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汉鹏的刻瓷作品行销海内外。通讯员田秀娟、闫红娥/摄
侯汉鹏和妻子合作刻瓷。
侯汉鹏的刻瓷作品。
燕都融媒体记者 代晴
通讯员 田秀娟 闫红娥 文/图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在河间市龙华店乡龙华店村,一座刻瓷博物馆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地基已经浇筑好了,两三个月后主体建筑封顶,预计年底投入使用。”侯汉鹏高兴地说。
侯汉鹏今年47岁,是河间市龙华店村农民。他自幼酷爱绘画,后迷上刻瓷,29年耕耘不辍,在传承传统刻瓷艺术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上摘金夺银,百余件作品被英、美、日、韩等国人士收藏,其中刻瓷作品《戴安娜王妃肖像》还被英国王室收藏。
追梦
从屡败屡战到炉火纯青
奇山秀水,花鸟虫鱼,书画篆刻,人物肖像……走进侯汉鹏的工作室,一件件刻瓷作品精巧别致,巧夺天工。
侯汉鹏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1990年,侯汉鹏报考美术院校,专业分数很高,但因文化分落榜。侯汉鹏苦闷彷徨之际,决心跟随在北京的伯父学习刻瓷技艺。之后,他又到沧州师专潜心进修。心灵手巧的侯汉鹏学习劲头十足,接过伯父手里的雕刻工具,尝试在瓷盘上雕刻梦想。
从那以后,侯汉鹏与刻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龙华店村的农家小院,每天从早到晚都会传出清脆的刻瓷声。
雕刻一件作品,要靠雕刻力度的大小来体现光影效果,给人以逼真写实的视觉冲击。一件简单的作品,要反复雕刻多次,敲击上亿个点,用时一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屡败屡战”是侯汉鹏初试刻瓷的真实写照。线条粗糙毁掉,造型不够完美毁掉……这些年,他刻坏的瓷盘、用坏的刻刀不计其数。“刻瓷时,每次下刀都要仔细斟酌,必须刀刀精准,而且要心无杂念,手、眼、心合而为一。一旦绷瓷,前功尽弃。”侯汉鹏感慨道。
最初,侯汉鹏偏向于着色刻瓷。着色刻瓷色彩明丽,造型柔美,但也有缺陷,怕腐蚀、抗老化性差,不能长期接受强光“刺激”。之后,他便在着色刻瓷的基础上,开始琢磨无色刻瓷的雕琢工艺。不上色刻瓷,完全靠瓷器本身的黑白灰进行造型。他想到西洋绘画中的素描技法,又结合瓷盘白胎黑釉的特质,一点点雕琢,一点点探索,靠刻点的多少、深浅、疏密表现物体结构、明暗。除了下地干农活,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到了摸索刻瓷上,刻瓷技艺逐渐炉火纯青。
“整整七年,我和妻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盘子、买工具,刻出来的作品却卖不出去。”回忆起当时的困境,侯汉鹏心中五味杂陈。
一年又一年,侯汉鹏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事业,坚守着梦想。
圆梦
摘金夺银并走向世界
侯汉鹏刻瓷梦想的转机出现在1998年。那年8月,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侯汉鹏的参展作品《周恩来刻像》获金奖,他的刻瓷技艺获得专家称赞。而这次博览会,也为侯汉鹏打开了通往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一扇门。
侯汉鹏的刻瓷技艺博采众家之长,不用任何颜料,靠雕刻深浅描形状物,将复杂的色调收纳在纯粹的黑白之中,自成一格。同时,他特别注重刻瓷与木雕结合,每件刻瓷作品均配以用红木雕成的附件,比如屏风、托架、框饰等,相映成趣,极具古典张力,也适合藏者摆放。他创作的木雕架托瓷盘技艺,成为公认的侯汉鹏刻瓷艺术品牌。
历经两年时间,他雕刻完成了“福寿吉祥”屏风。屏风长2.8米,高2米,正反面均为镂空雕刻。正面由四组吉祥图案组成,寓意“居家欢乐”“锦上添花”“一路连科”“白头富贵”。反面是百寿图。瓷盘画面栩栩如生,木艺雕刻细致入微,集刻瓷艺术与木艺为一体,为侯汉鹏刻瓷技艺的经典之作。
侯汉鹏刻瓷作品题材多样,囊括花鸟、人物、民族建筑等多个类别。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不辞劳顿慕名拜访。他先后应邀创作了名人肖像刻瓷作品,百余件各种题材的作品被收藏到英、美、日、韩等国。其中,刻瓷作品《戴安娜王妃肖像》被英国王室以6000美元的价格买走并永久收藏。多年来,侯汉鹏相继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赛、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等大赛上摘金夺银,并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中韩联展等。
传承
建博物馆弘扬刻瓷技艺
“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侯汉鹏动情地说。
侯汉鹏的妻子杨双艳乐呵呵地说:“我当初就觉得刻瓷很好玩儿。刚嫁给他时,日子虽然苦点儿,但现在好过了,很幸福。”
“当初汉鹏钻研木雕,迷恋收集各类木材。有一次,他相中了一根红松木,就用家里仅有的800元存款买了下来,结果被骗了——在雕刻过程中,那根木头总是裂。”杨双艳笑着回忆当年的憾事。
与侯汉鹏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杨双艳耳濡目染,也掌握了一些刻瓷技艺。现在,他们夫妇二人分工合作,杨双艳先在瓷盘上跑一遍粗活儿,侯汉鹏再精雕细琢。两个人夫唱妇随,协作进行刻瓷创作,生活充满了艺术气息。受家庭熏陶,他们的儿子侯放也热衷刻瓷技艺,上大学也读了美术专业。
这么多年过去,侯汉鹏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民间刻瓷艺术家”“中国十佳民间艺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燕赵文化之星”。为将刻瓷艺术发扬光大,他已培养数名弟子,传授刻瓷技艺。2016年,他注册成立了河间市汉鹏雕刻有限公司。为加强刻瓷文化艺术传播,他投资300万元建设河间侯汉鹏刻瓷博物馆,就建在村里,离他家很近,今年3月20日已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这座博物馆为两层青砖灰瓦中式古建风格,内设展览室、工作室、“非遗”传承区等功能区,落成投用后将提供免费参观和定期展览等服务,进一步弘扬和展示中国民间刻瓷技艺,扩大河间传统艺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河间文化建设的又一优质平台和全域文化旅游的又一特色名片。
“这一辈子,我只做了刻瓷这一件事,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刻瓷博物馆建成后,我希望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河间刻瓷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刻瓷、学习刻瓷。”侯汉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