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评论家丛治辰:文学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探讨|评论家丛治辰:文学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扫码阅读手机版
评论家丛治辰做客“读书荟”
探讨文学的时代性与地方性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日前,由省作协主办、河北文学馆承办的“读书荟”活动特邀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青年文学评论家丛治辰为广大文学爱好者作了题为“文学的时代性与地方性”的讲座。省内外千余名文学爱好者在线聆听了讲座。
丛治辰结合自身多年的学术研究以及对当代文学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接受等不同的审美维度,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孙犁《荷花淀》、浩然《艳阳天》等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作品进行了翔实细致的文本分析,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建构过程和发展脉络,同时也深刻揭示出文学作品背后特有的时代性因素与地方性特质。
“文学从来都是跟国家、民族等宏大主题相关联的。”丛治辰指出,有些作家认为,自己的野心不是书写时代,而是书写永恒的人性。这种认识是狭隘的、不现实的,没有纯粹意义上的人性,人性脱离不开时代要素,离开具体时代的人性是想象中的人性,是虚假的文学想象。“我们与其关注所谓的‘人性’,不如更多去关注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时代与地方、距离与融合、自我与社会,不仅是关乎文学与写作的话题,也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随后,丛治辰以《我们夫妇之间》等当代文学作品为例,从文学空间的角度,阐释了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城市建构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与文化内涵,探讨了“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氛围与文化症候,以及文学批评圈层内部批评立场的差异性。
丛治辰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故事性与理论性水乳交融,引发直播间评论区的热烈讨论。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