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模式
衡水“引才借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陈凤来 通讯员李丽、张洪静)“一台小小的6P空气能热泵机组,可以稳定为240平方米的房屋供暖,解决了偏远地区没有集中供暖的问题。”日前,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经理梁世强看到公司的一款产品产业化推广效果后,十分欣慰。“空气能热泵能超低温运行,输出温度高,制热效果好,可广泛用于供暖、烘干等领域。这次应用更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2017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与衡水高新区分别以技术和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梁世强带领十余人的研发团队入驻衡水高新区。经过两年艰苦攻关,公司取得了5项国家发明专利,空气能热泵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衡水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只是衡水高新区与中科院战略合作结出的硕果之一。除此之外,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还在衡水高新区注册了3家高科技公司。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众多科研团队来到衡水创业。如今,在衡水高新区,12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启动实施,179位首席专家、20家“双创”企业团队入驻,衡水高新区已初步成为顶尖科研院所集中集群发展的聚集区。
“引进一个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就可以带出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创造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催生一个新兴产业。”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表示,该市着力构建吸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突出“高、精、尖”导向,大力引进能够带动新兴学科、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该市还依托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物和重点领域发展的急需人才,加快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平台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构筑“人才、项目、基地”三位一体创新模式。
为此,该市实行柔性引才机制,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坚持“一事一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按照股份制合作和公司制运行的思路,构建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滚动发展的管理体系。免费提供办公和实验用房、中试厂房及专家公寓,科研院所实行技术入股成立公司。该市还瞄准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需求,建设了数字金融及信息安全产业园、绿色高性能基础材料、玄武岩产业园区等高科技项目。目前,该市有获省认定的院士工作站12家,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领域,进站院士达21名,实施院士合作项目13项。
在衡水科创中心的衡水瑞纤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件件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无捻粗纱、复合型材、电缆芯、公文包等制品让人惊叹连连。这是一家依托于东南大学玄武岩纤维研发团队组建的高新企业。他们在衡水成立了高技术纤维研究院,目标是将衡水建成玄武岩纤维等绿色纤维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以及重要的高技术产品供应中心,目前年产30万吨的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密度PE产业化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
“玄武岩纤维增强高密度PE具有无尘、无味、环保等特点,在大直径管道、家电、车体轻量化等领域,发展前景及市场巨大。”东南大学副教授刘建勋博士介绍说,“这对衡水的传统工业如玻璃钢、工程塑料、橡胶管业、预制管廊等的升级改造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打破了欧美日的技术垄断。”
该市还构建了“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建设了总投资28亿元的衡水科技谷,建成科技创新港、创业产业园、桃城科创中心等一系列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同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去年,该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40亿元,较上年实现了翻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65家,总数达到5636家,呈现出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