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
河北新闻网11月12日讯(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河北省高质量发展扶贫产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脱贫攻坚以来,全省产业扶贫实现“四覆盖”,即扶贫产业贫困人口全覆盖、产业项目贫困户全覆盖、经营主体和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累计带动321.4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分享收益、脱贫增收。2020年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二重覆盖率达89%,比2019年提高25个百分点,剩余3.4万贫困人口达到产业项目两重覆盖并实现全部脱贫,9.7万防贫对象全部落实产业帮扶措施。截至目前,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产业收入5341元,同比增长35.3%。
配强机构,优化举措,精准实现贫困户产业覆盖。5年来,农业农村系统累计投入贫困县省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324.82亿元,全省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84.4亿元,研发扶贫类保险产品80余个,提供保险保障11800多亿元,支持产业发展用地20.2万亩。建立了覆盖99.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数据统计系统。
突出特色,调优结构,融合打造高质量农业产业。以“四个农业”为引领,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减高耗低效低质作物200万亩,重点发展蔬菜、中药材、食用菌、杂粮杂豆、水果和肉牛、肉羊、肉鸡、蛋鸡“五种四养”农业特色产业。指导每个贫困县确定1至3个特色带贫优势产业,62个贫困县重点培育农业特色扶贫产业140个,7746个贫困村培育优势品种11786个,形成“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布局,重点建设7个国家级、45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成太行山燕山百里苹果、冀南太行山百里中药材、平原百万亩沙地梨等3个产业带,打造了越夏食用菌、梨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拓宽渠道,多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基本形成。全省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101个、266万千瓦,帮扶贫困人口9万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148个、126.3万千瓦,帮扶贫困人口20.1万户。以793个旅游扶贫村为重点,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木种苗、花卉、木本中药材和林下经济等产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商企业开展电商扶贫,62个贫困县网络零售额由2017年的116.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1.5亿元。全省规范认定扶贫车间436个,累计吸纳5.6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
培强主体,系紧纽带,持续提升产业带贫收益。近三年在贫困地区签约项目162个,引进正大等知名企业143家,总投资776.39亿元。62个贫困县打造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6家,其中年销售额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10家。在全国率先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2个贫困县建成联合体128个,辐射带动90%以上的贫困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构建平台,指导到村,全力提升扶贫产业科技水平。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9个创新团队,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组织237名特色产业岗位专家,与贫困县产业基地实行一对一定向服务。在贫困县建设农业创新驿站81个,通过驿站转化、应用、推广600多个农业新品种、38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示范引领8100多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辐射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致富。
培育品牌,畅通渠道,构建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在贫困地区打造20个“大而精”“小而特”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0%。打造贫困县区域公用品牌91个,分级建立贫困地区经营主体名录,制定“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指南。通过线上“云推”,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合作,打造“河北省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建立38个地方特色馆,200多家企业的近千种产品上线销售,在线下组织贫困地区参加河北优质农产品进京年货节、北京农业嘉年华、中国廊坊经贸洽谈会等特色农产品采购对接。
防控疫情、防范风险,产业扶贫成果不断巩固。开通“12316”“抗疫情·解农困”三农热线,第一时间帮助贫困地区经营主体“点对点”解决农资和产品运输不畅、积压滞销、企业无法正常开工等问题。强化产业风险防控,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在63个县326个贫困村抽取1515个贫困户,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每季度分析研判进展及问题,增强产业发展的指导性。
结对帮扶,合力攻坚,环京津扶贫共同行动成效显著。2017年,农业农村部会同京津冀三省市在我省启动实施“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扶贫共同行动”,农业农村部28家事业单位对口帮扶我省环京津28个贫困县。四年来,引进省外企业107家,落实合作协议121个,完成投资49.7亿元,帮助培育本地农业企业472家,完成投资85.6亿元,组织开展营销活动3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