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 促振兴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在行动】
战疫不误春时 河间工艺玻璃产业按下创新发展“快进键”
河北新闻网讯(吕宁、王子涵)河北省河间市工艺玻璃制造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地一大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河间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工艺玻璃制造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2019年河间市工艺玻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疫情发生后,河间工艺玻璃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生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按下创新发展“快进键”。
玻璃企业积极复工复产 全力保市场供应
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产品吹制。
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抓紧赶制工艺玻璃器皿。拉丝、吹制、切口、接手把、高温退火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个完美的玻璃水杯呈现在眼前。据了解,该公司于2月29日复工,目前产能已与往年同期持平,生产已步入正轨。
“现在正是玻璃器皿销售旺季,虽然受疫情影响复工晚,但与往年同期比订单有增无减。”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庆永说,目前公司正在赶制玻璃杯,全力保障天猫、拼多多等网购平台产品供应。
据了解,工艺玻璃生产作为河间主打产业,有着手工艺精致、价格不高等优势。魏庆永介绍,从工业仪器到工艺酒具到玻璃日用品,工艺玻璃已融入人们生活,深受大众人群喜欢。比如人们习惯喝适应季节的茶,且多半有专用的水杯。当前正是喝绿茶的时候,针对这一特点,公司团队创新研制出绿茶杯。此水杯手把是进口材料纯手工制作的,做工细致考究,精致美观,目前正在生产中。
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员工正在进行产品爆口。
正在研发新产品的,还有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工艺玻璃制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营工艺玻璃茶具、咖啡具、装饰品等产品,产品主要做出口外贸。公司于3月1日复工,截至目前复工率已达100%。但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外订单取消,产能未完全恢复,目前正在生产的是年前和国内一部分订单产品。正常生产的同时,该公司也在进行新产品研发。
“六个一”帮扶机制 助力复工复产复业
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产品吹制。
为帮助企业早复工早复产,河间市政府派出驻企特派员,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排查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我们需要什么材料,政府特派员就给协调什么,帮了我们大忙!像竹木盖子、不锈钢盖子、不锈钢弹簧等必须的配件,第一时间为我们去协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保供应。”魏庆永说。
据了解,为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复工复产复业,河间市制定印发各行业复工防疫措施指南;进一步简化复工复产程序,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实行复工复产复业“专班受理”;开通复工复产复业受理单位专线,乡镇、开发区复工复产复业服务热线;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对全市集群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个部门、一个方案、一个统一要求”的“六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疏“堵点”、解“难点”,化“痛点”、续“断点”,帮助企业有效复工复产复业。
截至3月31日,河间市共有电线电缆、工艺玻璃、再制造3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均已全面复工复产。
【特色产业名片】
河间的工艺玻璃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北京玻璃仪器厂一批知青来到河间市行别营乡南大史村下乡,把玻璃深加工的技艺传授给了这里的村民。
现在,在河间市的行别营、黎民居、沙洼、景和4个乡镇,聚集着上千家生产工艺玻璃的企业,既有手工作坊,也有上规模的企业,而村民们也多以此为业。
近年来,河间市坚持以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工业设计推动工艺玻璃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创意设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积极搭平台、建基地、聘名师、广合作、育人才,走出了一条以工业设计为引领,产品与文化相结合,实现品牌化、艺术化、国际化的新路。40多年前的“小作坊”式生产,一路发展成了今天的“大产业”,注册企业达252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形成了七大类、上千个规格产品体系,成为“中国工艺玻璃之都”和“中国耐热玻璃生产基地”。2018年实现产值55亿元,年消耗玻璃10万吨,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