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辉
一个词汇的热度,往往反映着时代的刻度。今年两会会场内外备受热议的民法典,将标注法治中国新高度。
你以为自己“岁月静好”,大约不会与法律打交道,实际上,你一直在它“慈母般”的眼神之中;你以为只有在遇到麻烦时,才会寻求法律的保护,实际上,它与你“从胎儿到坟墓”的一生息息相关。
“民法典姓‘民’”——民法典草案的7编、84章、1260条,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你”“我”而书写。有媒体以虚拟人物“小明”为例,形象地描绘出“小明”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与民法典如何密切相关。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遗赠扶养、入学求职,网上冲浪、信息安全,婚姻债务、住房物业……从躁动于母腹到离开人世,“小明”的“全生命周期”几乎所有民事行为可能涉及到的领域,都在民法典的守护中。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的国家。”民法典呵护着人民权利的点点滴滴、规范着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新时代一个个“小明”的日常生活,在民法典的呵护下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向往,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期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