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青山不老——阜平脱贫记

2020-07-03 03:15: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青山不老

——阜平脱贫记

青山掩映间的骆驼湾村 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赵海江 摄

太行山,山连着山,她曾是保护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新中国的摇篮。

太行山,山连着山,她曾是桎梏乡村振兴百姓富裕的藩篱枷锁,山高路远闭塞落后成为发展的羁绊。

太行山,山连着山,风景如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

位于太行腹地的阜平,是一片英雄的热土。晋察冀边区政府从这里走来,“新中国的雏形”在这里形成。2012年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动员令。

七年多脱贫攻坚,阜平这块古老热土和巍巍太行再次焕发青春容颜,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已然启动,演绎着燕赵大地上最为壮阔的风景。

一 春到阜平

青山掩映间的骆驼湾村。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赵海江 摄

春风习习,吹拂山川。

四月,我们驱车赶往阜平,今年太行山的春天来得晚一些,但愈加美丽。山巅上的雪尚未融化,山腰上的桃花、杏花已开得一片繁盛。

远远眺望,七年多前那个熟悉而伟岸的身影,踏雪而来。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轻车简从,走进阜平县骆驼湾和顾家台,访贫问苦,一场全国人民共同参加的脱贫攻坚战从这里发出了动员令。

奋斗的号角,从骆驼湾村农家小院飞出,从顾家台村委会小会议室发出,如滚滚春雷震动着巍巍太行,若浩浩春风激荡了燕赵大地,并迅速传遍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神州。

骆驼湾沸腾了!河北沸腾了!中国沸腾了!

七十二岁的顾宝青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骆驼湾这个深山小村,而且入户走访到她家的小院。她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天特别冷,她跟老伴唐荣斌感受到了世间最温暖的关怀。

“天那么冷,我家老唐赶紧把火盆摆到土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总书记见我们脱鞋上了炕,也跟着盘腿坐在了炕头上。”七年多后想起那幅画面,记忆还滚滚发烫。

雪,在悄然地融化。

“您小心脚下!”村民唐宗秀挽起总书记的胳膊,盛情邀请总书记到她家看看。破屋土炕,干净整洁,墙角的杜鹃花悄然绽放。她还记得,总书记来家时,一张土炕就占去半间屋子,余下半间,放着两个橱柜和一张桌子,屋里很局促,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生活过得怎么样?”

“每年收入多少钱?”

“你们吃什么?”

……

总书记细细地问,慢慢地聊。

关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如春风细雨滋润人们心田。

顾家台村委会的小会议室内,乡亲们围坐在总书记的周围,聆听着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殷殷嘱托——

“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

小小房间里,流动着汩汩真情,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

二 城南庄的泥土房

青山掩映间的骆驼湾村。河北日报记者 赵杰 赵海江 摄

四月的太行,漫山新绿。山脚下的胭脂河,碧水潺潺。

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几排小小的泥土房,在阳光下,散发着亲切而朴素的光芒。

轻轻推开小院门,玉兰正盛,扑面而来的是七十多年前的战火烽烟。我们在泥土房子里抚摸着简陋却闪耀历史之光的桌椅家具,仿佛触摸到当年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滚烫初心……

时光不老,记忆弥新。

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牵引追寻的脚步,我们走向太行更深处。在花山村的街口,那盘粗陋朴实的石碾岿然不动,无声地讲述党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村民张文明正在给游客讲毛主席当年在花山的故事,声音有些沙哑。他摇摇手中的小红旗,指着眼前碾盘上黄澄澄的小米,话头拉到了七十多年前……

那天,风儿绵绵软软,石碾吱吱呀呀。“轻些,再轻些……”父亲张冀新和奶奶、母亲为了不影响首长和子弟兵的休息和办公,打算到远处碾盘上碾米,却被警卫员拦住了。从老屋走来一位高大伟岸的首长,亲切地跟他们一起推转石碾,拉起家常话……几十年来,张冀新和张文明父子接力,做起红色旅游义务宣讲员,一个个故事讲不够的是党对人民的殷殷深情。人民是党和国家的靠山,党和国家带领广大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城南庄的泥土房,花山村的石碾盘,见证着阜平曾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抗战时期,阜平以不足九万人口,养活了九万多人的部队和工作人员。全县两万人参军参战,近四分之一光荣牺牲。

“阜平不富,死不瞑目。”曾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新中国成立后辗转得知阜平百姓依然贫苦的消息后内心焦灼万分。

脱贫,阜平不能再等下去了!

2013年1月15日,北京,持续的阴霾天气令人压抑。国务院扶贫办支持阜平县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汇报会会场内,气氛热烈,人们既兴奋又着急。此时,阜平仍有近一半人深陷贫困的泥淖。

时任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永远忘不了那时的情景,他们牵头中央十二个国家部委(局、办)相关领导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各级领导进行一次面对面沟通。

“从哪些方面入手能让阜平尽早脱贫?”

“阜平适合发展什么产业项目?”

……

扶贫工作相关议题一项一项讨论商议。厚厚的一沓阜平县扶贫资料摆在每个人面前,俨然一份份作战分析图……

“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回想起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伙儿心绪难平……

“必须得干出个样儿来!”

三 山乡巨变

七年光阴,弹指一挥间。

脱贫攻坚七年多,不仅仅让大山和村庄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变。

骆驼湾一号院,门前的红灯笼与黄墙灰瓦相映,朴实热烈,一派太行风情。推开院门,一块巨石迎门而立。顾宝青大娘在自己家里,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动情地讲述七年前的故事,讲述骆驼湾村脱贫攻坚的经历。她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

阜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有着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以及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等多重身份。祖祖辈辈生息于此,靠山却吃不上山——2012年,骆驼湾村六百多口人,四百多口处在贫困线下,人均纯收入只有九百五十元。

那时一家人日思夜念着何时不愁吃穿?何时住上新房?现在愿望早已实现,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一万三千六百二十元。顾宝青脸上的笑容花一般灿烂。青砖灰瓦黄泥墙,地暖双层玻璃窗,冬季暖夏季凉,装修温馨又时尚……顾宝青和二百七十六户村民都住进了新房。

当年,很多人笑话唐宗秀,家里那么穷还有心情养花!她在心底说:“看看花,哪怕一眼,身上就有劲儿啦。”如今,不但她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民居,她最得意的是她的花姑娘们也都有了新房。

唐大娘拉着我们来到主卧隔壁,打开门,满满一屋子的花映入眼帘,有菊花、刺梅、杜鹃和玻璃海棠,个个长得精神。最惹人眼的是一大片半人高的绣球花。叶子碧绿碧绿,米粒似的小花苞已结满枝丫。唐大娘抚摸着花苞说,她最爱这花,花期长,一朵靠着一朵,你扶着我,我扶着他,聚在一起,开得可盛啦!像骆驼湾的人,也像骆驼湾的山。

现在,村里人在朋友圈亲切地喊她骆驼湾的“花房大娘”。女儿悄悄告诉她这个美称,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花房大娘、花房大娘……还挺好听哩!”

如今,性格开朗的“花房大娘”越来越美了,不仅花养得美,日子过得更美。家里四个外嫁的姑娘,逢年过节可以同时回家住新房。她和老伴、三女儿,还都被聘到村旅游公司工作,打扫街道,养花种草,一天到晚琢磨如何扮靓骆驼湾,迷醉外来游客的眼。他们从早到晚不停脚地忙碌着。

“想吃点啥?都是农家的特色。”顾宝青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当了一辈子农民的顾大娘,去年摇身一变成了村旅游公司的“美食家”。原先摊煎饼、摊黄子、炖大锅菜等家常手艺,竟成了顾大娘的“美食秘籍”。新鲜的玉米面配上黄澄澄的柴鸡蛋,那个味儿让人一辈子都难忘记,那是世世代代太行人家的烟火气。

在村美食一条街上班第一个月拿到两千元工资,顾宝青第一时间告诉前两年已过世的老伴。她亲手把摊好的黄子、煎饼摆在坟上,拿出老唐生前扎的红灯笼,挂在树上。这盏灯笼是老唐的未了愿望,他盼着孩子们都回来,一起住进新房时挂起来……

“老唐,灯笼都挂了一年多了,就缺你一个人……”

“老唐,你放心,我会替你活出个模样!”

如今,不只顾宝青活出了模样,多少辈人的梦想正在悄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昔日冷清的山村渐渐变得热闹非凡:塔楼高耸,工地繁忙,一座座灰瓦黄墙独具太行特色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骆驼湾、顾家台、城南庄、花山村……脱贫攻坚星火燎原般在太行脚下热火朝天。

顾宝青和唐宗秀这些老人家闲下来时,会对着大山鞠躬,感谢共产党。是共产党让祖辈们的脱贫梦、安居梦一个个实现。如今,村里每个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追求新的梦想。望着他们奋斗的身影,我们肃然起敬!

四 骆驼湾的山

骆驼湾的山,山连着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顾瑞利不甘贫穷,离开大山。身在异乡为异客,出外打工这些年,他常常梦回故土,乡愁越来越浓。“我得回家乡!”二十年前,他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骆驼湾。

骆驼湾的山,巍峨雄伟中有几许多情妩媚。东邻天生桥景区,西邻五台山,南靠辽道背,成片成片的原始次生林,是天然大氧吧,这里的空气沁人心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你怎么去用它。”顾瑞利个子不高,话不多,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汉子。他办起骆驼湾第一家民宿,渐渐由小到大,最多时能容纳一百多人。

2017年,顾瑞利当选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想方设法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全村乡亲脱贫致富。

“太行山可大了去啦!如果打通路,这巍巍青山能养得起成千上万老百姓。”顾瑞利信心百倍。经过多方筹措资金、政策帮扶,村旅游公路通车了。路通了,到骆驼湾的人,越来越多。起初,村民零零散散开的农家乐,虽然也赚钱,但不成规模,缺乏品牌意识,也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要想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就得资源整合。”顾瑞利和村两委又有了新的想法。去年五月,县里成立了顾家台骆驼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每年每平方米一百元的价格,对顾家台、骆驼湾两村农户闲置房屋进行租赁,统一规划、统一经营。

村民们起初都心存疑虑,并不积极。“老房给公司运作要不回来,找谁论理去?”

顾瑞利第一个站出来,把自己的农家乐交了出去,现身说法一家家做工作。“乡亲们,有村党支部在,放心吧!”“咱集体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能带领大家伙致富。”

后来,公司贴出招聘启事,聘用村民当保洁员、保安员、服务员,每天每人给开70元工资。“每年拿着房屋租金,在村里上班再挣份工资,以前可没想过有这么好的日子。”面对这些优惠政策,曾经抵触的村民渐渐想通了,报名的越来越多。

解开思想“疙瘩”,卸掉心理“包袱”,骆驼湾人齐心协力奔小康。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眼瞅着人们都忙活起来,人人有活干,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带劲,顾瑞利心里可美呢。去年,骆驼湾共接待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太原等地的游客二十多万人次。节假日期间,两百多个床位,几乎天天爆满。年底公司一分红,大家伙干劲更足了。

村民任二红在老宅开起了“广阔超市”,去年“五一”小长假,进账好几万。今年,他喊回在外地打工的妹妹任永花,一起张罗山货大集,把阜平的土特产集中到骆驼湾,依托旅游线下办山货大集,线上开电商平台,“两条腿”走路,把骆驼湾的绿色农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一个个梦想照进现实,点燃幸福生活的希冀。

春天,顾瑞利又一次站在骆驼湾的山上,从北向南遥望,奇峰锦绣,草木葱茏,太行山大好风光尽收眼底。

七年多来,旅游业带动全县近五千多贫困人口奔上小康。如今,阜平县连点成线,城南庄与骆驼湾、顾家台、花山等美丽乡村一起,绘就“红绿”交织的独特旅游风景线。

五 顾家台的大棚

骆驼湾,绿水青山如诗如画;顾家台,“黑色金山”起伏错落。一排排覆盖黑色遮阳网的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有着别样的风景,像连绵不断的“黑色金山”,演绎脱贫佳话。

穿行其间,迎面走来一个大高个,脸膛黧黑,满身尘灰,看上去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县里派下来的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陈国。他老家顾家台,原是县旅游部门的干部,2015年接到任命时,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有点蒙。

“全国、全省都来支援俺老家脱贫,领导点了自己的将,不回去,那算个啥?”第二天,陈国二话没说,抛下爱人孩子下了乡,住进村委会办公室。他走家串户嘘寒问暖,扑下身子联系白沟箱包公司项目进村,弯下腰和乡亲们建起香菇大棚,一干就是整整五年,活脱脱变成了一个老农民。

“县里出了好政策,老百姓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一亩地一年租金一千元,企业负责建棚、销售……”刚从县里开会回来的陈国兴奋地眼里冒着光,立马召集全体村民大会,把县里发展香菇种植的计划告诉大伙。会上,他的话还没讲完,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种香菇能致富吗?”

“土地流转出去收不回租金咋办?”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流转出去,村民们有些担心。会后,陈国发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2016年,顾家台五十个香菇大棚像一座座小山齐刷刷建起来。几十位技术员常驻园区指导包棚养菇技术,好几家香菇企业派人驻村统一提供菌棒和收购香菇,县里还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为村民们解决资金难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等来等去,就是没有村民来租种!

陈国和几个村干部都记不清吃了多少回闭门羹。群众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党支部要做脱贫攻坚的火车头,这样才能带领村子往正确的方向走。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带头承包,给大伙“打个样儿”。于是,村里干部每人率先包了一两个棚,村妇女主任马秀英,也试包了两个棚。

一开始,马秀英真是啥也不懂,两眼一抹黑地进了棚。好在有技术员手把手地教,她边学边干渐渐上了手。种香菇,得勤快,到了出菇的时候,人天天得“长”在棚里。但香菇也疼惜她,当年马秀英一棚就获益了两万多元。这对顾家台的村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看到真金白银,村民们吃了定心丸,第二年纷纷申请承包香菇大棚。

今年开春,大棚早已被村民们抢着承包一空,后头排队的,只能先到村委会登记。陈国和马秀英终于舒了一口气,他们知道,香菇大棚需要扩大规模了……

如今,食用菌种植业已经覆盖阜平县一百四十个村,绵绵延延的近五千座大棚。在宽阔的大棚里,密密麻麻地躺满白白胖胖的菌棒,里面孕育着庄户人家新的梦想和希望。

六 驻村工作队

脱贫攻坚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百零九个驻村工作队,是阜平县脱贫的“最强外援”。他们的帮扶与村民的主动脱贫“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

“刘书记,别人能吃低保,我为啥不能?”

“刘书记,这是我前两天看病住院的钱,你看能不能让国家给报销?”

两年多前,骆驼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干部刘华格刚到村,就接二连三地被村民拦着追问,让她感到焦头烂额。

扶贫先扶志!

要尽快让村民抛弃等、靠、要的心理,要迅速刹住“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之风。身材高挑、干事雷厉风行的刘华格和工作队的同志们,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村规民约》,按照“政策导向激励,不养懒汉”原则,与村内十八户有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了公益岗位协议书。

红玫瑰、白百合、满天星……美丽的插花在村民聂二妮的手下变幻着色彩,就像她这两年的新生活一样五彩斑斓。

坐在轮椅上的二妮,六年前因一次意外再也无法行走,不久丈夫又撒手人寰,留下一双正在读书的儿女,她几乎失去生活的勇气,家里变得一片灰暗。

刘华格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申请了低保,又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了。源源不断的爱心渐渐化解了二妮的忧虑,生活开始有了滋味。这不,村里帮她联系了镇上的宅家小手工活,她可以在家里做手工插花。

“一天做几十束花,能挣十多块呢。”聂二妮笑容灿烂地说,虽然国家给她低保兜底,但她依旧告诉自己和孩子们,要自强自立,奋斗不息,力所能及为脱贫攻坚出一点力。

工作队队员唐超男是北京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干完一天的工作,她就义务给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她希望村里的孩子多考出几个大学生,学成后回来建设家乡。“工作队的叔叔阿姨们都来帮忙,我们一定能战胜贫穷。更何况以后还有我们呢!”孩子们的话可爱又真诚,一粒粒热爱家乡的种子已在心田播种。

后来,有人再拦住刘华格,问得最多的是:“刘书记,能给我找份工作不?吃苦受累都不怕!”

骆驼湾人的精气神变了,整个山村都拧成一股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刘华格、黄文忠、唐超男……工作队的每一个人都很欣慰,扶贫要给村庄“输血”,扶志则是让他们尽快“造血”,激发出内生动力,走好未来乡村振兴之路。

七 骆驼湾之问

脱贫之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可持续发展?——我们不禁在骆驼湾发问。这不仅是“骆驼湾之问”,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未来已来,大幕已启。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程又一程……

在骆驼湾村委会会议室,我们有幸参加了骆驼湾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概念性方案设计说明会。大屏幕上,PPT一张接一张闪过……阜平县顾家台骆驼湾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齐剑飞速地点击着鼠标说:“未来顾家台村、骆驼湾村、瓦窑村必须进行资源整合,整体开发,统一运营,打造成为骆驼湾文化旅游区。”

三个村庄的未来,向我们款款走来——顾家台村将变身乡村振兴会客厅,持续开办脱贫攻坚实践课堂,通过展览展示,向世界和后来人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光荣历程;骆驼湾村将主打乡村休闲游,吸引更多游客领略大山之美;瓦窑村走文艺路线,打造梦中老家,牵引人们的乡愁之旅……

巍巍太行,山连着山,水连着水。

顾瑞利和村民代表们,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看着听着。将近两个小时的说明会,大伙意犹未尽,议论纷纷——

“过去,咱最怕这山,怕身陷贫困。”

“未来,咱还得靠这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骆驼湾要可持续发展,除了产业升级和政策保底,还得靠人,在这里一茬接一茬地干。

如今,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归来——

任永花,从北京回来,到旅游公司上班,负责销售土特产;刘永刚,从北京回来,从事餐饮业;唐宗云,任记军,李爱明……近几年,骆驼湾有四十多名年轻人返乡创业。

吾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家乡建设一天一个样,创业机会越来越多,谁还愿意背井离乡漂泊天涯呢?

齐剑记得,不久前,阜平县龙泉关镇联合县里的国企阜裕公司,趁着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村民都在家,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商会和项目推介会。他忘不了,那一天,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从北京、石家庄等地打工回来的村民议论纷纷——“家乡未来可期,留下来创业也挺不错!”

许多长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陆陆续续推开齐剑办公室的门,打听村里公司招聘和项目经营的事。齐剑打心眼儿里高兴,七年多的脱贫攻坚,他年年期盼更多骆驼湾儿女回乡创业,他知道,年轻人回来,骆驼湾才能有未来,也才能走得更长远。

“现在,我们是给骆驼湾和顾家台的老百姓打工哩!等公司运行稳定了,就交给村里来运营。”

“未来的骆驼湾、顾家台到底能有多美?得去问问乡亲们!”

是啊,骆驼湾的儿女来了,一辈接着一辈奋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最终还得靠他们。

巍巍青山之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群奔跑在山间小路上的追梦人,他们眼里闪动着灼灼的希望,他们心底生长着一个又一个更美丽的梦想……

我们离开骆驼湾时,村里大喇叭里响起悠扬的歌声:

“叫一声老乡,你别走哟。

美好的日子,总会把你留……

小康的路上谁都不能少,

富裕生活就是一个也不能丢。

老乡老乡你别走,幸福要靠咱去奋斗……”

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林凤斌 刘萍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