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数字化工程,让毗卢寺的壁画得以全堂展示,并配以虚拟导览、二维码等多媒体手段对壁画内容、制作工艺、构图特点等进行深度解读。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疫情至今,“云展览”“云直播”“云逛馆”“云讲座”等异彩纷呈,在特殊时期安全迅捷地填补和满足人们巨大的文化需求,这些正是源自持续推进的文物资源上云探索。河北是文物资源大省,在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今天,在文化产业抢抓新基建机遇过程中,如何打破瓶颈进一步推动“文物上云”?
5月18日,河北博物院进行“揭秘古中山国:唤醒沉睡的神秘古国”线上直播。 河北博物院供图
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VR故宫”“云游敦煌”“云游苏博”……疫情以来,海量文博资源向云端汇聚,包括我省在内的许多文博单位纷纷解锁“云”技能,更与快手、新浪、腾讯等商业平台合作,以更灵活新颖的方式推动文物资源传播。
“这得益于展陈观念的提升,更深层次而言,是基于整个文物资源上云的战略布局,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显著利好。”端午节期间,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谈到线上文博创新时坦言,“文物上云”,不单是展览、展示层面,更深远意义在于围绕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决策等更为基础和深厚的领域。
“文物上云”堪称“打地基”。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文物资源信息数据化,即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采集数据;文物管理信息数据化,指将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展示等动态信息数据化;“人”与“物”相关联数据信息化,主要指受众学习、参观、浏览等数据,以及对文物所蕴含历史、艺术、人文等信息的提取;智慧监管基础数据信息化,主要指监管数据收集、整理、提取和分析能力。
这是系统而长期的浩瀚工程。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许多统领性、指导性意见,大力部署推动。无疑,进一步推进文物资源“上云”,是当下做好文物工作的必然之选。
“近年来,全省积极响应国家部署,积极推动‘文物上云’。”张立方表示,为了切实把河北文物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利用好,全省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文物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