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文物数据利用“最后一公里”
“云展览”“云直播”……现代云技术的快速普及渗透,使得文物资源数据、管理和服务实现了由本地迁移到云端,通过“上云”打通文物数据利用“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必然。蔚为大观的线上展览,其实可归入“文物传播云展示”。
“云展示的精彩,展现了文物数据的活力。”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宝才说,我省数年前就启动博物馆数字平台建设,还联合省内院校共同开展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标准编制工作。疫情期间,专门开辟新渠道,把全省文博资源汇总对接、整体推广。2月26日“河北数博”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来,我省各地博物馆网络浏览量激增,“云课堂”“云培训”如火如荼,“河北文博网络学堂”反响强烈。
然而,“文物上云”的浩瀚体量及其紧迫性,却鲜为人知。
“斑驳、脱落、发霉、空鼓……‘保命’成了当务之急。”毗卢寺博物院院长郑建飞说,数年前毗卢寺启动壁画抢救性保护工作时,首选方案就是数字化。最终,专门请来国内最权威的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利用数字技术留下1∶1全景图像资料。而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上云中,“云采集”可谓与时间赛跑,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堪称“续命”。
相对于“云采集”,“云监管”更是任重而道远。我省不可移动文物很多分布在偏远山区,保护、管理和监管极为困难。“防火防盗防破坏形势依然严峻,普遍存在管理机构、人员、能力等与文物安全任务不匹配不适应等矛盾。”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忠伟说,在文物单位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公众参与监督,以及长城和大运河等线性世界文化遗产科技监测等领域,都迫切需要全面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云监管”体系。
让数据在整合中凸显社会价值
“视觉时代,彰显文物价值不应以弱化内容为代价。目前,展示渠道虽多,但云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等还需深挖。”刘忠伟认为,认知不够、研究储备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冰冷数据在整合中唯有凸显社会价值,才能拥有温度。
因缺乏统一标准,一些基层文保单位在“上云”建设中前瞻性不够,数据不规范,不便于对接。同时,硬件建设依然薄弱,受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限制,一些在线直播或VR、AR流畅度和体验感还比较差。
智慧平安工程、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数字文博建设……为了打破瓶颈,我省文物领域持续努力,不断通过资源共享扩大技术合作。去年7月,省文物局与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签署“互联网+文物”合作协议,借助“大、智、移、云”等科技手段,持续提升文保技术和科学决策能力,推进文物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动态警示系统建设。
“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物工作亟需建立起信息技术的全新格局。”张立方说,随着国家新基建的逐步推进和时代需求的不断提升,文物资源数据量正呈指数级迅猛增长,对数据存储、梳理、分类、传播、安全等提出新的要求。今后,我省将继续积极推进“文物上云”建设,推进文物保护体系现代化,发挥文物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