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我和总书记“同框”④ | 与总书记谈诗的朱秀琴:幸福生活诗意浓

2021-06-18 08:42:4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汤润清、吴培源 通讯员郭宝强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河北唐山市调研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同办事群众交流。 新华社发

六月的唐山,天空蓝得像被水清洗过一般。

在城市西北部的祥富里社区,人们三三两两走过洁净平坦的社区甬路,漫步于绿树成荫的社区公园,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人忍不住想写下一首首诗!”这些天,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堂”里,社区“拾秋诗社”社长朱秀琴每天都组织诗友们创作新诗作,点评老作品。

“眼看着就是‘双喜临门’的日子,诗友们笔耕不辍,完全停不下来!”朱秀琴激动地说,这个七月很不平凡,祥富里居民们不但即将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建党百年的喜庆日子,同时还将迎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祥富里社区五周年。

手捧与总书记“同框”的照片,朱秀琴的眼睛湿润了。

6月3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朱秀琴在家中手捧与总书记合影。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2016年7月28日,一个令她今生难忘的日子。“总书记来时,我正在交党费。”朱秀琴深情回忆着:“总书记询问我生活情况,退休后有什么日常活动。我告诉总书记,自己是社区诗社的一员,每天生活得特别充实。”更让朱秀琴难忘的是,总书记还仔细听了诗社老师王跃东讲解《重温入党誓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啊!这是一个老党员表明自己心志的一首诗。”总书记一边点头称赞,一边道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成为朱秀琴决心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动力。

6月3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朱秀琴和诗社成员一起上课,学习诗歌创作。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我们的诗社虽然只有几十名成员,是个扎根社区的‘草根诗社’,但这几年我们不仅出版了诗集,47名成员还成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朱秀琴记得,总书记来社区视察那天,在跟大家告别时曾问大家:“大家幸福不幸福?”当时在场的几百名居民齐声回答:“很——幸——福!”

朱秀琴说,近年来,居民们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特别是政府出资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社区的环境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楼体加了保温层,冬天暖气很足;小马路两边铺了垫道板,划了停车位……“生活是诗歌的源泉,浓浓的幸福感就这样从我们的笔端流淌而出。”

6月3日,航拍唐山市祥富里社区。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生活即诗,诗即生活。

庆祝新中国诞生70周年,诗友们以诗抒怀:“点染森林绿万方,鲜花一束献亲娘。我今吟得三千阙,句句均含心底香。”

鼓舞抗疫士气,诗友们热情讴歌:“天寒难阻梅拥雪,月冷犹欣雾抱风。地北天南春一色,看它魍魉怎横行。”

为迎接总书记视察祥富里社区五周年,诗友们饱蘸深情:“讲台三尺伟人夸,腹有诗书气自华。根植社区存大美,弘扬国学满园花。”

6月3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朱秀琴和诗社成员一起商量印制诗集。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五年来,拾秋诗社累计创作记录美好生活、讴歌时代变迁的诗词2万多首,许多作品挂进了机关、学校、企业,赢得社会各界点赞。

“我们还出了一本诗集呢。”说起这本诗集的诞生,朱秀琴兴奋不已。2017年总书记视察社区一周年之际,她和诗社诗友们商量着把大家的作品集印成册,向总书记交上一份散发着墨香的答卷。

6月3日,唐山市祥富里社区服务中心,朱秀琴和诗社成员一起合影。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这一想法得到社区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时至金秋,《拾秋诗词选》成书付梓。感慨于各方的奔波与忙碌,她不禁赋诗一首:“行间字里漫花香,腹有诗书天地装。弹拨檐前弦万束,同心一力颂担当。”

目前,拾秋诗社正在组织全体社员创作诗词,准备印制一本新的诗集,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作品征集通知发出当天,朱秀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绪,连夜创作了一首《百年梦圆》:“红船启棹扬帆远,百载中华绮梦圆。不忘初心擎赤帜,千重画卷展新篇。”(河北日报记者 汤润清 刘禹彤)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