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璨正在练习缂丝技术。
定州崇文街,思本堂缂丝艺术馆。
华丽的屏风,精巧的团扇,彩色丝线编织的草虫花卉栩栩如生,丝织品的质地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街上两名游客被吸引进来,驻足欣赏一番之后向工作人员询问:“这是刺绣吗?”
“这是缂丝。上面的图案不是绣上去,而是织出来的。”
缂丝,织中圣品,一项至今无法为机器取代的丝织工艺。
提起丝绸,人们想到的往往会是温婉的江南,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河北曾是衣被天下的丝织品产地,而缂丝这门冠绝丝纺织业的技艺,就是源自定州这座华北平原上的北方古城。
这是一段失落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定州曾经的骄傲。王鹏巍,思本堂的创办者,一名土生土长的定州女儿。十余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定州与缂丝之间的渊源之后,她心中便种下了一个执念——让缂丝“回家”,续写这座古城的锦绣传奇。
如果乡愁也有具体的形象,在王鹏巍心中,那或许便如缂丝,千丝万缕,承载着许多故事,牵系着深沉的情感。
巧手奇工。
一
定州古城失落千年的传奇
“你要是拍照的话,我去换身衣服吧,不能给缂丝丢人。”思本堂内,王鹏巍低头看了下自己的衣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几天气温骤降,她身上穿了件薄羽绒服,里面是一件“下地种菜穿的”格子衬衫。
王鹏巍的日程排得很满:前一天坐了一宿夜车从外地回到定州,一早赶去青少年活动中心给中小学生上缂丝公益课。午休没一会儿便来到店里,还有许多事务要在这个下午安排——第二天她又要出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民族服装研修。
所有的忙碌都是为了缂丝。
一提起缂丝,王鹏巍脸上倦容尽扫,眼中泛起了光彩。
“今天上课时,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这个‘gé’丝是哪个年代的。我就告诉他,这个字念‘kè’,作为定州人,你必须记住这个字。”
十多年前,还在银行工作的王鹏巍第一次了解到缂丝,就被这门极尽工巧的手工艺吸引。让她意外的是,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定州古城,竟然就是缂丝的故乡。
“河朔、山东养蚕之利,逾于稼穑。”西汉到唐宋的一千多年时光里,定州一直是北方重要的丝织业中心。盛唐时,定州地区贡赋八种丝织品,数量占了全国总量的46%。悠久的丝织业传统,加之南北物资交汇之地的繁荣经济,推动了丝织业中最为奢华工巧的工艺——缂丝的发展。
缂丝工艺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缂丝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而以宣和时制作最盛。宋人庄绰的《鸡肋编》中曾对定州的缂丝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
“刻丝”便是缂丝,通常以素色生蚕丝作经线,彩色熟蚕丝为纬线,织作时同色纬线并不贯通全幅,而是根据纹样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分块缂织,即所谓“通经断纬”。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痕,仿佛刀刻。
通经断纬的工艺,可以自由变换色彩,特别适合摹缂书画作品。宋代缂丝名家沈子蕃便是个中高手。清宫旧藏沈子蕃的《梅鹊图轴》,以梭代笔,用丝线生动再现了画作的笔墨意趣,至今是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
沈子蕃原本是定州孟家庄人,靖康之役后离开定州南下,落籍吴郡(今苏州),也将精湛的缂丝技艺带至江南,开枝散叶。两宋迭代之际,诸多如同沈子蕃一样的北方工匠纷纷南迁,缂丝艺术在吴山越水间走向了巅峰。至明清时期,缂丝的生产中心已转移至苏州一带。
与此同时,远在北方的定州,传统工艺的发展却在金元时期的战火和明初靖难之役的屠戮中屡受重创,而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和棉纺织业的发展,定州作为缂丝之乡的辉煌,也渐渐成了一段被遗忘的记忆。
二
南北合力,助缂丝“回家”
定州缂丝的兴衰际遇,唤起了王鹏巍心中强烈的责任感。
王鹏巍是定州西关王氏的后人,从小听着祖辈父辈口中的家族故事长大。王氏家族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居定州,历经600年风风雨雨,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家族。
王氏先辈王灏是清代咸丰年间的名士。他和儿子王延纶花费36年心血,搜集先秦至清2000余年间河北名贤佳作,花费巨资刊刻成书。这部《畿辅丛书》共173种、1530卷,在历代王氏后人的妥善收藏下,3万余块木刻版一直保存完好,现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家族先辈数代人传承保护故乡文化的努力,在王氏后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珍重故土、珍重传统的种子。遇到缂丝之后,王鹏巍心底的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重振定州缂丝的冲动。
王鹏巍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缂丝相关的资料。“越学越着迷,银行的工作也辞了,就一点一点地研究,越学越觉得好像我能读懂它(缂丝),它就在那儿等我,等我读懂它,把它的故事‘翻译’给更多人知道。”随着了解的深入,她也渐渐发现了缂丝技艺与自己的家族之间的渊源。
有些缘分似乎在冥冥之中便早已注定。王鹏巍在四处寻师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
工艺繁复、造价高昂的缂丝,明清时期常被用来织造帝后衮服。苏州王氏被称为“龙袍世家”,前三代传人都曾是清廷匠师,一家六代传承缂丝工艺被传为佳话。王建江曾和父亲王嘉良及其他3人一起,历时3年复制了明朝万历皇帝的一件衮服;2009年,他又与其他3人一起复制了一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
王鹏巍与王建江叙谈后发现,苏州王氏原来竟也是祖籍定州。南北两支王姓后人,因缂丝重新联结在一起。王鹏巍让缂丝“回家”的想法得到了王嘉良、王建江父子的支持,她从此拜王建江为师,成了王氏缂丝第七代传人。
让缂丝“回家”,也是王氏家族共同的决定。由王鹏巍发起,王家五代人召集了多次家族会议,共同集资,于2014年成立了公司,以现代企业的模式推广缂丝。
思本堂缂丝艺术馆所在的崇文街,东邻定州贡院,西行是定州文庙,往南是定州衙署和著名的料敌塔,一片历史街区串连起定州古城半部历史。缂丝艺术馆的出现为这片街区添了几分奢华亮丽。
“思本堂的名字不是我起的,是我家老祖宗起的。”王鹏巍说,王家有58个堂号,她家这一支的堂号就叫思本堂。“做人当思本”,历代传承的家风家训,与她在学习和推广缂丝过程中的体悟恰好合二为一。
三
古代奢侈品撞上现代生活
思本堂二楼,临窗摆放着一台缂丝织机,织女杨晓璨正在专注地编织着一幅名为《鱼跃龙门》的缂丝作品,馆里收养的一只流浪猫趴在织机旁,似在默默陪伴。
素色经丝在织机上密密排列,纬丝则穿在一枚枚小舟形状的竹梭里,每一个竹梭内都是一种不同的颜色,织物的图案花纹就是靠这些竹梭的穿插变换缂织出来的。纹样越复杂,颜色越多,使用的竹梭越多,也更费工费时。
“这么大一幅作品,配线能装满一个中号拉杆箱。像这片荷叶,就要用到40多种不同的绿色。”王鹏巍介绍,画面中荷叶上的一枚小水珠,可能需要100多次穿梭才能完成。
缂丝常被用来摹缂书画,然而绘画可以对图案进行反复皴染,缂丝却只能一次织成。缂丝工艺中的戗色技巧,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线对纹样进行调色、和色,使纹样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达到运丝如运笔的效果。缂丝的戗色技法多种多样,考验的是织作匠人对画理的理解与运用。
这是杨晓璨的第二幅《鱼跃龙门》,第一幅织了11个月。曾学过多年美术的她,将油画的表现手法运用到缂丝作品中,创新了6种技法——超短戗、套戗、辐射戗、曲线尾巴戗、对称结、子母经戗,与传统的技法比起来,对各种物体质感的表现更精准,画面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
“这是我们的第八代传人,她的水平已经超过我了。”夸赞起自己的学生,王鹏巍笑得全然没有一个被“后浪”超越的“前浪”的自觉。
缂丝“回家”之后,如何做到活态的传承,是王鹏巍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拒绝各种创新的尝试。在思本堂内陈列着一幅油画与缂丝“混搭”的画作。那是在2019年,意大利画家路易·吉来定州体验缂丝工艺,恰好王鹏巍的弟子薛璐正在织作一幅比较灵动的图案。王鹏巍突发奇想,建议路易·吉在素色底色上作画,从而有了这次丝绸之路两端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偶遇。
年过五旬的王鹏巍,一直看重年轻人的创意。近年来,她与国内外年轻的设计师合作,将缂丝工艺运用到时装设计中,还开发了缂丝饰品、包袋、伴手礼、空间装饰等多种文创产品。王鹏巍一直在努力降低欣赏缂丝、体验缂丝的门槛,让这种古老的奢侈品走近年轻人,走进日常生活。
四
“我想拥有更好的未来”
17时许,王鹏巍骑上她的电三轮来到冀中职业学院。两间古色古香的教室内灯火通明,李卓蔓等几名学生正围在桌前,调试一台微型织机。她们在为即将举办的一场发布会做准备。
织机曾是王鹏巍推广缂丝过程中的一道难关。缂丝使用的是平纹织机,时至今日,上面的竹筘等零部件都没什么工匠会做了。王鹏巍买了一台旧织机,找来木匠拆掉后研究其结构,再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最终做出了一批新织机。不仅如此,思本堂还自行设计研发了这种用于教学和展示缂丝技艺的微型织机。
织机的某处零件似乎出了一些问题,王鹏巍见状立即加入了讨论。检查完织机的问题,她又去查看了学生们正在制作的作品,从华灯初上直谈到夜幕降临,全然忘记了旁边还有“外人”存在。
近年来,思本堂与冀中职业学院合作成立了大师工作室,培养缂丝专业人才,22岁的李卓蔓就是这个专业第一届毕业生。
事实上,李卓蔓还在读中学时就已开始学习缂丝制作了。那还是四五年前,她跟着画国画的母亲来看王鹏巍组织的一场缂丝文化展。展览现场很多老师傅一起织缂丝的场景一下子吸引了她,“感觉特别美好”。从此,她便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来思本堂学习,直到后来彻底走上了职业道路。
这正是王鹏巍希望看到的。缂丝的技艺,归根到底还是要传下去。多年来她四处奔走,就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缂丝技艺的队伍,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除了与各大中专院校合作外,王鹏巍还在社会上广收学员,定州孩子在她这里可以免费学习缂丝。
王鹏巍还与定州特殊教育中心合作,针对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开展缂丝培训,让他们可以通过作品与人交流。薛璐当年就是被语言康复学校的老师推荐来学缂丝的。那时的她只有18岁,家离得远,只能住在店里。晚上一个人害怕,王鹏巍就留下来陪着她。经过几年的学习,她现在已是王鹏巍的得力助手。
32岁的杨晓璨是名弱听女孩,是在大学毕业六年后开始学习缂丝的。与老师当年对缂丝的“一见钟情”不同,从事缂丝织作是她经过多次考察了解和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职业规划。杨晓璨认为缂丝技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失去上升空间,在女性的职业发展中有很大的优势,“我想拥有更好的未来。”
五
经历了生死,才知道什么最重要
“有的时候你甚至感觉缂丝是种活的东西,你可以跟她对话。”王鹏巍说。多年来缂丝几乎占据了她生活的全部,谈起一路走来的艰辛,她讲述了一段很少向人言及的往事。
大概是2016年的时候,王鹏巍带着工作人员赴山东办展览的途中遭遇严重车祸。事故现场大家忙着送伤者就医,事后才发现车上携带的缂丝展品不见了。王鹏巍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打开车厢那一瞬间的心情,那时候她才意识到缂丝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说着,王鹏巍的眼圈红了,她说经历了生死之后,才明白生命中什么东西最重要,从此以后,其他的东西她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只想着如何把缂丝做好。
任何一项技艺的修习,都会从技术的磨炼最终上升至心性的磨炼。王鹏巍将自己多年从事缂丝事业的体会,概括为“丝丝真情,表里有道”。她说缂丝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不朽,是因为缂丝匠人在一丝一线织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而缂丝织物表里如一,一如做人的要求。传承缂丝技艺,更要传承其中的文化内涵。(燕都融媒体记者唐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