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雨落菩提 洞鉴废兴——读《南宫后底阁》

2020-05-29 16:05: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06年,南宫市后底阁遗址埋藏坑出土了283件佛教造像,这是河北省继上世纪五十年代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现大量佛教造像之后,我省佛教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这批造像种类多、数量大、技艺精、历时长,对于研究中国佛教史、雕刻艺术史及地方文化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南宫后底阁》(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一书分上、下两册,以后底阁遗址埋藏坑出土的造像分析研究为中心,详尽记述了后底阁遗址的发掘、勘测、整理以及材质成分和彩绘颜料成分分析检测等一系列科研工作,充分展示了后底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丰硕成果。

公元534年,东魏迁都邺城,洛阳城内僧尼均随同入邺。邺都成为继洛阳之后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南宫后底阁遗址,为北朝邺都的畿辅之地,佛教造像艺术深受邺城影响。陶瓷考古与佛教考古一直都是河北历史考古的突出亮点,但相比陶瓷考古,佛教考古却沉寂了许多,其主要原因则是考古发掘资料的残缺性、不完整性以及造像整理修复的难度太大。南宫后底阁遗址是少数经过科学发掘的遗址,带有较为明确的学术目标。

《南宫后底阁》一书最重要的成果是以35件纪年造像为基础,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283件造像中的249件进行了分类、分型、分式,建立起以白石造像为主体的编年体系,对于河北地区无纪年造像分期断代建立了科学、可靠的标尺,同时为河北地区造像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书对出土的造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认为后底阁遗址造像时间从东魏到唐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表现出节奏不同的两次质变。这批佛教造像多被毁坏,且北朝与隋唐造像掩埋同一坑中,说明经历了大规模集中毁灭性破坏,寺庙建筑也在此时被拆毁。这批造像雕刻技法娴熟,刀法简约灵活,线条圆润流畅,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肌体尤其面部符合解剖学原理,并注意打胚和出细的对比效果。该书对出土造像的认识是科学、深刻的,代表了目前河北佛教考古研究的水准。

后底阁遗址的佛寺与邺城北吴庄的皇家寺院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明显差别,如果说北吴庄是皇家寺院的代表,那么后底阁就是地方城邑性质的寺院,这一类寺院在造像上有自身特点,与民间结合得更紧密,更能体现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后底阁遗址无疑是研究地方城邑寺院和地方造像的典型范例。

《南宫后底阁》的贡献并不仅限于佛教考古方面。后底阁遗址时代为北朝至唐代,结合遗址面积和造像铭文“武城”,推断后底阁遗址可能就是北朝至唐代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的望邑(东)武城。武城地望的确认,对研究氏族门阀与地方城邑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研究隋唐永济渠的流路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丰富和扩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内容。

《南宫后底阁》采用聚落考古理念,研究思路由点到线再到面,层层深入递进,透物见人,让考古研究上升到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高度,从造像到造像窖藏,再到佛寺遗址,最后到佛寺所在的城邑,代表了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范例,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文化史的研究。

《南宫后底阁》作为河北省首部佛寺遗址发掘报告,具有多项创新成果,其中考古绘图是艺术、技术与规范相结合的一次突破;其线条变化丰富流畅,层次分明,成图规范、准确、科学,具有美感,清晰地传达出造像的结构特征,表现出扎实的美术功底和熟练的线条关系处理能力,大大提高了图纸的精度和矢量化水平,走出了一条造像整理的新路径。

燕赵大地佛教造像具有丰富的实物资料,南宫后底阁遗址发掘内容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全面系统地对河北佛教造像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希望相关文物工作者继续前行,将这一课题引向深入。(刘建华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