100多名队员,我记得孙颖莎开始不是表现最好的,但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广弟说,100多名队员中,孙颖莎年龄最小,个子也最小,但她在训练比赛中非常拼,不轻易放弃每一分。

“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也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品质。”杨广弟说,从那时起,他就认为孙颖莎是个好苗子。

很快,孙颖莎就证明她没有辜负杨广弟的期许。

26名队员最终留在了省队集训,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别看年纪最小,孙颖莎却表现得很“老成”,训练非常自律、非常刻苦。此外,她还展现出了更多优秀品质。

“我渐渐发现,她领悟能力特别强。”杨广弟说,他点出来的动作细微之处,孙颖莎不仅能快速理解,还能很快运用到实战中。

就这样,集训进行一个月后,孙颖莎的成绩就冲到了第一名。“从那以后,孙颖莎在队里第一的位置再也没人能撼动。”杨广弟介绍。

而在孙颖莎的妈妈高君敏眼中,女儿之所以能够自小结缘乒乓球并成长为奥运会冠军,最关键的是对乒乓球发自内心的喜欢。

“她打小就特别喜欢乒乓球,后来到专业队训练也经常跟我们分享自己的训练收获,放假回到家也不忘训练,每天都对着镜子练习动作。”高君敏说。

8月5日,中国队教练李隼(左二)和选手陈梦(右二)、孙颖莎(右一)、王曼昱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补短”又“炼心”,三冲国家队才圆梦

很多人羡慕孙颖莎的成长之路一帆风顺。然而,她却表示,能站在奥运会赛场上的人,都不会一帆风顺。

“孙颖莎从来不服输,特别能坚持,这是她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杨广弟透露,孙颖莎曾经两次冲击国家队未果,但两次走出阴影,终于在第三次闯进了国家队。

第一次,是2013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当年13岁的孙颖莎表现抢眼,一路过关斩将,打进了女单决赛,最后却以3∶4输给了当时已是国手、人高马大的王曼昱。

“仅仅一步之遥,孙颖莎与国家队失之交臂。”杨广弟解释说,当时的政策是拿到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冠军才能进国家二队。

孙颖莎回忆,那次输球让自己一度消沉,后来在杨广弟的指导下才恢复如常,并立志补短板,再次冲击国家队。

“当时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孙颖莎的得分手段和能力偏弱。”于是,杨广弟为孙颖莎制定了一系列“补短”计划。

反手位转进攻,正手杀伤力,发球后正手抢攻,正手侧身转进攻,再加上交叉步大角度跑动步法训练,孙颖莎终于在这一系列训练中再次蜕变,逐渐能打出快、准、狠的正手进攻,并且使正手连续进攻成为了一大优势。

2014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孙颖莎信心十足,却再次遭受打击——当时出了新政策,前两名就能进国家队,然而,孙颖莎却意外止步16强。

“比第一次更伤心,我甚至非常自责,觉得对不起教练的辛苦栽培。”孙颖莎回忆说。

然而,杨广弟没有对孙颖莎失望,他一边开导孙颖莎,一边总结——她还需要颗“大心脏”。

于是,随后的训练中,杨广弟想方设法给孙颖莎“添堵”,专门挑让孙颖莎打着难受的对手和打法让她去练,让队员们给孙颖莎的队友喊加油、给她嘘声……

“让她在训练中感受到不开心、沮丧、生气、失望、绝望等各种情绪,目的就是锤炼她的抗干扰能力。”杨广弟说,也就是在这样的“魔鬼”训练中,孙颖莎的心理稳定程度不断提高,逐渐变得“百毒不侵”。

就这样,2015年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技术和心理都过硬的孙颖莎一鸣惊人,此后如愿进入了国家青年队。同年,因为面对劲敌连续上演大逆转,孙颖莎又被国家队相中。

“获得奥运会冠军已经成为过去,我的终极目标是大满贯。”孙颖莎说,此次东京奥运之旅让她收获颇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回国后,她将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补短”计划。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