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知与行|信仰信念信心:克难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2021-06-23 05:07:1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伟大转变,历经磨难无往而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科学信仰、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高扬信仰、信念、信心的风帆,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伟大转变,历经磨难无往而不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科学信仰、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以信仰、信念、信心激发克难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伟大的事业,无一不是充满艰难险阻,无一不是需要信仰、信念、信心作为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信仰、信念、信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内心深处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将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内心深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为之奋斗不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是内心深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不移,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和昂扬斗志。百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

信仰、信念、信心是最好的防腐剂。拥有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就能具有天然防腐的免疫力,自觉抵制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相反,信仰缺失、信念动摇、信心丧失,就很容易在诱惑面前突破底线,在“围猎”中被捕获。只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才能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信仰、信念、信心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依靠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高扬信仰、信念、信心的风帆,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信仰指引方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始终保持顽强意志,勇敢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努力推进理论发展,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丰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努力推进理论武装,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抓好理论武装。要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更加自觉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特别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刻领会和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

努力推进理论宣传,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群众基础。理论宣传,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主要途径。要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廓清思想迷雾,排除思想干扰;树立和强化问题导向,找准理论阐释与群众关切的契合点,帮助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洞察大势;创新形式,推动理论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信念是奋斗的航标。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展现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要胸怀“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就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坚定信心最坚实的基础。经过一百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我们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当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我们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但要看到,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我们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回首以往岁月,我们走过千山万水;眺望未来征程,我们还要跋山涉水。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把伟大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王彦坤)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