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改、建、管”上做文章
邯郸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绿植环绕的村庄里,笔直平坦的街道、干净整洁的庭院,有的还有鲜花盛开、流水潺潺的休闲游园……盛夏时节,行走在邯郸各地乡村,会让人眼前一亮。
2018年以来,邯郸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提升。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同时,该市在“拆、改、建、管”上做文章,以推动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合考评连续两年在全省位居优秀档次。
先行一步“拆”。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沿街高台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近年来,该市各县(市、区)围绕“五清三建一改”,开展系列攻坚战、歼灭战。全市累计用工137万人次,动用各类车辆机械60.97万台次,清理积存垃圾691万立方米,清理坑塘1.2万个,清理残垣断壁和路障18584处、违章建筑37088处。大力开展村庄绿化,构建一道环村林,建设一条样板路,打造一条绿化样板街,建成一批绿色示范院,改造一批“微田园”。截至目前,全市90%村庄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户户参与“改”。小厕所,大民生。该市坚持质量优先、建管并重、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因地制宜推行“双瓮式”“三格式”“卫生厕所+大三格”,以及“管网+水冲式”等不同类型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做到“一图一码一册”,实现数字化信息管理。目前,该市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4%,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2%,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2%。各县(市、区)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进行改厕后检查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工作,构建起改建、管护、维修、清掏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人人动手“建”。农村建设归根结底要以农民为主体。邯郸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力争实现街巷硬化率100%。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该市通过群众代表观摩、实行“义务工票”、推行“巷长制”、街道以建设人姓名命名、捐助公示等方式,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村庄建设。2018年以来,市县财政累计投入12.5亿元,社会人士捐资6.8亿元。目前,该市完成街巷硬化的村庄达到3444个,占比67.4%。在工作推进中,各县(市、区)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和拆除的旧砖等废弃建筑材料,因村制宜铺设沥青路、青砖路、石板路、石头路等,体现乡村特色。
上下联动“管”。该市充分发挥县、乡、村主体作用,建立村庄建设长效管护机制。引入大中型保洁公司22家,小型保洁公司26家,实现农村环卫保洁公司专业化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标准化中转站71座,采取标准化填埋、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发电等3种集中处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出路难题。该市还大力推进污水治理管护机制,对南水北调沿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内的村庄,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重点区域以外的村庄推行“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管控模式。截至目前,该市污水治理村庄达到1202个,有效管控村庄达到2775个。(河北日报记者乔宾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