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专家,更是战士
呼吸衰竭,上不上ECMO?
上,可能加剧病情;不上,就是等死。会诊室里,讨论声时高时低,经常擦出“火药味”。
这是阎锡新每天都面临的艰难抉择。权衡再三,这个专家组组长经常在最后冷静拍板。
他的冷静,让人踏实。“阎主任的气场,让我们一线医护人员有信心。”张志华感慨。
阎锡新却说,每一次拿意见,都可能决定患者生死,怎能不怕?但你是组长,关键时刻就得上去!
顶得上去,背后是拼命。他的行程表精确到分,早上7时到9时15分查房,9时30分开始远程会诊,最晚时一直讨论到深夜。
累不累?非常!但不管多晚,有项工作雷打不动,那就是阅览当天国内外所有文献和报道,把新理念、新做法记入《新冠日记》。
“时间不等人,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病人。”口罩遮住他大半张脸,只留下一双密布着红血丝的眼睛。
是专家,更是战士。
河北省确诊第一例病例时,李建国最先冲上了前线。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到患者家里,事无巨细,一一检查。
“前方就是个地雷阵,专家要先去探一下什么地方有地雷,制定防控方案才能设计进去。”那背影,如山一般稳健。
70岁的李佃贵,主动请缨上一线。家里、院里都来劝,这次抵抗力差的中老年患者多。他依然坚决:“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能不面对病人?”
2月4日,石家庄市五院隔离病房内,厚厚的防护服憋闷难忍,李佃贵却挨个把脉问诊,在病床前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
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鹤龄,连续60多天驻守在沧州、石家庄等市定点医院,让40多名患者转危为安。
那天,又一位患者出院,患者的儿子专门为赵鹤龄等专家送来锦旗、感谢信,信里这样写着:“有专家之专、战士之勇,更有医者之担当,抗疫战场上当之无愧的特殊战士。”(河北日报记者周洁、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