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作家李春雷在武汉——
用文学反映疫情中人性的崇高
李春雷采访张继先(右)。
李春雷采访张定宇(左)。
燕都融媒体记者 侯艳宁
抗疫最前线武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时”状态,总有“战地记者”和“战地作家”的身影,为我们记录和展示这座封锁中城市的悲伤与希望,脆弱与坚强。
2月26日,受中国作协委派,四名作家在夜色中抵达武汉,开启了他们用文学记录历史的历程。其中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再一次披挂上阵,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李春雷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是第一批抵达灾区的作家。
伤痛面前作家不应缺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向全国蔓延后,李春雷和大部分人一样,闭门在家。内心却对深入一线采访创作充满了期待,他认为在灾难与伤痛面前,作家不应该缺席。接到中国作协的通知后,李春雷从邯郸的家中出发,一刻不停奔赴武汉。
这十几天里,李春雷采访了两个重量级人物——身患“渐冻症”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湖北“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他还计划采访李兰娟院士,以及河北援助武汉医疗组的年轻医护人员们。
在武汉的每一天,李春雷都被白衣战士深深感动着,无论是中流砥柱国之栋梁,还是唱响青春之歌的90后00后,他们以群体力量书写着民族精神的铿锵激昂。
用文学向白衣战士致敬
李春雷告诉记者,抵达武汉后,他心中有过忐忑,“有种奔赴战场的感觉,但想到四万多名援助武汉的医生在这里,心中渐渐安定下来。他们冲锋在一线,用生命阻击病魔,是真正的白衣战士!”
从一开始就面临险境的武汉当地医护人员,则是这场战役中最令人心疼的群体。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身患“渐冻症”的情况下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市的传染病医院,是收治病人最早、最重、最多的医院。张定宇凭着敏锐的专业素养,未雨绸缪,提前改造出5个ICU,在抢救病人的战斗中没有措手不及。
张定宇告诉李春雷,两年前得知自己确诊“渐冻症”后,有半个月时间沉浸在悲伤痛苦中。难过了半个月后,他又坚定地出现在同事面前,他想既然这样了,就要坦然面对,把最后几年的精力,把生命最后的光激活。
张继先是和张定宇一起被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健委记大功的医生,是湖北省“疫情上报第一人”。李春雷对她也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在张继先温和的叙述中,李春雷感受到她始终觉得自己出于职业敏感,在尽一个医生的本分和职责。
张定宇、张继先既是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典型,也是他们的缩影,李春雷说战役中的每一个勇士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他愿为他们尽力书写,用文学去反映灾难中最真实人性的崇高。
不能多走动,却可以多倾听
在疫情面前作家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发声?是不少网友关心的问题。作为第一批进入武汉采访的作家,李春雷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除了医务人员,李春雷还打算好好写一个普通的女孩儿,在这次疫情中,女孩儿和她的家人不幸都被感染,爸爸和哥哥相继离世,她和妈妈在不同的医院治疗。为了不让妈妈担心,住在重症病房的她每天拿着爸爸和哥哥的手机,用他们的口吻给妈妈发微信,继续着一家人的温暖问候。疫情里有太多不幸的个体,用超乎常人的坚强抚慰着自己和家人,这些故事构成了生动的现实,是作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李春雷不止一次踏入灾难发生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当天晚上,他就向中国作协请缨,成为首批奔赴汶川的作家。在不断发生的余震中,李春雷背着睡袋、干粮和饮水,步行在滚石乱飞的山路上采访,完成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幺幺的地震》和《夜宿棚花村》等三部短篇报告文学。2010年玉树大地震发生后,李春雷再度请缨,孤身一人连夜飞往西宁,日夜兼程17个小时,翻越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抵达雪域深处的震中——结古镇。在高原反应的极度煎熬中,他采访创作了四篇报告文学《雪中小卓玛》《索南的高原》《玉树日记》和《永远的绿色》。
这一次去武汉采访又与前两次在地震灾区采访不同,新冠肺炎病毒的狡猾性,让作家们的采访半径深受限制,也给作家写作出了新的难题。不能多走动,却可以想办法多倾听,尽最大可能掌握生动的创作素材。
河北作家
深厚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
李春雷抵达武汉后,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延青给他打电话表示关心。李延青说,从李春雷每一次奔赴灾难现场的身影上,能看出河北作家现实主义写作的传统。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河北作家一直奋战在火热的最前线。孙犁的《冀中一日》、梁斌的《红旗谱》、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现实主义佳作在不同时期层出不穷,李春雷作为全国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从他身上能感受到河北作家优良品质的传承——那就是用文学见证历史,用文学书写国难中的民族精神。